中文字幕亚洲色妞精品天堂,丰满饥渴老女人hd,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区一,中国人妻被两个老外三p

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文字直播

9月22日文字實錄

論壇主持人(鞠)

論壇主持人(鞠)

      謝謝各位現場的觀眾朋友一直堅守到現在,會議到此結束。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謝謝司總,今天是群星薈萃,今天晚上是星空燦爛,剛剛我們進行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暴風訪談,進行了一場高水平的討論,來自海內外頂尖的專家為我們做了一場顯示的盛宴,我們大家都從中獲益很多。我們一開始提出,顯示究竟是百花齊放,還是優勝劣汰,我想既是百花齊放這是從空間而言,也是優勝劣汰,這是從時間而言,這兩者相輔相成。我們剛剛的討論和我們今天上午的報告,都是證明了這個世界是復雜的,是不斷在發展的,我們要適應這樣的變化。相信我們這個顯示世界會為人類提供越來越燦爛奪目的美麗世界,還原給我們的心靈。所以我們現在大家共同努力,把我們偉大的事業不斷的推向前進,也希望我們在座的共同努力,把中國的顯示事業推向一個更高的階段,我們最后感謝在臺上、臺下的各位嘉賓、專家、教授,為我們提供了這么一樣豐富多彩的討論,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司云聰

司云聰

      作為產料廠商我也有幸代表其他的材料廠商說一句,通過幾年時間,中國的顯示產業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轉變,也希望我們政府能夠大力的引導,我們作為企業界更要不忘初心,努力向前。

彭教授

彭教授

      我們現在面臨的這個時代是一個不太好了解的時代,有點像《雙城記》說的一樣,這是一個最美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所以讓我提建議,我在前面各位講的基礎上各補充一點。第一,我們應該特別強調不僅僅是做大,還要做強,要做到領袖,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得更深。另外一個方面,我唱個反調,像我們這樣一個國家,我們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眼看著把整個的險勢做起來的,我認為這是好事情,我的觀察好多在臺上的嘉賓都有在美國的精力,美國現在的產業中心化、制造業中心化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現在你要在美國做硬件,其實是非常難的,因為你沒有下游。我想說一個事情,對著我們中國政府,千萬千萬要特別小心,不要讓產業空心化,我們一定要記住我們要留主我們的技術產業、我們的制造業。

郭海成

郭海成

      這么多題目里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們做這個面板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所以怎么樣省電我覺得很重要。比如我剛剛提到的,把強光去掉,我算過如果用低壓的電流,那個可以省不少的電。所以把電壓降低5倍,現在的IPS系統驅動可以省五五二十五倍。

歐陽鐘燦

歐陽鐘燦

      我們要珍惜我們大陸跟臺灣合作,我們很多液晶產品都是來自臺灣的技術團隊。我買了一本書,這么厚,6月16日出版的,我仔細的看了一下,它的技術非常好,他總結它的四百年,老是想做第一,投資做得很大、技術作得很好。所以我當時看到司總在講的時候,我們國家液晶顯示主要還是從市場開始,我們現在你做8.5我就做8.6,你做10代,我做10.5,這里面差距很大。由于我們近幾年發展的很多都是房地產在那支撐,如果大家不考慮基礎、不考慮成本都在做會發展的非常好。我們液晶進入現代,如果你稍微沒有好好的發展,大家都爭第一的話,有可能就會(下產)。我們國家液晶發展一定會實現彎道超車,彩虹也剛來,大家都是要三足鼎立,要爭第一,不是彎道超車你就是彎道翻車。

程章林

程章林

      我個人從一個研發人的角度來看我非常的羨慕,目前國內的企業不管是從制造或者是組織企業,我看到一個非常好的前景在我們的未來,我看到在國內有這么多好的導師,像歐陽院士、孫老師等,在別的地方看不到。別的地方的教授通常我覺得他們沒辦法看到產業,剛才我們幾位舉例子就看得非常清楚。今天中國在液晶方面、在TFT、在LCD,將來在OLED能夠進入這么快,我覺得他們的功勞非常大,我也希望繼續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大家繼續努力。我最近在南京,今天在合肥,我看到這樣一個論壇,看到下面這么多熱情的觀眾在這邊繼續的討論將來前途的時候,我覺得未來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我建議在我們擴張產能,在所有的工藝上奮起直追的時候,我們不要忘了,我們要成為世界第一要從基礎的研究、基礎的工藝做起。我覺得我們絕對有那個能力,有哪個決心,把技術做到世界第一,不僅在產能上世界第一。以我們中國的人口,我們要建立一個品牌,領導未來產品的趨勢,中國道路絕絕對對有這個本錢。所以以目前情況來講,國內形勢大好,大家不要妄自菲薄,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好好努力,時間一定要趕,一定要快。我作為這次學術討論會的一分子,感到非常的榮幸,我很期待可以在這方面我們的產業能夠做得很快,可以做到世界第一。

邵總

邵總

      我們中國的平板顯示行業的發展,我們現在這個行業的發展非常的強悍,但是在下一步,在未來技術方面大家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做的非常前沿。但是至于產業怎么能發展得更好、更強?如果我們產學研協作、上下游的協作能夠做得更好,我們在一個產業投資的同時,也能夠上下游一起合作、裝備、材料到后面的終端產品和品牌,只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最后才能形成一個產業的強國。就像京東方所倡導的深度合作、價值開發。

陳鼎國

陳鼎國

      基本上在過去幾年,中國的平板產業發展非常好,現在逐漸挑戰高端產品,從中小產業來看,現在(LGDS)、、LED開始量產,像(LGDS)未來是油需求的,未來還需要一些努力。事實上,在供應鏈上面是極端欠缺的,包括的OLED,所以現在中國要做OLED的話,它關鍵材料,這些東西是怎么樣來建才能夠取得競爭的成本,因為一個產業要400億的投資,那如何回收,這些材料占的是非常大的一部分。

梁新清

梁新清

      作為我們行業我還想拜托大家,給這個行業提個諫言,中國顯示產業有可能會成為全球老大,這是從地區上分,成為全球第一。但是我想這個第一可能目前是產能上的第一,為了做好迎接這個位置,我們還有哪些不足、還有哪些需要做的,我想請臺上的各位嘉賓每人給一句諫言,我作為光電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秘書長拜托各位。

論壇主持人(鞠)

論壇主持人(鞠)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現場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答,下臺之后再來請教我們的專家。

司云聰

司云聰

      謝謝各位專家做了非常精彩的講堂,我從2013年到彩虹,一個最大的感覺就是忙,因為玻璃基板和面板還不完全一樣,技術、設備、材料、人才想從國外引進是相當困難的,基本上都是要靠自我的(引進),我來了以后越來越感覺到彩虹前輩的偉大,我們幾乎花了九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尤其這兩年在(G5、G6)方面的不斷擴大,總體感覺我們和國際的先進水平還有差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下一步總體是從四個方面考慮:
一、中國是消費大國,是電子制造大國。我們還是想用市場的客戶需求來帶動我們產品的研發,可能國外的一些大公司,他們的產品水平比較高,他是什么樣的產品,我們的客戶要設計它的材料。我們現在倒過來想,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努力的去主動配合,更好的為市場服務,這是我想我們今年所確定的一個工作重點。
二、在7月初,我們下一步發展的重點是瞄準國內的高質量的液晶生產線,我們也有一個大的投資計劃,我們正在一步步實施。
三、我們想依托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的平臺,要加大新產品的開發,特別是(LTD)用的玻璃,還有一些3G蓋板玻璃等等,我們最近也在有所布局。
四、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對這樣一個技術難度高的這樣一個產業,我們想實施一些全球的人才戰略,千方百計盡一切可能,從國內外引進一些高端的人才,給我們產能進行有機的結合,形成一種合力。
 我們初步想從這四個方面往前推動,爭取不斷的提供一些客戶滿意的產品,實現我們中國玻璃基板的突破。我們也向國家部委報告,我們替國家解決了很多密碼的問題,我們下面要努力再努力,把玻璃基板的問題解決好,謝謝。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我們進行了一個半小時,討論非常熱烈,而且非常高水平。司總,最后的壓軸戲請司總來唱,最后我這個問題就請教司總,彩虹這幾年在你的領導下有重大的變化、重大的進展,下一步在玻璃基板上,你認為彩虹的發展戰略是什么樣的?

宮本雅之(程總譯)

宮本雅之(程總譯)

      事實上專長并不是觸控。它有兩個在技術上面的問題:
第一個是(In Cell),在生產上面是相當有效率的。但是要做大面積的話也很不容易,因為大面積來講,相對應的問題就會比較嚴重,所以這方面對他來說是要去解決的一個問題。今天在他的演講里面有兩種方法,但是這兩個方法并不相關,所以他們目前來講沒有辦法具有這樣一個交付使用性。他說就是因為這樣的不相通,如果真的要把這個東西進行推廣的話,需要有一個工業的標準,剛剛談的這兩個是他認為最大的問題。他認為現在,剛剛孫老師問的,他認為現在基本上都是用指頭,這只能作為一些簡單的應用,他認為下一步應該用筆,可以有更復雜的功能。所以從指頭變成筆。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今天早上宮本雅之先生給我們做了一個非常精彩的演講,兩年前夏普公司從來不參加展覽,但是2015年夏普在深圳、上海電子信息博覽會專門在會場外也加入到我們的賽制里面,但他也有分會場,它把他最拿手的一些高精尖產品放進來,感到很吃驚。我就很奇怪,當我們都在忙LED、ITCO的時候,好像觸控都不在你們關注范圍之內。夏普公司把觸控作為一個怎樣的戰略定位呢?我想請教一下宮本先生。

歐陽鐘燦

歐陽鐘燦

      我贊同剛才我們做八成很難,只能做一點點。2015年有個美國工程(諾貝爾獎),就把紅光、(紅外)這個給了他,就是說這個LED顯示只能做很小。所以生產跟(線上)這一一定要結合。

邵喜斌

邵喜斌

      我理解的LED這塊,當然他的實踐方案,最關鍵的是成本,如果用(移栽)的方式,做成小塊,這個(移栽)成本難控制。

郭海成

郭海成

      我有一個學生做LED做的非常好,已經做到了相當大的規模,我覺得LED還是有希望的。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郭教授。

程章林

程章林

      我非常欣賞電子,對整個市場環境要盡他的責任,我們有多少資源,排出了多少廢氣物,我個人覺得應用這個技術,應該要給它更多的機會,在閱讀或者是在教育方面,能夠找到定位。我個人非常看好應用未來,他開始思考更多的,比如說建筑、平常生活里面,怎么樣省電?我很奇怪他為什么那么長時間才把顏色弄出來,最近最大的突破,我前陣子看到,有非常高的評價,就是突破技術瓶頸,現在出來彩色,但是響應稍微慢了一點,要是做動畫可能是不太可能,但是顏色是做到的柯達的品質。我個人對于這家公司,不管大家覺得前景怎么樣,我覺得從環保、從節能方面都應該支持這個企業。

陳鼎國

陳鼎國

      因為臺灣的(元泰),本來電子沒有辦法才色非常好,所以營收受非常大的影響,但是他們有新的技術進來,這個色彩飽和度增加很多,在這上面有新的技術應用和突破。

論壇主持人(鞠)

論壇主持人(鞠)

      我們整個交流群上面非常熱鬧,下面有一位嘉賓在線上問到,關于電子方面,幾位嘉賓對電子的前景怎么看?哪個老師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程章林

程章林

      用大的來切小的來做,實際上規模不一定小。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你寧可做電視也不做手機嗎?

程章林

程章林

      電視的價格肯定是越來越往下降,所以手機是比電視更好的一個領域。我們簡單看三星他主要是賣手機,他的貨大部分在顯示器整個行業里面他占4%的獲利,獲利是非常低的。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我發現做手機比做電視劃得來,你怎么認為?

程章林

程章林

      他都有他自己品牌,所以大的產品就在深圳做,現在TCL的手機大部分還是面板。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那就是華星光電,我本來覺得你們T1、T2接連的上兩條線,你們是在大尺寸做文章,但是武漢六代線以上,華星光電大小通吃,是不是你們也想往這個方面?

程章林

程章林

      也有8K,也用到(IGZO)的東西。所以我們在深圳研發,準備未來產品的量產,所以這部分是它的定位,之所以說(IGZO)的產品,是把它移到骨干,是OLED必備的工藝。所以我現在說定位實際上是在武漢中小板塊,先從LCD高端的量產,同時,我們準備來做OLED的量產,是這樣的一個定位。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你講高端電視,現在(IGZO)老是說,高端電視是我們OLED的,有8K的嗎?

程章林

程章林

      (IGZO)在研發的角度上,在未來高端的電視,它應該是需要的,另外就是做OLED電子。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接下來我要請教一下陳鼎國先生,今天你介紹OLED,華星光電跟京東方、三星一樣,三管齊下,現在華星究竟是怎么樣一個戰略定位呢?

程章林

程章林

      從2009年開始就在做研發工作,實際上沒有做到,為什么呢?我們產品應該是55寸,最早推出是65寸4K,在做量產轉換的時候,最大的問題是產品的成本問題,我們看到它未來還是有應用空間的。上午歐陽老師也講到,未來還有12K、16K,可能任務是不是比較小一點呢?第二個在小尺寸移動產品,需要節能的產品上,因為它的性能特別好,可以用低頻驅動。一個新的技術要想取得成功,必須找到它絕對的優勢,沒有絕對的優勢你就很難成功,除非你的技術是其他技術無法替代的,這樣才能提高價值。

論壇主持人(鞠)

論壇主持人(鞠)

      下面的問題交給朱總,朱總在嗎?如果不在就回的臺上,請教一下邵總。大家有沒有關注過幾家代表性的企業,對于未來的面板發展京東方是怎么理解的?

程章林

程章林

      我覺得大家可以稍微注意一下蘋果這家公司,他們是經過非常嚴謹的分析才做的。蘋果基本上已經定了,準備開始生產了,它用(UP SA技術),它是有優勢的。我覺得在這方面去觀察一下,這家公司在選擇技術的時候非常嚴謹,因為他不能犯這樣的錯誤。像三星現在的NOTE7出現的事,他們是不希望出現的。建立一個品牌需要的錢是遠遠超過投資的。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張震教授剛剛講的很好,(IGZO)研究了幾十年,非常成熟,(LCD)才研究了幾年,一下子上8.5代線,沒有學會走就跑,好像也不大現實。所以假以時日,把經驗搞大了以后,也許就可以大小通吃了,一旦掌握了就可以把他們打敗了。

張震

張震

      我雖然叫張震,但是我沒有辦法用母語來回答您問題。(IGZO)實際上已經產業化,即使叫非常著名的(IGZO),但是可能不是那么好,尤其是在性耐度碰到一些瓶頸。到國外(IGZO)也是碰到很多的問題,他們現在也是補償很多的辦法,要做很多的線路才能解決他們(IGZO)的問題,(IGZO)做的東西,他在精敏性有很大的問題,現在是(IGZO)必須要處理的問題。這樣的技術已經做了很久,突破了一些基礎的研究,所以我們今天對他們了解是非常透徹。到事實上(IGZO)是在不久前提出的,在這么短的時間就量產,所以在基本的情況方面了解的不多。所以基本上最清楚的就是(IGZO)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技術,所以在組織生產的經驗上不能跟其他技術相比。因為這個產品研發的時間非常長,所以一開始它是在很小的基板上面做大的,但是大家對(IGZO)的技術一開始就把它放到大尺寸上面了,所以沒有用很多的時間去了解,即使在小面積上也下了很大的力氣。最后的建議,如果你已經投資在(IGZO)的這些產能上面,同時也應該要成立一個研發單位,專門針對(IGZO)的一些基本性質,跟它量產時候碰到的問題,要支持那么大的投資。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沒有的話我們進入下一輪,現在都在建(LCD),最近武漢的天馬、華星等等還有很多都在建,我就想請教一下,我們的張震教授你是這方面的權威,請問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發展前景哪里呢?

論壇主持人(鞠)

論壇主持人(鞠)

      謝謝,關于柔性問題,有沒有現場嘉賓想提問我們臺上領導的?

程章林

程章林

      差不多,我還是同意剛剛朱老師講的,如果應用很確定的話,至少還是可以投資一些,比如說投資一千億,你可以做一些財務預測,才有辦法請銀行幫助,甚至可以請政府援助。現在我覺得從幾年前到現在一直在那邊等待,臺灣基本上現的問題是資金的問題,到底要花多少錢?在臺灣主要環境是代溝的環境。各位也清楚,財務上過去幾年非常的保守,前幾年基本上是省出來的,他們所謂的盈余都是省出來的,就是減少支出。所以我剛剛說到底是黎明還是在前夕?這個要看你睡得多熟,如果有其他原因沉睡的話,就可能還有一段時間。你注意臺灣的報紙,面對未來,我們開出來這么多的產能,面對三星慢慢的要退出,已經擺出姿勢要退出,臺灣政府和企業做了很多檢討,包括我自己在內也經常會參與這樣的討論。我個人覺得技術上應該是接近黎明的,但是是不是要設廠,在哪邊設廠?在大陸這邊也有廠,現在很清楚的,但是我覺得技術上看起來應該要到未來,看起來也不是很大問題。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程先生咱們又見面了,四年前我邀請你到深圳參加2012年中國平板顯示會,這次無論如何把你請到臺上來。今年柔性也算是一個比較熱話題,而且隨著蘋果也要搞,特別是三星,剛剛我們說京東方花那么大的本錢也上,但是我們問你這個問題,到底是前夜還是黎明?黎明已經看到光了,但是你用詞很謹慎,你說“差不多”,然后是“蓄勢待發”。這個柔性,臺灣在前幾年一直處于領先階段,你們拿到華爾街的大獎,陳先生去華爾街拿了個大獎,有那么強的生產能力,你現在看到三星、京東方都在投資,你們還蓄勢待發,究竟是他們激進,還是你們保守?看不透。你們到底是怎么想的?

邵喜斌

邵喜斌

      我不負責這部分業務,據我了解是具備生產柔性產品的能力。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你這個線都是用來做柔性的,還是掛著這個牌子只做一點柔性?

邵喜斌

邵喜斌

      實際上在OLED也是有很大的發展,但是從柔性OLED的市場到底有多大,很難說,難說在哪?因為想象的空間太多、太大,柔性的產品都用在哪?可能它使用的范圍,現在和未來實際能用的不太一樣,這是我們的一些觀點,也是在討論的時候,大家在涉及各種創意的時候,對柔性顯示的期待,不一定是在折疊的手機上,折疊的電視上,可能窗簾都是。所以在這一方面,只要能夠量產,只要他的成本降低,市場空間是非常有前瞻力的。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謝謝,京東方的邵總,京東方花了400億來建柔性線,您覺得這個市場有那么大嗎?京東方怎么看這個問題?

陳鼎國

陳鼎國

      我個人覺得應該很接近。我們國內的企業界應該好好思考一下,三星慢慢要退出,或者要減輕它在LCD這邊市場,這個基本上是兩個現象,第一個表示它的良率,他升高到某一個地位的時候,有人說LCD便宜就便宜了,最關鍵是到(6),三星能夠做到超過78,對他來講他很賺錢,所以他在往高端走,所以這是市場的策略,最近隨著(LGD)也在做這樣的決定,這個沒有誰對誰錯,國內我的環境我們自己也可以考慮一下,臺灣那兩只老虎非常高興,因為他們撿,光是憑借一個7.5代線,平板有什么情況?最近他們的股票是有稍稍的氣色,這個是不是長久的現象?很難講。從我的觀點來看,我們今天主要在這邊,今天大會主要的報告都是技術上面,包括我自己在內,在技術上面我們做報告、做分析析,但是真個市場應用的策略可能要因地、因國,因情況而定。對于我們國內,三星如果用(LCD),甚至LED退出全國,我覺得這是最好的一個策略。另外一方面,說不定在某一個時間點,可能會有一些別的機會,我個人是非常肯定這方面的研發要繼續做,所以我個人非常看好這點。至于剛剛主持人問的問題,是在前夜還是黎明?我覺得蠻接近的。有好多公司,包括華星的報告,我知道臺灣是有的,他們這些方面的供應已經到了蓄勢待發,至于市場,只要那個市場產品的預測可以發布,我相信技術上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事實上講TFT看起來不是問題,然后OLED本身講起來是中小分子,也不是大問題,現在比較大問題在規模,我相信這個不是很困難的問題,因為我看到很多,尤其在材料上的創新。我還是強調一點,我們可能會看到三國鼎力,或者戰國七雄的情況。未來的應用,更趨向于一些(Varilble應用),我相信靠TFT,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機會,對在場的所有前輩,或者年輕學者,在未來是最好的機會,所有的技術沉淀到現在,這幾個技術很有可能站穩,都會有很大的進步。

論壇主持人(鞠)

論壇主持人(鞠)

      下一個問題給陳教授,想請教陳教授,柔性是不是到了平板的前夜或黎明?

彭教授

彭教授

      目前有兩種,都超過了歐盟的標準。但是這個量,我今天講了,這個含量少的相當于1公斤大米,含量高的相當于10公斤大米,所以這個影響不是太大,我只能回答到這里。關于歐盟的問題,這個問題剛才在底下說,歐盟的事情就不去追究了,已經決定放棄了,這對大家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如果你是用量子點來做LCD,實際上這個做起來是很好的事情。

論壇主持人(鞠)

論壇主持人(鞠)

      謝謝,我們今天的活動是線上加線下的方式,剛剛我一直在梳理大家線上的問題,,我們今天的一個群里大家也提了很多的問題:第一個是歐盟嚴格限制量子點電視這個問題

彭教授

彭教授

      我跟他們講為什么定這么高的價錢,他們說借此機會打敗三星,想把自己產品打造成高端產品的樣子。你一下子打敗三星是不可能的,我還是希望這個TCL板塊降價,另外海信的量子點電視的定價是往中端的,據我所知TCL上周跟他們聊了這個事情,他們準備把這個價格往下降,不僅是做高端,還要做中高端。在座的大家,只要是有正式工作的,想買個電視都能買得起來,在這里我就不多說了,謝謝。

彭教授

彭教授

      首先我必須承認一點,我對顯示產業了解的沒有在座的多,另外還有一點,我覺得預測將來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真正能勝的機會并不是很大的。我既然是坐在這個臺上,主持人把這個題給我,我就說一個我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首先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會知道,我是做量子的,我堅持的做下去,我相信量子的前景是很好的,這是一個基本的答案。至于說現在所謂的LCD、OLED和QLED,暫時應該說還是LCD和OLED之間的競爭,量子在這里應該說一會兒在這邊,一會兒在那邊。我個人對LCD了解的非常少,這次會議學了不少的東西,我的感覺,LCD的顯示應該還有相當長的生命力。它的原因在哪里呢?因為它本身從純粹一個化學家,從一個做材料的人的角度來看,它的生命力是很強的。量子點,我個人認為至少可能是把LCD和OLED這一場競爭朝一個平手的方向發展,再一個,大屏幕方面,我暫時看不出來OLED能有太多的機會,在小屏方面,我認為OLED有非常大的優勢。你看OLED有兩個可能性,一個是你做(RGB),另一個是(WOLED),這是兩個競爭體系。如果做到前面是更好,你的色彩、能耗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成品率太低。別人給了我一個手機我就開始用,這是三星的,它在色彩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優勢。LCD和OLED能不能在這個方面追上來,暫時還不好說,目前有這個機會。大屏方面就是剛才講的原因,我認為這個有困難。就像今天我們陳總講的,他們華星在做大屏,我說你們做TB、OLED到底是做哪一款。如果做電視這一塊LCD基本上是完勝的。從剛才主持人問我的時候,量子點和LCD這個東西,從原理上它和OLED有很大的優勢,它能夠彌補OLED本身的一些缺陷,比如說它的發光材料,一個發光東西所擁有的化學件是很大的,它不像OLED。所以量子點和LCD這個東西,如果真做成了是非常好的。但是量子的挑戰是很多的,我今天說一個,就是所謂的打印形式,這里面其實說好處,其實也是它的劣勢。做打印現在也要做到非常高的分辨率,至少現在的技術是沒有的,所以和OLED一起來,量子點恐怕在5-10年內是很難挑戰OLED在小屏方面的,但是如果在大屏方面是很有機會挑戰其他的技術的。當然這里面還有一個問題,大家可能關心量子點的顯示,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中國的公司和中國的產業,終于有一次機會站在國際領先的位置,我們是和國際站在統一水平線上。最終,我個人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能不能利用優勢來做這個事情。今天陳總問我這個事情,我個人是有些猶豫的,做成這么大的產業絕對不是說隨隨便便做成的,還需要更大的支持。我希望在這個產業能夠得到更大的支持,最終鹿死誰手還說不好。

金總

金總

      我們目前現階段大勢還沒考慮,量子點目前就不考慮了。。我擔心的是國家扶持LCD,在我們合肥辦廠,我們正在努力,2020年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這是有可能實現的。現在投資越來越大,目前成效相對慢了一些。我認為應該共同的攜起手來,共同的面對挑戰,其他的沒有什么追求,因為太遙遠了。

孫政民

論壇主持人孫政民

      下面我想看一看我們顯示界常常出現了楚漢相爭,挑出來了PPT跟CRT打平臺,但是LCD說PPT你下去了,我來跟CRT進行PK。這邊屁股還沒有坐穩,OLED又進行挑戰,所以最近幾年OLED的情況也不是很好。大家以為是楚漢相爭,突然一下又冒出來一個新的情況,今天彭教授給我們做了一個精彩的報告,雖然以前也關注了量子點,但是我希望以后對對這一塊更加關注。所以我想問一下彭教授,您覺得未來是怎么樣的一個局面?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OLED跟LCD PK,十年前一臺三星的OLED電視30寸,當時我和徐老師非常震驚,十年后,好像這個LCD在拼命的追趕,眼看LCD就要追上來了,它壓力很大,現在又冒出個量子點,又來幫助LCD趕超OLED。所以我想搞OLED廠家的這些廠家的老總們,你們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們怎么來應對這樣一個強有力的錯綜復雜的這樣一個競爭形勢?金總在嗎?金總,最近維諾信是動作頻頻,現在你們專門搞OLED的,你現在面臨這樣一個形勢是怎么應對這個挑戰的呢?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這個錢被陳總賺去了,是吧。

彭教授

彭教授

      謝謝你的問題。這個問題是這樣的,量子點生產這個元件賣給企業,其實這部分的價錢并不多,是他們在提高價錢。

聽眾

聽眾

      我是來自于合肥樂凱的,我姓王,我想問一個問題,現在大家都知道量子電視非常的火,但是它的價格現在也非常的貴,這也是影響它進一步上架的一個問題。我想問彭教授,您做量子點這方面是專家,我們關鍵材料量子點如何能夠盡快的把成本降下來,或者在可以預期的短期內做到老百姓能夠接受的價格?

孫政民

論壇支持人(孫)

      我們這個高峰訪談并不是臺上的幾位嘉賓發言,臺下的也可以參與這個過程。今天彭教授在這做了報告,我們群里面有很多問題,現在我給臺下觀眾一個機會,誰來向彭教授提你感興趣的問題。有興趣的舉手,有沒有?好,這位。

郭海成

郭海成

     我的看法,4K以上顯示的地方,我覺得產能不可能過剩。

上海舜聯副總鞠香

上海舜聯副總鞠香

      謝謝歐陽院士,我相信我們未來也是一片繁榮,因為有這么大一個市場和替換的需求在里面,我也想請教一下郭教授,對于未來您怎么看?

歐陽院士

歐陽鐘爛

    我沒有在一線工作過,但是我還是有一點了解,大家都知道,我國現在平板顯示已經到了第二,我們很快就要到世界第一,在2020年以前肯定能達到。我們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到底怎么來對待現在這種情況?我們都在擔心會不會過剩,我告訴大家一點,科技部已經部署印刷材料重大項目,科大啟動的是最早的,做了三基色的激光。我們現在很多都是政府掏錢,把4K的現實品做成,所以今天我跟他們溝通了一下,他們已經有這方面的信息了,但是還沒有發布。到2018年我們國家都要有4K了,我們差得很多,所以我們到了2018年,每家都換一個新的電視,我們希望能夠做成,我首先講這個。其次,我跟梁總我們參加的會議,上次搞那個3D,中國發展的太快了,但其實作為比較大的,你本來是2K,后來出來就是1K了。所以要把4K做出來,現在這個板塊,光電已經寫進去了。咱們平板顯示邵總,你的那個項目沒寫進去,我希望這兩個項目能夠結合起來,顯示產業會更上一層樓。

上海舜聯副總鞠香

上海舜聯副總鞠香

      下面將是今天論壇的高潮部分,嘉賓互動環節。同時,我邀請孫政明老師和我一起主持這個環節,歡迎。 參加論壇的嘉賓有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郭海成,臺灣工研院影像中心主任程章林,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彭笑剛,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邵喜斌,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資深總監陳鼎國。 今天我們有請幾位嘉賓到臺上,和我們臺下的嘉賓一起互動,臺下的嘉賓負責有問題,到時候可以舉手示意,我們禮儀小姐把話筒拿給大家。 現在的顯示技術大家都很清楚是百花齊放,現在VR、AR等等整個呈現一片繁榮的景象,相信大家對未來的顯示發展也是想聽聽幾位專家的看法,我們先把這個問題給歐陽院士。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感謝各位的精彩分享,今天最后環節是嘉賓互動問答,互動問答環節由上海舜聯副總鞠香主持。有請!

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政府代表

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政府代表

 歡迎各位來到三國故地,包公故里,我來自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剛才大家聽到的是專業的報告,借此機會向各位簡要報告一下,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我報告分五個方面:

   

第一部分:大湖名城創新高地 

合肥情況,合肥是安徽省省會,也是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目前已全方位的融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圈。   

區位優勢:承東啟西、連南接北,以合肥為圓心,500公里半徑范圍內,覆蓋了中國東、西部7省1市,102萬平方公里的面積,近5億的人口,該地區創造了50%的GDP。   

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會聚樞紐。七條高速公路、10余條高速鐵路和電氣化鐵路在合肥交匯,乘高鐵45分鐘到南京,2個小時到上海、武漢、杭州,3.5小時到北京。   

對外開放:航運通常、溝通世界。合肥已經開通40余條國內航線和直通韓國、新加坡、日本的國際航線,新巧國際機場設計年吞吐量達2300萬人次。  

 科技實力:科教與人力資源豐富。各類研究開發機構5643,國家和省部重點實驗室1223,高等院校60所,在合肥工作院士72人,普通高校在校生487完人,在校研究生共.2.94萬人。實驗室122個,高等院校60所,在肥工作院士72人。普通高效在校生48萬人,在校研究生共2.94萬人。   

   

第二部分:新站開發區的情況。  

新站是1992年成立,因建立合肥站而成立,現在是老站,我們在新的時期,新站的名字又賦予了新的力量,在這里希望能夠成為離世界發展新的一真站,希望在這里開始新的歷程。合肥新站開發區位于城區東北部,目前下去面積207.3平方公里。1992年建區,原名是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8年京東方6代線簽約落戶新站區打造平板顯示產業基地,2010年被評為安徽省創新示范區。2011年獲得了發改委與工信部評選的第一批國家新芯工業化示范基地,2012年新站區被評為合肥承接產業轉移集中示范園區,2013年新站區被評為國家科技興茂創新基地。  

 2009年,新站區開始工業興區,工業發展從頭到尾進行大踏步趕超,各項位居全省全市前列。2015年全區的GDP是230億元,規上的達到了750億元,短短的八年時間,從工業總產值幾十億到現在700多億的總量,用了8年時間完成了其他區二三十年走過路程。

   

第三部分:合肥平板顯示的發展情況。安徽省新型顯示產業極具發展基地以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為目標。近年來,培育龍頭企業、引進大項目、完善產業良、培育產業集群、打造產業基地為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新型顯示產業。  

 合肥平板顯示產業的比較也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評價,習主席曾經來視察我們我們京東方六代的時候,他說我們在建設上早了合肥的速度,在融資說創造了合肥的模式,希望繼續做大做優做強。這是合肥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里程碑事件2006年合肥樂凱落戶新站區,我們也開始結緣平板顯示。真正平板顯示的發展從2008年簽約落戶我省,2010年彩虹液晶玻璃在我區建設過類第一條。2013年京東方的8.5代線在合肥落戶,規模進一步壯大,2013年新奕華我們也開始向上游的裝備制造延伸,2015年12寸晶圓生產建設。國際最大尺寸京東方10.5代線、康寧大尺寸液晶玻璃工廠、智能整機應用終端的穩步推進。目前,整個基地的投資累計超千億,另外,基地內自主創新能力也是國內一流,京東方、彩虹、樂凱、三利譜等龍頭企業成為科技創新引領者,很多都是屬于國內首創,配套水平也處于國內前列。


下一步,(基地)發展主要著力從四個方面推動:   

一是盡快推動10.5代線核心項目的建設,積極布局下一代顯示技術;  

二是聚焦玻璃基板、偏光片、光學薄膜、驅動IC等核心被套環節,打造價值鏈高端產業;  

三是壯大欣奕華、通彩等一批裝備制造企業,突出核心;  

四、依托惠科、長虹、京東方等發展家電。  

 未來,基地也是方言全球產業發展大局,積極完善產業鏈,最終實現世界級新興產業集群目標。

   

第四開發區目前,包括產業基地配套情況。   

 進行這幾年全力的建設、發展,我區的基礎城市建設已經基本完善,大幅提升。創新能力也是持續增強開發區也在前段時間剛剛簽約了北航科技城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北京以外外地的最大校區,打造聯合微電子中心。北航科學城、聯合微電子中心、北京大學寬禁帶半導體協同創新中心三大研發平臺項目穩定推進;高教基地要在2020年實現“雙20”的目標—20所元宵,20萬在校生,為企業提供優質的人才保障。長虹和北京大學合作的半導體協同創新未開發區搭建了LED產業的創新平臺,開發區有一個的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有20萬師生在基地內,為企業也提供了優質的人才保障。近年來,合肥借轉補,引入創投基金等多種方式支持重點項目,在國內也是開創了一個新的模式。

   

第五展望開發區及平板顯示產業基地微量的前景,我們要心平氣和。 

 “十三五”期間開發區在新的起點上加速騰飛,譜寫新的篇章,積極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平板顯示是我們開發區的龍頭產業,下一步繼續做大做強平板產業。

   

第一方面發展新能源汽車,第二方面發展工業機器人,第三方面發展交通裝備,軌道交通方面制造也是我們開發區重點打造的產業,目前合肥就是從新站駛出。積極推進產城融合,以少荃湖為中心的40平方公里圍合范圍內進行綜合開發,建設宜居、宜業的產城融合示范區。   

 “十三五”期間,新站區將以建設產業新城、生態新城、智慧新城,為總目標,譜寫“芯屏器合”大文章,致力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聚區,國家級產城融合示范區、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及國家級生產示范園區。

       

 最后,我們也真誠的期待,與在座的各位企業家,朋友們,能夠攜手合作,共創開發區美好的未來。謝謝。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謝謝李老師的精彩演講,接下來我們有請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招商局副局長邵先生,為大家介紹《國家新型顯示產業基地》,有請。

上海交通大學助理研究員李燕

上海交通大學助理研究員李燕

大家下午好,我是上海交通大學的李燕,非常感謝組委會給我們課題組這樣一個很好的機會給大家報告我們在真三維顯示方面的工作。  

這個是我今天講的主要內容,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三維顯示,然后我將會介紹兩種真三維顯示目前在我們實驗室研發的,最后是總結。   

三維顯示我們知道無處不在,不論是三維的劇場,還是現在非常熱門的虛擬現場,我們都有了一個三維的體驗,應該說非常好。但是你能夠發現,如果你長時間的觀看三維的話,你就會有一點不舒服的感覺。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感覺呢?不舒服是我的眼睛有問題嗎?其實都是很正常的,這是由于三維本身一個缺陷引起的,這是的矛盾。   

 什么叫做Accommodation convergence,我們人眼在看東西的時候因為要聚焦到物體上要進行旋轉,物體很近的話我們的眼球所成的夾角就會比較大,因此我們可以根據眼球所成夾角的大小來判斷這個問題離我們有多遠。什么叫Accommodation,這個就是我們眼球的曲光度,我們看遠物體的時候眼球就不需要很彎曲,像可以呈像在視網膜上,這是一個眼球調節的工作。而且這個Accommodation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如果你看的比較近的物體,那么遠的物體就會比較模糊。我們看一下真實的世界,我們的Accommodation眼球確實是聚焦到了三維物體,而且我們每一個眼球的曲光度都是進行了一個正確的調焦。那么現在在很常見的情況下,我們一般是左、右眼各個產生一個圖象,然后眼睛之間產生一個位移,通過位移的距離來判斷有多遠,這個時候眼球的匯聚仍然是匯聚到物體上面。因為要看清楚內容,所以我們每個眼球的聚焦是在平板顯示上的,所以Accommodation告訴我們的距離是在Displays。

   

 如何才能制造出一種讓人非常舒適的環境呢?我們叫它一個光長,光長是什么呢?光長是無數根光線的結合,這些光線是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起點、不同的亮度、不同的顏色,隨著時間會有一個變化,如果我們把所有的元素包括在里面真實的呈現,這樣就不會有頭暈的效果了。

   

如何來做這個事情呢?做起來主要由三種方法:  

1、超多視點,就是兩個視點的多視點顯示。 

2、Volumetric displays    

3、Holographic displays   

 所以你并不是說你一定要有幾百個視角,如果你有三個、四個能夠進去也是可以的。右邊這個圖,如果有多個時點,那你的眼睛就要相應的調焦,這樣才能在你的視網上呈一個清晰像。這個要求肯定也是比較高的,需要在非常小的范圍內形成。這種方法,我們大概可以理解為是這樣,在真實的物體中,每一個點都發出連續的光,那么用這個超多視點的方法來進行連接的方法。

   

 第二種方法,叫做體三維。這個圖非常好的詮釋了體三維的意義,在每一個空間它可以發出無數的光線,直接就可以反過來追溯到發光點的位置,它直接就是一個真三維的顯示。問題是像這種顯示,往往它點本身是彌散的,可能它的分辨率也比較低,我們要做的工作是如何把它做的分辨率更高,更連續,做得更大,同時又能滿足分辨率。其實我們在平板顯示方面大家做的非常好了,所以有一個非常常見的體三維的方式,就是叫多面的體三維,它把這個體切成了很多個二維的截面,假如你能一一把這個截面都展現出來,如果這個速度足夠快,我們腦子里面就會呈現出一個完整的三維形象。

  

 最后一種,其實大家也是非常的熟悉了,全息這個概念也是產生了很久了,因為它能夠同時產生強度和像位,所以我們叫它全息,所以它被認為是一種最終的3D顯示技術,但是現在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后面真三維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基于聚合物的體三維用于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目前還有三星的VR,還有國內的暴風魔鏡,最近都是非常的火。增強顯示不僅僅能看到真實的物體,還能夠看到虛擬物體。  

我們知道AR和VR,像娛樂、文化、教育、還有軍事眼簾、教育等方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是一個視頻,我們簡單看一下。  

大概就是展示一個,在未來世界中,你可以在家里觀看足球比賽,那些足球運動員的三維圖象都呈現在你的面前。這個全息眼鏡也是有它的道理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如果你看過一定會拍手稱贊。但是它仍然有缺陷,你看一會兒可能是好的,但是如果長期看還是會產生頭暈目眩的感覺。因此,為了克服這個困難,就采用了一種變體面的體三維的方式來應用于增強現實,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結構圖,左邊是一個微顯示器,它在不同的電壓下是可以調節的。它通過放大,再通過增光鏡,最終會在人的正前方呈現一個放大的圖像,他可以顯示像整個會場一樣大,像一座山一樣大,這個是非常強大的。  

我們可以看到,它這個透鏡比較慢的原因,所以它一次只能顯示一個面,這個彩色的求是它產生的一個虛擬的面,這個彩色的球是和前面最大的物體在一起的,后面兩個是在比較遠的位置。如果這個相機是聚焦在前面的話,這個虛擬的物體是比較清晰的,如果這個相機是聚焦在遠處的話,這個虛擬的物體和前面的物體都會變得比較模糊,這是非常有趣的,它就像真實的物體一樣你想要聚焦在哪里就聚焦在哪里,它就是真真實實的傳像。唯一的缺陷,就是它的響應速度比較慢。   

接下來就換了一個透鏡,這個幾K赫茲都可以操作,它展現了同時有六個畫面的效果。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結構仍然是非常的復雜,雖然它的效果是非常的好,但是他用的透鏡的原理,以至于它前面需要很多的透鏡來對這個光度進行整形,得到一個正確的視廠角,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法把這個透鏡都去掉。   

這是我們現在采用的一個方案,左邊是一個投影儀,它投出的是一個平行的二維的投像,它投出的這些就是我們聚合物穩定液晶膜,每一個液晶膜在不加電壓的時候是處于一種散射的狀態,在加電壓的時候就會變成透明狀態。我們知道一束光打到膜上就會形成發散的光,這樣我們就可以反推出來發光點的位置,這確實就是一個真三維顯示。  

這個注意一下,在每一個時刻只有一個液晶膜是屬于散射的狀態,其他的都屬于透明的狀態。當然,我們這邊也用到了一個凸鏡對它進行放大,所以我們這個范圍是可以非常廣的。  

這是我們最終拍攝的一個視頻,這只展現了兩個面,SJ是在前面的面,TU和小的物體是在同一個距離,是在比較遠的位置。當相機聚焦在前面位置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后面的物體無論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都變模糊了,當我們的相機聚焦在比較后面的面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TU和遠的物體是清晰的,但是我們的SJ和近的物體卻是模糊的,所以我們也是真真實實的呈現了真三維顯示。 

下面這個圖有點類似,只不過距離遠近有所不同。

 小結:我們做了一個人眼舒適的眼鏡,可以長期佩戴,它的校正率也、分辨率比較高,希望它能成為下一代的智能VR。

   

 我知道全信顯示最終的顯示,但是它現狀有很多問題,大多數的用的是電光調制方法,用電的信號來調控它的信號,一般分辨率比較難做小、比較難做過,像素比較難做好。另外,它的周期比較大,我們可以看到它顯示的面積也比較小。所以我們就用光光傳息的方法,不再是電光傳息,這種材料用到的是納米,微米型的,因為它的視角比較寬,它的分辨率、顯示范圍也可以做的比較大。這個文章他們也做了全息成像的工作,他們是想做一個動態的視頻,因為它的速度比較慢,所以不能達到時時的控干,早期我們用的是燃料,它的工作原理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黃色是燃料分子,在沒有光的情況下,它比較容易處于一種比較直的狀態,在有光的情況下容易處于比較直的狀態。在光強的情況下,液晶的扭曲度降低,扭曲度降低會帶來折射率也會降低,所以這樣就會實現光強折射率轉化的過程,我們用這種材料確實達到了非常快的速度,可以達到1.28毫秒完成傳達信息。

 這是不同彩色的視頻圖,這邊我們同時實現了在一個視頻里面同時有紅色、藍色,這個是我們的一個實驗裝置圖,這邊有很多光學原件,中間有一個紅的是我們的樣品,我們用綠光進行記錄。

 我們的響應速度已經足夠快了,其他的特性發現DRY的(顯示率)非常低只有0.6,這個相當的低。如何改進這個效率,仍然保持比較快速度,接下來的速度就用了一個離子攙雜方式,最終它們被捕獲以后,就會形成電刻的周期性分布,就會形成一個周期性分布的內件電廠,最終會形成一個總的電長的分布。在電場比較強的位置,會發生比較大轉動,就會豎起來。所以形成了液晶分子的周期性排列,最終會形成這折射率溫度排列和像位的主體,  我們實現了光強和像位的轉換,這個機理是一樣的,那么用了這種材料以后,機理有所不同,它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最好的情況下達到20%,得到了很大的進步。我們也做了刷新的實驗,用了三種顏色紅、綠藍,我們刷新頻率是60赫茲,我們看到圖像要比原來亮很多,仍然是一個沒有脫維的實時動態的刷新,這個也有相關報報道。

 現在看來我們的問題已經解決的差不多了,但是它這個光強其實還是非常強的,這個不是很安全,有沒有辦法降低這個光強,讓材料的靈敏度得到提督呢。,半導體材料在這個光照的情況下很容易生光聲、電賀的。半導體膜一旦介入,雖然其他條件也是一樣,產生的折射率,變化的效果是非常驚人,我們發現(機電光強)大概有40毫瓦降到了40微瓦,響應速度非常快。

   

剛才所說的,其實我們只是驗證了這個材料的記錄性,最終是要做一個三維的長期顯示,我們就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光路,光場的分布,然后再用我們攙雜液晶材料能夠把這些三維的物體呈現出來,我們希望在前面能夠形成一個四角形的畫面,在后面比較遠的位置產生五角形畫面,我們做的不僅僅是一個畫面,其實是有個視頻在這里不能看,在屏幕比較近的位置進行承接,它是一個四角形在旋轉,當我們屏幕移到比較遠的位置的時候,它是一個五角形在旋轉,不是在任何一個位置看到的都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半導體膜進行了三種顏色,同樣是三種平面,近的平面是四角形,遠的平面是五角星。

   

 最后總結一下,主要講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能夠長期佩戴頭戴式響應,兩形面的一個展示;第二個是視頻刷新的全息液晶顯示,我們用了好幾種,我們都可以實現實時公開的彩色顯示,而且我們還展示了兩個平面的三維顯示。

   

最后我要感謝我們的團隊老師和一些辛辛苦苦的學生,謝謝。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感謝朱總的精彩演講,接下來我們有請上海交通大學助理研究員李燕,她演講的題目是《基于液晶的中國真實三維顯示》。



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弘仁

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弘仁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今天很榮幸來跟各位報告我們中電熊貓產品顯示的產品與技術的方向。
    我報告大概分四個部分:首先先介紹面板事業發展的概要,二是產品規劃布局;三是主要產品的核心技術;四是技術應用的方向。
    一、面板事業發展概要
    中電熊貓總部位于南京,整體計劃投資1000億人民幣,以建造6-6個廠區,并整合成為完整的液晶顯示供應鏈。
    中電液晶顯示供應鏈的布局,顯示器的部分,上中下游我們要把整個供應鏈給串起來。
    目前熊貓工廠產能計劃,我們在南京有生產線,現在正在進行的是成都的8.6代和咸陽的8.6代。我們除了做比較先進的技術以外,未來這四個工廠產品開發和技術開發的需求也可以得到滿足。這整個是中電集團的布局。
    目前這幾個,基站從2011年就開始量產,南京的8.5代在去年3月份開始進入,目前的兩條線包括成都和咸陽。第二季和第三季已經開始動工,預計2018年可以完成。
    產品規劃布局:
    它比較核心的部分:
    1、全方位尺寸產品布局;
    2、善用核心技術增進產品性能
    3、高端產品開發提升附加值
    這個部分舉個例子來講,我們HD的部分可以生產,但是它的售價會變的比較高,另外一部分就是原來在6代線(38.5-66K),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中小寸產品:目前我們13.3FHD和11.HD目前也正在發展。
    大尺寸產品:我們的TV、Monito生產線的部分,我已經在開發了32寸、36.5寸,提升一些價值,已經在開始,4K、5K接下來也會開發。
    主要核心技術:
    目前在南京這邊主要是IGZO。
    這是大家很熟悉的,a-Si、IGZO、LTPS三種技術路線的性能工藝對比
        a-SI分辨率可以做到200,IGZO可以達到500⑤,所以它的成本也會上升。在整個投資效益部分,IGZO其實有不小的優勢。
    這是IGZO的一個特性。
    在手機的部分,要求高PII的部分,IGZO的產品設計也會變得容易一點。
    Photo Alignment ,它有較高的響應速度,白色更亮、黑色更黑,動態影像更清晰。
    技術應用方面,在一些技術應用方面,高分辨率、Lower Power等方面這些都是大家追求的目標,但是它的技術和穩定性都會有所提高。如果這些東西可以達到,但是它達到的效果可能沒有IGZO的好。
    在大尺寸高分辨率部分,第一個,我們產品是全方位的產品,49寸4K2K;55寸4K2K;65寸4K2K;65寸8K4K;98寸8K4K。
    這幾個部分做起來應該也都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是容易的,它的穩定性也是很好的。
    在小尺寸窄邊框高PPI部分,它對產品的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
    In-Cell Touch:目前這部分已經慢慢做到比較高位的部分。
    現在In-Cell已經越來越成熟了,它可以做到比較窄的邊框,這個部分就只有IGZO可以做到。
    另外一個部分,HDR技術應用:
    基本上我們在自然界看到,在戶外很亮的地方可以看到,在室內就有變化,所以要引進HDR的技術可以做到。
    真實世界在色彩方面會有比較大的差異,但是我們通過HDR的技術可以縮小這種差異,更接近真實的世界。
    有幾個要素:NTSC 72%,IC 8 bit 分辨率FHD低對比,NTSC 100%,IC 10-12bit 分辨率大于等于4K2K。
    另外一部分就是對比度,對比度用的比較到的就是5000:基本上也可以接近你看到的,這是兩個HDR技術應用。
    窄邊框方面,除了背光的色系以外,面板的本身它還是窄邊框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大家都在做,只是因為不同的技術作起來它的效果會有差異。
    Wide color Gamut:整套工序去做,或者是畫色設計,這部分是特性的要求,但是如何做到更高的水準,還要從其他方面來彌補。
    這個是Lower Power,這個是吸引大家的方向。除了本身自己的設計以外,在面板部分,它Power也在減少,讓它的光的效果會更好。
    以上是我今天的報告,謝謝各位。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謝謝段教授的精彩演講,下面我們有請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有限公司朱弘仁,他演講的題目是《中電熊貓顯示產品與技術方向》。有請朱總。

清華大學副教授段煉

清華大學副教授段煉

 非常感謝組委會給我寶貴的機會,讓我介紹一下有機發光顯示技術的新進展,下面介紹一下我們在這個工作方面的進展。

 先介紹一下這個背景,OLED最近發展很快,逐漸的成為市場的主流,在電視方面LCD出了很多柔性的雙曲面的電視,這是電視發展的一個新的潮流,手機上蘋果也是趕快上OLED的顯示,開始有機會,蘋果在原計劃是在2018年上,現在有很多消息說他會在明年運用在手機上。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國產的智能手機也有很多開始用上了OLED,金立手機,因為它有它超輕超薄這樣的優點,在終端的市場上它成為了一個首選的的顯示產品,像蘋果的手表都是采用的LCD、OLED的顯示屏,從這個市場預期來看,AMOLED的發展很快,從現在到2020年,AMOLED的復合年增長率很快,OLED它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可以實現柔性顯示,因為它是自發光的。在柔性方面,柔性顯示主流必然是(AMOLED),發展勢頭正確的話,柔性這個領域會超過玻璃領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

 AMOLED技術發展-性能指標,AMOLED它的性能也是在不斷發展,2010年喬布斯退出蘋果4的時候,OLED也是在不段的上升,也是可以達到跟液晶相媲美的水平。從材料來看,OLED的效率也不斷的發展,AMOLED顯示屏的各項性能指標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可以滿足產品的需求。

 AMOLED產業興盛勃發:AMOLED的產品我們可以認為是處于朝氣蓬勃的階段,市場空間也在迅速的增長,OLED已經進入的快進的成期。

 清華大學OLED發展歷程:(PPT),1996年成立了OLED項目組,當時對OLED其實還是非常微觀的,甚至到2006年我們在香港開會,當時說OLED到底還有沒有機會,當然十年之后,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都顯出了OLED是大有機會,OLED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產業化研究,OLED項目的發展也是跟大環境有著同樣的機會。我們在2010年的時候市建成了收條AMOLED中試生產線,2008年的時候建成中國大陸首條PMOLED大規模生產先。

中試技術突破-高分辨率和柔性顯示技術:

 超高分辨率技術突破:2015年9月,成功實現604PPI超高橡塑密度,為當時OLED顯示領域采用FMM蒸鍍技術的全球最高水平。

 全屏卷曲柔性AMOLED顯示屏,2015年6月,在國際已公開的信息中,首次實現3毫米彎曲半徑下的全屏卷曲。

 我們回到最關鍵,AMOLED如何提高他的發光材料,早期用的材料就是1987的熒光材料,它的優點是非常可靠的,但是它的缺點是藍光壽命短,大電流下效率滾嚴重。為了改變這個局面,1998年,美國大學教授他們發明了熒光與磷光材料,這樣的材料用了重金屬的效益實現了把所有的電子發光轉換成熒光,這樣可以提高發光效率,缺點就是目前缺乏一個藍光,現在的產品還是藍光。在這個基礎上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材料體系,2009年九州大學的教授持續在研究熱活化熒光材料,制備了高效率的熒光OLED,但存在材料體系擴展性有限、效率滾降等問題。分子設計難點,減小波函數重疊,雖然有利于提高轉換效率,但是不利于發光,這個也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們在2012年申請了專利,我們的文章是在2014年發出來的,我們查的最早的專利是在2012年申請的。

 熱活化敏化熒光:主體復合在主體上發生,同時能量傳遞完全,形成客體。它的作用是三線態的上轉換和單心態發光。能量傳遞的這個數據是不斷上升的,因此實現了高效率的傳播,這是我們一些簡單的機電。

 另一個方面,增加體系的平衡,同時降低整個體系從主體到燃料的這樣一個高效率的傳播。

 這是我們比較的兩個很經典的主體材料,CBP的能量是2.6eV,PBICT的能量是2.6eV。我們再看一下這個濃度,在濃度很低的情況下,對于PBICT的材料它不需要達到10%以上的能量。我們可以發現,對于傳統的主體,它的效率對燃料的依賴非常大,特別是壽命對燃料的依賴非常大。

 另外,我們也做了一些機組的分析,我們認為因為這個傳遞給燃料,從而發光,由此可以使效率下降。這是傳統的熒光材料,它的效率不高,它雖然可以實現高效率的,但是在大電流下它的效率是很厲害的。我們也把這個體系稱之為(一向化)的體系。

 我們知道對于移動顯示來說,它的電池的度數要求也非常(大)。無論是綠光還是紅光,它對于移動顯示是非常重要的。采用長壽命的材料體系,我們可以在電流方面做更高的改進。

 我們認為藍色的熒光能夠更快的發展起來,這是我們目前研究的一些結果,像我們做的這個藍光的話,它的發光是440-480萬,這樣從深藍和天藍都有比較高的發光效果。

 這是今年7月份的時候,廣州的一個報告,他就講到了,像清華做的是比較好的,然后藍光他認為我們清華做得是最好的。這個也是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讓我們繼續的做探索。

制備工藝:蒸鍍VS 濕法

 1987年C.W.Tang發明了小分子有機電致發光器件。1990年Friend發明了聚合物有機電致發光器件。2005Plwmmer離子型過渡金屬配合物用于有機電致光電器件。

 新材料:離子型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優點易于合成、提純,效率高、光譜范圍寬。缺點:通常無法蒸鍍,只能濕法制備器件。

 我們首次提出了可蒸鍍金五離子型材料的普適性分子,并且可以實現很好的發光范圍,從藍光到紅光的調節。我們認為這個可能也是會對將來OLED整個材料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以上是我們最新一些進展的介紹,最后謝謝大家!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下面有請清華大學副教授段煉,給我們帶來《有機發光顯示技術的新進展》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下面有請清華大學副教授段煉,給我們帶來《有機發光顯示技術的新進展》


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馬駿

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馬駿

      首先我們介紹一下天馬這家公司,1983年成立的一家公司,1995年我們在深圳上市,自從2006年天馬分別在下面、上海、成都、武漢投入面板廠,天馬2001年在廈門建設了一條生產線,現在主要是做公共車載類細分市場的產品。右邊的是廈門的六家線,左邊的是武漢六家線。
 隨著市場格局的變化,我們把它優化了。從整個營銷網絡上看,有一個遍布全國的營銷,同時覆蓋到韓國、日本、臺灣、美國等。從整個市場上看,我們的LTPS FHD出貨量應該是全國的第一,品牌模組的出貨量也是居全國第一,在新興領域全球領先,在多個專業顯示細分市場全球領先。

整個的市場趨勢,我們判斷手機和平板還是一個熱銷的產品,所以也是為什么我們在前段時間投資了六代線的主要原因。中小尺寸產能需求復合增長率為12%。
1、智能機尺寸持續提升,已延伸至6.x
2、非蘋果陣營平板電腦尺寸持續提升
 3、2013-2020年間每年新增需求約當70k/m G6產能(均為智能機和平板電腦)

智能手機市場對高解析度顯示產品的需求是中小尺寸LTPS/AMOLED市場的增長主動力;
平板電腦市場對高解析度產品需求沒有爆發式增長且至2020年占比17%(300ppi以上)
平板電腦因分辨率較低,2K及以上分辨率中,7.9”/9.7”主要是iPad(oxide)其他規格較少。
 10.X以上PPI較低,A-si更有價格優勢,整體市場產品供應主要以A-si為主,LTPS與AMOLED占比較小。


 LTPS和AMOLED目前成本較高,若成本無大幅回落,市場切換意愿不明顯到2020年,OLED可能占到46%,我們認為可能會更超過50%。我們還是用多晶硅來滿足這個需要,平板市場看起來并不是很需求。天馬開發了一些技術對應市場的需求,2010年我們投資第一條量產線上,我們也是進行了大量的開發,氧化物件大家認為能替代非晶硅,我們進行了一段時間開發,現在如果想生產這種產品是完全也可能。通常我們會把工藝溫度控制在450度以下,控制在450度以下我們要進行一些工藝的優化,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這樣的一個工藝技術。


LCD方面,我們主要開發以下技術:Slim MOD、Sub-pixel rendering、Narrow border、Photor Alignmnet hIgh NTSC High ppi。
今年是在推動0.6,各個工廠都在忙碌。目前我們主力量的產品已經到25以上,這是我們在LCD量產上的一些技術布局。
天馬Touch技術布局,天馬已經開發Touch技術,天馬從2000年開始開發,最大特點就是由一個芯片來操作,我們2013年開發,2014年、2015年已經全部在生產線上。從現在來看,Force Touch也會變成越來越多的熱點,我們用在專業市場可以進行完全不同的構架來完成,不需要去檢測它的變化,我們認為可以針對未來更高的運用來設計的技術。

天馬LTPS-LCD產業布局:
廈門天馬的產業基地將成為業內最大的LTPS-LCM,技術在廈門,從2016年的9月開始,現在已經在出貨。基于這樣的方案我們認為可以實現更好的穿透率,設計出更好的模組,這些都已經完成驗證,并且現在我們都是品牌客戶。OLED從市場的拓展來看是必然發生一件事情,從技術的格局上來看也是一樣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終端設備的發展,要求平面顯示技術超著多元化、精細化、個性和和可靠化發展,顯示技術的發展也越來越快,AMOLED。下面我們認為是有一段時間,越來越主要一項技術,為什么這樣呢? 天馬顯示十年的變化會變成一個顯示的術這個技術我們在廈門的生產線上。
經過幾年的開發,我們2013年建設了產業線,在上海完成,2015年我們一方面是在量產線上,OLED主要的應用是在手機平板上,更多的會在上海的一個小的生產線上做。從現在看來,這種玻璃OLED在很長時間內還是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同時我們也規劃了柔性市場的OLED規劃,現在已經進行了2-3年,開發了好幾代技術。另一方面,我們認為柔性的OLED技術會走到這樣一個方向。
天馬AMOLED技術布局:Ultra LTPS TFT、Thin Film Encap、Oncell Touch 、UP tech、Flexible PL tech、Top Emission SBS、Sub-pixel rendering
我們現在看,2016年首次展現出柔性產品,應該是在今年廈門的大會上,然后在SID周也展示出了。2017年低溫CVD封裝,彎曲次數大于等于10000次,彎曲半徑R小于等于6微米。

天馬的先進技術:
 基于現在的市場,我們認為LCD,以及OLED還是未來主要的趨勢,在此基礎上我們做了很多技術開發,主要包裹以下的幾個方面,包括新的技術發光模式,以及下一代的等等。HID是一種觸感的應用,人手觸摸在屏幕上的時候,包括車載,一方面可能會進一步通過不同面板。同時我們進一步把3D往全新的方向去開發,實際上玻璃的易碎是很大的問題,很容易引到游戲上。要想實現這一條還是要有一些有機的,包括各種有機層做進去,實現這樣的一個技術。


最后講一下天馬基于這些技術和一些產品布局:
2014年,技術:A-si,如門級HD平板電腦產品;2015年,技術:LTPS 2K平板電腦產品;2016年,平板電腦:2K,筆記本:4K2K;2017年,平板電腦:4K2K,筆記本4K2K(LTPS);2018年以及未來柔性和可折疊產品。2018年我們認為可以把柔性的產品推向市場,2018年很可能柔性的導入會帶來新的變化。
天馬基于市場所做的技術。感謝大家。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下面請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馬駿先生為我們演講《天馬對于消費電子類顯示產品的判斷和產業布局》。


香港科技大學先進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郭海成

香港科技大學先進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郭海成

首先謝謝大會的邀請,我覺得VR現在蠻熱的,所以講講VR,VR顯示需要超過100度的,以前我們做不了太大,一般做到1寸大的,1寸大的只能做50度的市場,現在最流行的是用手機,可以達到2.5寸的大小,視角可以不超過100度,手機的屏現在最高的是三星的576的ppi,VR可以看到高清。三星計劃的2018年會做2200ppi,究竟需要多少ppi,人的眼睛的分辨率是0.3微米,如果手機顯示放在1.5寸的話,是2000ppi,顯示更近的話,ppi就更高,我們的目標是2000ppi,這樣做一般AMOLED是做不到的,AMOLED需要LTPS來補償,像三星是6T2C,所以要做小的話很難做。AMOLED只有1寸大,視角太高,我在這里提出兩個解決方案:
    一、用DHF模型鐵電液晶,可以實現2000ppi
    用改變液晶來做顯示為什么AMOLED比LCD好呢?因為AMOLED很快,液晶很慢,所以用液晶來做不行,太慢的話,人頭的移動分開來會暈的,所以要快速。
    二、均勻性好可以用2T1C,有2微米光刻線可以做到。
    我們很湊巧可以看到兩個都在做,我們做鐵電液晶很早,如果用它做彩色液晶,做到2000是沒問題,MOM不管它的像素是多少。鐵電液晶速度快,可以做場續彩色,同時減少顯示遲延效果,這里特別強調的是什么呢?以前改變液晶,大家聽說的是失敗的技術,還要整它干什么呢?我要強調,我們現在跟以前鐵電液晶是不一樣的。強調幾點:
    一、鐵電液晶以前失敗過,因為選擇采用雙穩態surface stabilized而 LCD mode;
    二、以前的鐵電液晶是SSFLC,很難做,而且不一定,一碰顯示屏就變黑。
    三、科大發展鐵電液晶都很穩定,我們采用光配向,可以很容易處理鐵電液晶配向錨定問題,我們的鐵電液晶都是單穩態的,可以連續灰度。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我們講鐵電液晶它的自然狀況是,Deformed helix flc:principle,我們一般是把它變成左跟右的方向,我們在增加的時候,它那個形狀會變形,它的折射率會改變,然后用折射率來改變,一般正電壓和負電壓會改變。正電壓和負電壓都會有改變它的折射率,由它來做成顯示,這個顯示基本上是一個IPS,視角蠻大的,有七八十度。
    DHF:V-shape EO cvrve 由它來做長期彩色的話,要用400赫茲來驅動它。   
 鐵電液晶驅動:
    1、DHF驅動簡單,只需要1T1C。
    2、但是需要相當大電流,與OLED差不多。
    3、所以要用LTPS。
    4、2×2有源溝道,12微米像素,2000ppi沒難度。
   第二個方案:薄膜半導體:
    1、Bridged-grain(BG)TFT是一種新的TFT的結構,能把金屬誘導TFT性能改進很多,可以用于AMOLED。
    2、小晶粒MIC TFT均勻性非常好,可以用2T1C驅動AMOLED,做到20000ppi。
    BG是一種新的TFT結構,把該結構用在任何多晶硅結構上。我們在中間劃一些BT線。它的結構跟普通一樣,在中間劃一道線。它的好處在這個圖上可以看到。
    一般說Short channel有好處和壞處,我們做半導體說的少,但是我們用這個BG降低,把BG把它擴到100倍。
    這個是我們的Characteristics of MIC and BG-MIC TFTs的自由導,有BG和沒有BG的分別,這個圖上可以看到和Characteristics一樣。
    納米印刷光刻膠(BG線):0.5微米BG線可以用納米印刷方法實現,納米印刷技術很成熟,已經用在大規模生產全息顯示,在LCD領域,納米印刷已經用在生產雙穩態senithal  bistable而 displays,每月產量超過一百萬片,用納米印刷來生產BG線應該沒問題。
    納米印刷只需在第一步工序用上,BG線做好后,其他工序與一般TFT生產工序一樣,用一般的設備。
    要強調的是納米印刷只在BG線工序上用一次,其他工序與一般TFT制程是一樣的。我們做了很多實踐,全部加了BG比一般的更穩定。
    大屏幕AMOLED:
   1.目前大屏幕AMOLED用于氧化物TFT;
   2.用與小晶粒MIC BG-TFT會是比較較好的辦法
   3.性能可以達到HD and vhd 顯示要求
   4.因為是硅基TFT ,非常穩定
   5.也很均勻
   6.用在8.5代線以上的沒問題
   7.比ELA偏移得多
    高ppi顯示:
    1.采用小晶體粒金屬誘導BG TFT
    2.遷移大于50平方厘米/VS
    3.均勻性非常好,可以不用補償線路,用2T1C像素即可
    4.TFT內用3太BG線,有源溝道長度只有2.5微米
    5.嘗試用2×3微米TFT設計,用2微米光刻設備可以做到全彩色
    6.如果是單色可以做到2000ppi
    7.全彩可以做到20000ppi。
    
    總結一下,超高ppi顯示超難做。
    方案1:用鐵電液晶,可以多到大于2000ppi
     方案2:用小晶粒金屬誘導BG五 TFT做AMOLED。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接下來我們有請香港科技大學先進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郭海成,他今天演講的主題是《超高清晰度VR顯示解決方案》。


臺灣工研院影像中心主任程章林

臺灣工研院影像中心主任程章林

各位老師,各位領導,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下午好,首先要感謝主辦單位的誠懇要求,讓我們有機會來到寶地。給我的題目也就是我從美國回臺灣以后這十年來最專注的一個主題,也就是《柔性顯示技術發展》,我們在南京更的時候就有討論過,今天早上聽到院士也提到了。我們在南京的時候,在一次論壇上多多少少有一些交流,這兩個怎么應用,很可能是同時存在,當然它也是非常成功的。在未來市場逐漸飽和,怎么樣帶動創新研發,我想可能是我們這些做研發的,未來應用要有怎么樣的新技術來幫助發展。我個人是1985年到2006年的時候,這24年時間是美國紐約柯達工作,我后面的幾年才真正接觸這個領域,很多地方還有需要和更有先進的人士請教。做了技術研發最終的目的是希望量產,能夠量產進入市場才能夠真正的對整個社會、對使用者有貢獻。我剛剛特別講到這張圖,就是講到以傳統的LTDT 的應用,不管是從智慧手機,到平板,基本上它已經慢慢飽和了,這個曲線已經慢慢飽和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想企業家開始會有些壓力,要怎么樣繼續讓這個市場還能像前幾年,甚至從2000年開始的那樣一個高度成長。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樣找到新的應用?找到新的應用,移動終端、Plasma tv等等,有人說將來無人駕駛的車子到底誰來開,要能夠實現這些新的產品,需要什么樣新的技術,我們必須要發展新的技術,有興趣的我希望大家去好好讀。
    這家公司大家很清楚可口可樂,它成立在清朝光緒年間。這家公司在1980年以后,公司做了一個相當大的改變,是百年來的一個大改變,把它最重要的一部分,他瓶子的設計,還有材質做了一個設計,從玻璃變成了塑料,稱之為“世紀之變”。事實上,他從玻璃變成塑料最重要目的就是讓它更輕、更薄,在運輸的時候能夠更安全。以前它主要的能量都是用來玻璃上面,因為玻璃最重,現在不一樣,同樣一樣的能量可以大部分是可樂,而不是玻璃。對的是可樂,而不是玻璃,大家知道玻璃是glass,它本身的一個特性就是玻璃,它是脆,要克服這樣的一個問題,更好的應用。這不一定是要取代玻璃,但是有些玻璃沒辦法符合應用,塑膠做的更好,那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現在很多的一些構想、一些夢想,一些我們做的十年的柔性顯示技術。幾年前我剛回臺灣的時候,大家譏笑我是在做夢,前幾年就不再有人譏笑了,大家知道有一些產品的玻璃已經被塑膠給取代,包括有一些可穿戴的裝備。現在講一些技術主流,我個人最喜歡講的題目也就是這個。玻璃還是玻璃,真正要打死折的話,彎曲小于3,這個對于玻璃來講很難,是一個最好的材料選擇,我今天要跟各位報告的,在這部分我覺得有一些蠻重要的進展和關鍵的技術跟大家分享。
    先講柔性產品和現有的最大的差別,就是在基板早期的時候沒有人知道。用鐵片、鋼片來做Substrate,幾年以后講成PPI,很早的時候就有PPI,我自己是學化學的,學材料,這個技術是來做Substrate,這個基板在2009年的時候用同樣的基板,事實上它們的能力也是相當強。這個技術也很簡單,你怎么樣在玻璃上面做塑膠片,所有的投資都有可能做柔性的,我們就設計了一個方法,好像做春卷皮一樣,上面抹了一層油,然后再上面粉上去,運用這么一個中國傳統廚房的智慧,我們也在上面做一個簡單的改變。基本上刀切在我們那個面上它就很容易取下來,用這樣的技術我們叫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基本上用這個技術可以做各種各樣的電子紙。PPI有兩種,一種是透明的尤其是上板,下板也要透明,上下板必須要透明。上面是一個復合物,里面有一些無機物,來增加它的柔性,同時也要保證它高度的透明。
    這個透明的PPI,從材料端,原來是水溶性的,必須把它交換,讓它變成Substrate,然后再跟我們的PPI一起混合,混合以后我們有一種特別的混合技術,能夠把這個無機物加起來,加到50個就很不容易,兩個東西可以復融,如果能夠加到40-50的話,有一些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我們這邊有一個神奇的畫面,你可以看到我自己折疊起來,然后兩個項可以連起來,我的Substrate有本身的優勢,這樣產生一些不可想象神奇的作用。事實上,它本身還是非常的平坦,各位可以看到,我們做的還是非常的小,但是因為加了無機物以后就極劇的下降,然后也跳過一些蠻復雜的一些物品給它的反映,反而讓我們的透光度至少在藍光這邊可以更高。
    這張圖我要介紹一下,叫ultra-low CTE,第一個你做成功的話,實際上非常便宜,PPI是非常貴,成本來講是非常有競爭優勢的一個材料,各位看看我的透明度還是相當好,我們未來可以更有競爭力。我們一開始就是走的所謂的第八代機件式的趨向,當然更有力,今天這個問題也不深入研究,日本的一家公司也是主要專注研發,大家知道Lase非常規,一套設備成本相當高,我剛剛講我們的DE-bonding,把它整片拿下來,我們是剝玻璃,你看加了一個整片,370×470,我們可以整片剝下來。
    接下來講的是一些挑戰,第一個把它變薄,三星和LTE最早把它拿來做研究,盡管它做了一個彎彎的,但還是不行,要在產業上面創新、工業上面創新,從700降到100,才有可能折到剛才看到的半徑。真的要折的話,有很多問題,現在有一個Challenges,這個真的不容易,又要軟,又要硬,有很多手法去努力,大家知道OLED有很多硬光片去增加它的柔性,還有很多材質放進去讓它變柔,OLED的電容跟你手指頭的電容開始競爭,從玻璃多塑膠有更好的技術來做。我剛剛已經講過,Challenge of Plastic,這個又要像玻璃,又要像塑膠,這個怎么弄?這是一個很大的學問,還要用鉛筆來測試,各式各樣的方法來鑒別。
    這個是上次我們在臺北做的測試,我們基本上做出來了Foldable,另外一邊就是用鋼刷刷2000次,才能看到上面的刮痕,把他們折疊最困難的就是中間這條線,有一個痕跡到底怎么清除掉。當然我們要想辦法,現在的光片至少是60,但是最大的困難要想辦法克服。這個是我們試的兩種方法,一種是沒有用原片光,另外一個是有用原片光,兩個情況下來,兩個情況下基本上也都可以折到3厘米,這個困難點就是我剛剛講的電容問題,所以現在的設計必須要花很多的功夫去克服更多的困難。這個是上個月我們在臺北展的。另外一點最討厭,因為我們是實驗室,所以經常做(Polariser),經常在做實驗的時候就是怕有這種問題,尤其在一些城市的時候,會變成很大的一個考驗。我們現在有些臺灣的廠商他們會考慮到是不是用我們的方法,我們有一種方法基本上叫做在編的地方做成像是刷子的形狀或者是梳子的形狀,能夠減低它的困難,不可能有那么快找到,這部分也是我們特別參照GLASS,用塑膠做一些像梳子一樣的產品。事實上,我們也是一步一步走來,從過去100個小時,我們覺得很了不起,現在必須做到(85)個小時。這兩個基本上在工藝上,在道理上基本上差不多。這個是今年,一個月前他去臺灣展的。因為我們是實驗室,所以我們要和廠房有一兩年的接觸才能夠實現。
    今天的介紹基本上就是這樣,但是我要說兩點:
    第一個,不懷疑Flexibles,我不相信它會被取代,但是會有新的幫你拓展市場,從這一點它的存在沒辦法否定。
    第二個,Techeolegy challenges remain,我們還有很多不到位,我們一路走來有10年,我們也是一步一步的做到現在,我們現在已經越來越接近。
     第三個,不要再質疑,不管你做或者不做,早一點接觸,你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而且很多東西不是你比別人更聰明,而是你更早接觸,你才有可能對它進行保護。過去沒有想到的,沒有看到的,會在未來的一些領域里出現。

主持人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主持人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感謝陳總的精彩分享,接下來有請臺灣工研院影像中心主任程章林為我們帶來《柔性顯示的技術發展》,大家歡迎。

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資深總監陳鼎國

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資深總監陳鼎國

    各位領導,業界的先進與朋友大家下午好,很榮幸有機會在這邊跟大家就有機顯示的現況進行報告。
    華星光電是TCL的子公司,TCL電視的銷售在全球排第三,中小產品排第五,它有近一半的營收來自海外,是個國際公司。華星光電以效率領先的執行力創下了好的成果,到目前為止有三座廠已經建設完成,正在量產中,在2014年武漢華星也建立了中國第一條六代的LTPS線,做高端的LCD產品,月產量3萬。華星光電的行業地位來說,全球電視平板大概占了9%,2015年華星光電在中國6大電視機品牌廠商采購份額中占比23%,連續兩年,排名第一。從營業利潤這個指數來看的話,華星也是領先同行的;在專利的申請及獲得授權方面,華星在國內企業中也都排在前面。
    從全球行動顯示面板需求量上來看的話,基本上是一個緩慢成長的趨勢,但是其中的智慧手機成長是最大的,從需求的面板面積預估看,這個趨勢尤其明顯,2022年是現在的近3倍。從技術的需求趨勢來看,在中小顯示主分為三大塊:
1)Image Quality:畫質 如 解析度,對比,顏色,反應速度等
2)Formfactor: 外形輕薄,窄邊框,不容易破,甚至可以折疊等
3)Eco and User Friendliness:環保,低功耗和使用人因介面相關聯 還有健康種種這些對使用者都是很重要的。
我們如果看過去主要的智慧手機的產品尺寸趨勢,中國很多廠家大尺寸的智慧手機出貨占比也很大,紅色的線是三星的OLED。所以蘋果最后還是順著大勢方向來走,確保他的營業額。從解析度來看,早期蘋果推出320ppi的HD,非常的成功。從促銷上它號稱是人眼視覺分辨率的極限,雖然實際上并不是。萍果對解析度的提升有非常多功耗顧慮,所以長期不改。OLED早期ppi因為技術的限制,實際的ppi還是比較低的。 但隨著工藝的改進,近年的OLED產品的實際ppi可以達到400,用SPR,視覺上可以達到570左右,與LCD最高解析度的WQHD產品同。而且能做在柔性OLED上。同樣如果看中國的一些廠家,過去幾年在高規低價上面也出了非常多的產品,這些都對兩大智慧手機的品牌造成很的的壓力。這也是蘋果為什么在壓力之下做了一個調整,改變了策略朝AMOLED走以挽回頹勢的原因之一。
    我們再來看三星,近年業績也遇見瓶頸。為了確保領導地位,他把已經成熟的玻璃基OLED往中階及低階智慧手機區塊推,這也是為什么在過去兩三年看到他快速地提供OLED屏給其他的品牌廠,包括許多中國品牌。漸漸的從玻璃基的OLED,HD,FHD到WQHD為主。,最近有一些柔性的產品開始提供出來。
從面板價格看,因為有一些新的中國的LTPS LCD的產線開始出貨,造成LCD的價格在下降。三星在策略上,同樣把成熟的玻璃基OLED價格壓的足以取代相對應的LCD產品。而高清的OLED,最高階的柔性的OLED維持在最佳獲利產品。
從全球OLED面板的應用來看,大概八成以上都是智慧手機。以柔性OLED的產能來看,當然現在是韓國寡占。但隨著新的產能的投入,大概在2018年,中國和日本慢慢的會占一些份額,呈現出一些效果。現在很多公司都計劃投入柔性OLED,在未來可以預見中國的份額持續增大。OLED是未來中小企業的趨勢,但是目前關鍵技術及供應鏈事實上都還掌握在外商的手上,中國在這最高端的投入,事實上剛剛才起步,所以還有很多的挑戰需要來克服。我們如果從挑戰面來看的話,玻璃基跟現在的局部彎曲的柔性OLED,實際上它里面的結構跟以往材料實際上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在未來可折疊的,或者其他柔性的OLED,它的特性種種要求是不一樣的,隨著不同的產品需求,他需要的材料、工藝、設計也會不一樣。我們簡單的來看一下柔性OLED的工藝,PI襯底,LTPS TFT,OLED,封裝,上面的蓋板,然后把它取下,下面也也要蓋起來,然后做切割,bonding,然后完成最后的產品。在整個環節當中來看,事實上在每一個環節都有重要的關鍵要去滿足它才能成功。柔性基板需要穩定的一個制程工藝,OLED需要一個高效率、高壽命的一個器件,當然封裝保護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從未來柔性的產品看的話,有很多柔性的部件需要開發,有些東西還沒有完全的成熟,當然它整體的一個力學設計也是非常的關鍵。
從OLED它的挑戰來說,最大的挑戰原因之一是因為他這個顯示器的驅動是與LCD不一樣的。LCD的液晶只是電壓驅動的光閘,它的亮度是經由開關TFT控制畫素的穿透度得到從背光源透過的光。而自發光的,電流驅動的OLED,除了開關TFT,還要有驅動TFT控制通過EL器件的電流,加上穩定這電流的電路,以得到需要的亮度。 所以OLED畫素最少需要兩個TFT;現有產品為了得到穩定的特性需要6-7個。這也是現在OLED解析度限制的一大限制。如果從玻璃基OLED和Flexible比的話,若工藝得當,PI基板上的TFT特性和玻璃基板上的TFT可以幾乎沒有差異。玻璃基OLED的封裝,都是以玻璃膠及激光燒結來做;但是柔性就需要用薄膜封裝。如果從不同形式的Flexible,它的蓋板跟OLED,還有膠,它產生的彎曲度越大,內部的殘余應力差越大。折疊它更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一個情況,如果是內折,它外面是一個拉壓力,內面是壓應力。如果是外折,則整體的應力分布又非常不同。隨著產品定義及需求的不同,使用方式的不同,整個涉及的材料,還有部件,及工藝都可能是不同的。
    我們如果從柔性Array制造工藝來看,PI膜當中有種種要避免的缺陷,如Bubble,包括變形。如果從ELA來看的話,它是均勻度最關鍵的一個制程。它在掃的時候,雷射光能量分布的均勻度,每一個激光掃描間可能發生的變異都可能造成影像的Mura。它需使用的設備與LTPS LCD 的相當不一樣。
    從OLED的器件來看,它是固態有機半導體器件,需要大面積薄膜沉積工藝。制造上,對環境與各種污染非常敏感。OLED圖形化工藝,主要是用FMM。它的制造工藝,開孔及線性精度;張網焊接等,如果沒做好的話它的畫素也不會好。另外,在蒸鍍當中,蒸鍍機的整個結構設計,包括溫度,及其對金屬遮罩的種種影響,可能會造成扭曲 及畫素質量變差。減少壽命等等現象,所以這也是一個挑戰的地方。如果從封裝來看的話,玻璃基的封裝是用玻璃膠,加激光去燒結固化,這是個成熟的工藝。所有的薄璃基OLED產品都用這個方式。但是柔性OLED不適用,要改用薄膜封裝,主要是用有機層及無機層的疊構而成。主要的工藝現在是用CVD來做。另外有其他制程工藝都在開發當中。如果再看觸控,它很多東西也需要調整,包括柔性的基材,sensor材料,甚至用的膠,都要能夠符合需要的機械的特性。現在有非常多不同的sensor材料,包括從傳統的IT0,Carbon Nano-Tube,奈米銀,metal mesh等,都是很多廠家重點開發的領域。如果從柔性模組的工藝來看,因為有PI,所以會有激光切割;更重要的是它如何來取下;IC/FPC 的bonding,你要用COF或COG制程,有種種不同的講究;當然從模組的制程,不同部件的貼合等。
從取下技術來看,比較主流的一般是LASER取下,它的好處就是較有實績;另外也有機械式取下,若可行的話,它可能是比較低成本的一個工藝。它尚需驗證量產性。保護蓋板來說,如果以玻璃基的OLED,它主要的是用表面化學強化的薄璃板來做;但是一旦用到Flexible OLED的話,就必需改為用塑料。它主要的開發重點是在表面機械強度與耐彎折度的優化。這個是還沒有完全成熟商品化的領域。
    以華星光電OLED的現狀和規劃來說, 我們在深圳有一條G4.5的研發線,做基本的玻璃基OLED TV工藝的研發;在武漢  我們已經建了G4.5的研發線,能完整開發柔性OLED所需要的關鍵技術,包括柔性背板,OLED,封裝,及模組種種。新的G6量產線會是在武漢建置。深圳主要是在OLED電視上面的研發,從早期的30.5寸的Glass OLED TV到未來的65寸OLED TV。 中小的OLED,早期的5.5寸HD到最近柔性OLED的開發,未來準備在柔性產品做量產。 以OLED產線的規劃,我們現在已經有一條研發線,現在在進機,明年4月就可以有樣品產出。
     簡單的總結,柔性的OLED在未來快速成長的中小顯示產品有一個很大的契機。 但是,OLED跟LCD不同,它有非常多的挑戰,必須要踏實地克服才能夠達到量產,現在的韓國廠商,為了維持領導的情況,做了非常多的動作在影響供應鏈或延緩競爭者進入。如果中國將投入數千億的資源在這新領域,并決心做長期的競爭,那自我供應鏈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華星抱著堅定的決心投入,迎難而上;也希望在這個領域跟各位同業一起把它做強,做大。 最后感謝我的同仁們在這個上面做的一些貢獻。謝謝大家。

主持人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主持人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

各位嘉賓下午好,上午我們已經共同分享了6個主題報告,下午我們還有7個主題報告與大家分享。
 首先有請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資深總監陳鼎國先生為我們帶來《有機發光顯示技術的機會和挑戰》,有請陳總。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謝謝楊總理給我們專門報告了重要的材料,玻璃的一些發展趨勢,包括彩虹集團的準備情況,謝謝楊總。

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楊國洪

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楊國洪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我非常感謝組委會給我這次機會,讓我代表彩虹集團與各位前輩和專家一起分享平板顯示玻璃這一塊的資訊,我報告的題目是《超薄電子玻璃的市場與技術趨勢暨彩虹的發展戰略》,報告中的這個平板顯示玻璃是兩種材料,一種是液晶,一種是蓋板玻璃。這兩種材料也是我國提升平板產業的指導點之一。我的報告分三個部分:
    全球玻璃市場近幾年一直保持著平穩增長的態勢,2015年的需求達到4.72億平方米,今后幾年的總體面積依然會保持一定的增速,達到在2%-3%左右。預計到2020年,整個需求會達到5.3億平方米,當然整個市場的產能也會增長,所以供需之間保持一個平衡的態勢。2015年整個銷售收入大概在23億美金,基本上已經接近一半的市場份額了。
    彩虹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加在一起接近3%的水平。跟五年前相比,整個價格現在還是處于一個相對比較低的價位,包括這張圖,未來五年一個價值的走勢。國有的板塊增長很多,我們國內按現有的產量,即使到2020年我們國內產能增加3倍,從2015年1.1億平方上升到兩個億的平方,基本上實現了一個數據的方框。
    另外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平板,蓋板玻璃,蓋板玻璃發揮市場效應比較明顯,氧化鋁含量在16%以上的產品。另外,蓋板玻璃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寬,從這個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包括這兩年電動汽車方面也有蓋板玻璃的身影。年均增速在20%以上,這是全球的一個情況。所以這樣看的話,幾個大的玻璃廠都在進一步加快蓋板玻璃在市場中的份額。我們未來年均增速比全球增速還要略高一些,能達到26%的這么一個水平,這樣的增長速度在平板產業領域來說還是比較突出的一個趨勢。
    第二部分,平板發展趨勢做一個簡單的報告。實際上作為一個上游的原材料,我們和我們幾位專家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探討,其實作為上游的原材料,它主要是支持面板顯示,它的趨勢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輕薄化。這個趨勢還是不變的,對于便攜式的移動終端而言更是一個大電池,從這個圖片上看,不論是中小尺寸,還是大的家電產品都是越來越薄的。現在1.3毫米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樣標志著進入了超薄玻璃時代。當然玻璃變薄的話,對于制造本身帶來很大的挑戰,玻璃越薄發生裂痕機率越大,為此,要盡可能的降低產品的裂痕。
    第二個大型化和尺寸多樣化。從面板的發展情況,2018年年底建成或者在建的達到16條,目前在合肥建的玻璃基板生產線達到了2.9,整個面積達到(3平方),也正是因為面板廠家一直追求這種水平,所以面板也出現了多樣化的形式。
    另外,傳統意義上說的六代包括六代以下的,我們等會兒再提這一點。
    隨著平板顯示屏幕分辨率的不斷提升,大家都清楚LTPS出現了500-600度的提升,所以普通玻璃基板會出現一個大的收縮。不僅如此,即使是在(TLC),由于新技術去支持大的面板日益增多,所以比較厚的也是用大型的基板明顯增大,所以也需要一個收縮率。我們比較好的基板,最好的措施就是延長玻璃的主板的時間。近幾年,隨著玻璃基板的市場日趨重要,也都在開發這個,主要是通過玻璃配方本身的優化,還有調整等途徑,來開發自有的玻璃基板。現在即使是用(溢流)下發的玻璃,在530度的條件下,這個收縮度的性能可能會更好。但是現在(溢流)下發的玻璃也進入了生產線。大概在五年前熱性能大概在60左右的一個水平。
    對玻璃地板的表面質量和控制也提出了更重要的要求,可能兩三年以前我們150毫米的移動范圍大概是小于20微米,現在要求做10微米以下,有一個明顯等級的提高。對于內部的夾雜物,從三年前的160,到現在的56,下一步可能降到36以下,這里面可能會有一些差異。Particle數量化也是發生了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應該說是更苛刻的一個要求,五年前2010年左右,當時我們大概接近1000個,現在已經是數量級的下降了,30個每一個平方,甚至每個平方。
    自動彎曲對玻璃基板發展趨勢也是希望越小越好,,存放和運輸更容易。
    柔性化是近幾年的一個熱詞,隨著Flexible的發展,柔性化逐漸成熟。耐溫性還對比較差。不少器件廠家將來也依賴于這種柔性的工藝,柔性多功能的開發關鍵在于兩個方面,一個是玻璃的厚度要做的非常薄,可能要做到0.1毫米,這需要玻璃在高溫下耐溫性需要一個更高的提升。右下角這個圖大家可以看到,業界也已經有0.5-0.1毫米寬的。將來可以用于太陽能的電池,柔性化玻璃是平板誕生以來玻璃顯著的一個生態革命,目前在國內企業還是有不少亟待攻破的一個瓶頸。下一步也開發了載體玻璃,作為現階段的一個過渡,把柔性超薄的玻璃放在這個載體玻璃上,之后再把這個薄的玻璃進行剝離,但是最終柔性顯示還是點對點的一個發展,應該說是一個發展的趨勢。
    從基板玻璃制造技術本身來看,主要有  三個方面:
    一是智能化,智能化也是彩虹集團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是信息的壽命更長,在2005年以前,玻璃基板生產線的壽命大概是在2-3年,這幾年通過技術個性和材料的改善,現在逐步提高到3年以上,現在好的壽命可以達到40個月,大概是3年多一點的時間,但是未來五年應該是一個趨勢,也是一個目標要求。
    三是效率。
    蓋板玻璃這一塊:
    1、High Compressive Stress
    2、Deep Compressian Layer
    3、High Retained Strength after use (Drop Tes)
    4、High Resistance to Scratch Damage
    5、Pristine Surface 
      第一是產品的耐磨,抗損的強度進一步提高。主要是以CS,也就是我們說的表面壓力指標不斷提升,目前最新一代的可以達到100微米以上,這個指標在3年以內基本上提高到150以上。
    第二是產品的附加功能也在不斷豐富,包括表面的碳菌性能,對產品更多性能化的色彩,通過一些新技術可以將品牌形象印刷在玻璃表面上。
    第三是3D蓋板玻璃的應用,3D蓋板玻璃從去年開始潮得比較活,今后蓋板玻璃連片制造企業,比如說我們的廠房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最后簡單匯報一下我們下一步在平板顯示上面的戰略,首先我們有一個大的方向,大的方向還是堅定不移的做這個玻璃基板。實際上從2006年左右,到今年快10年的時間,玻璃基板的產量投資94個億,應該說極板玻璃的國產化為顯示還是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未來10年,玻璃基板還是一個主要的業務。
    產品規劃是這樣的:
    主要依托我們現有的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技術開發,從2015年開始我們開始逐步進行六代的生產線,六代的(開塑線)產能會提高80%以上,能給用戶一個批量的服務。到2020年,這個跟國外企業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實際上已經開始做了,但是我們還得大概3-4年的一個時間,到2020年可以提供柔性化的,大概0.01毫米功能的樣板。
    剛才我們前面說的產品,結合我們投資界限的一個計劃和產能的規劃情況,包括大陸整體市場情況,我們在全球蓋板玻璃這一塊的產能大概達到了960萬平方米,玻璃基板的產能是做到4100萬平米左右。
    我的報告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我們今天上午最后一個演講的嘉賓,我們請到了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楊國洪先生,他給我們介紹《超薄電子玻璃的市場與技術趨勢暨彩虹的發展戰略》。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謝謝邵總的報告,我們期待BOE的推廣應用,謝謝邵總。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邵喜斌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邵喜斌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學者早上好,我報告的題目是《極致顯示,助力大屏時代》。報告主要分成兩部分:一是顯示行業的趨勢;二是BOE大尺寸顯示技術戰略。
    時代趨勢:
    最近幾年比較熱的就是大數據,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增長的速度在不斷的爆發,信息量在爆炸式的增多。我們每兩年的數據量要翻一番,人和外出接觸獲得信息罪主要的渠道80%信息都是通過視覺。所以器件在人際交往當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顯示器件的需求非常重要,不斷有更高的要求。
    我們一塊看看在大尺寸、高PPI的增長,顯示面板平均尺寸和平均PPI的增長,表明消費者對更大尺寸和更高分辨率的需求在持續提升。2015年-2016年間尺寸也在增長,增長了1.5寸我們有一組數據可以看出來,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大的尺寸和更高發辮率的需求。從產品來說,TV增長的趨勢是快速的,從MNT的角度看,2016年-2016年期間,我們TV的分辨率從平均的57上升到62,這是由于我們4K的普及,4K現在在5寸以上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0%,4K不像3D曇花一現、過眼云煙,它成為了市場的主流,市場份額在不斷的擴大。
    我們看分辨率提升對業界的影響,電視分辨率和信號分辨率的速度加快,8K的到來指日可待,歷月奧運會期間進行的全球首次8K信號轉播,采用了BOE的8K產品。在2005年的時候,LCD電視剛剛進入市場,那時候大量的產品出現,到2009年的時候,電子信號開播,2012年的時候我們出現了4K的液晶屏,到2014年的時候我們出現了4K信號,預計到2018年日本的8K信號要開播。搭配的電視在今年準備上市。
    另一個角度,我們電視顯示硬件這一塊在分辨率的提升,同時我們空間的速度會越來越快,我們的周期在不斷的縮短。我們從2013年開始做BOE的搭配,這次在里約奧運會期間巴西電視臺做了一個信號轉播,采用了BOE的8K產品。
    我們從下面這幾組數據看,可以看到32K寸以上的,幾乎包括所有尺寸以上的電視,到2014年已經達到了頂峰,在逐漸的下降。到最后一個圖,我們可以看到2016年搭配開始進入市場,到2020年預計會達到300萬的銷量。從2018年之后,搭配的增量會非常的迅速,BOE在搭配方面做的工作,我們內部有一個叫860+,8是8K,60是60寸。圍繞這個占比,我們進行一系列的技術開發和準備工作,最早我們是在2013年推出了98寸8K的產品,到2015年我們推出了82寸10寸,2016年推出了65寸8K。拓展市場的應用還是要在主流產品上實現搭配,所以我們在2016年實現了65寸搭配。形成了全系列的搭配產品,我們推出8K產品在國際上得到了很好的響應,特別是我們的98寸、82寸都得了獎。
    第二方面,在電視方面就要要節能降化,可以看到我們的能源消耗,電視也是家電耗能的一個主要部分,可能在2010年之前我們46寸的電視功耗接近300瓦,現在在130-150瓦之間。我們到2020年單位GDP的炭排放量降低40%-45%。
    在電視領域我們如何為節能降耗做貢獻?BOE獨有Bright View技術,在取保產品畫質的同時實現功耗大幅度降低。
    我們對于節能方面有兩種新的項目設計:一是Bv3,它可以使一個55寸的產品功耗降低30%以上的能耗。二是RGBW,增加一個W技術,可以使它的能耗降低45%,光的效果還會進一步提升。這兩種設計,現在在我的色配領域廣泛使用。BV3技術我們在4K的手機屏里已經使用,在一些高端的客戶群里已經導入使用。BOE、BV3、8K已經通過CESI的8K認證,該認證采用SID發布的IDMS標準。
    BV3技術所能達到的是98%,遠遠高于IDMS所公布的要求。另一個在電視方面,發展的一個方向是要求外觀更漂亮,一個是做得更薄,一個是邊框做得更窄。在2010年之前電視的厚度都是超過40毫米,目前我們到2016年普遍的小于10毫米。
    BOE TV模組通過Glass lgp實現超薄窄邊,在厚度方面,普通電視,現在大部分電視還是超過20毫米,但是我們邊框技術和超薄技術結合在一起,能夠實現4毫米的最薄厚度。我們65寸搭配它的厚度也是達到3.8毫米。在超窄邊框方面,BOE超窄邊框拼接屏規劃,我們還有一個技術,是做拼接用的顯示,顯示到顯示拼接的厚度,顯示到顯示拼接的距離。我們正在開發的產品是小于2毫米,預計在2017年投入量產。
    從2013年第一款曲面電視發布后,曲面成為顯示行業新的技術熱點,各終端廠商紛紛推出曲面電視和曲面顯示器產品。
    第一個,外觀上,曲面產品顯示更時尚。第二個,一個技術上的體現,對視覺的貢獻,如果我們坐在中心位置去觀看電視是能夠增加電視的呈鏡感覺和臨場感。
    曲面市場情況:
    1、作為熱點技術,曲面TV價格近兩年持續走低,但其市場滲透率無繼續增長的趨勢。
    2、曲面MNT在27寸以上大尺寸的滲透率呈現上升趨勢。
    3、市調機構IHS預測曲面市場歸忙將出現衰退。
    從2013年-2016年是市場經歷的一個成長期,我們看一看曲面市場的未來是什么樣的?
    這是曲面滲透率和曲面市場出售價格的預計,到2014年年底價格是普通價格的2.2倍,滲透率是10%。到2016年,也就是今年的上半年它的滲透率9.2%,價格和平面的價格比1:3。隨著價格的下降,一般的技術,如果它具有廣闊的市場,因為前景是對價格比較明顯,隨著價格的下降,市場的規模迅速擴大,但是在TV這一塊沒有表現出隨著價格的下降,市場規模隨之變化的趨勢。
    現在這兩種產品價格賣的是還是平面產品的2.2倍,近些年來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了15%到20%。另一個,預計到2016年,最晚到2017年曲面會成為市場的頂峰,之后出現下降的趨勢。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我們也做了分析,首先我們從攝像系統來看,我們攝像系統最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傳遞真實的畫面,在攝像系統之中比較難做的一個事情就是消除畸變,所以在后續的數字處理都要努力的去消除,給出一個真實的畫面。攝像時通過優化攝像機光學系統和后期圖像處理消除圖像畸變,CRT和曲面電視顯示的圖像由于透視原因,人眼觀察到的圖像會發生畸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人物的圖像,但是在我傳統CRT時代,圖像的呈像是向前凸起的,如果做曲面的這種,我們看最右下角的圖像,那個相對比較清楚。我們認為電視,我們在CRT時代做CRT時代,在平板時代我們做曲面電視,甚至和我們顯示主要打造的目的有點不太匹配。右上角這個圖像是我拍攝的一個,曲類達到500R的圖像,我咨詢了一下,得到的結果,看了很有意思。所以在大的方面我們不準備發展曲面電視,我們更關注的是MNT的使用,所以它所對應的效果,也是最好的一個觀察內容,而在電視系統的時候,很少有人長時間的坐在電視前面去看電視,同時也會有多人一起看電視的習慣,所以在曲面這一塊還是有一些使用上的障礙。在電視這一塊,我們更多的是看,比如說看新聞、風景,那個拍攝系統是無法滿足顯示器的需求去拍攝。
     BOE也開發了一款曲率達到18000R的像機,響應速度比通常的電視要快得多,達到3MS,

     在硬件的生產方面,BOE不斷擴大大尺寸的產能優勢,為技術戰略提供強有力支撐。剛剛幾位領導都提到了,BOE目前正在投資建設的有三條,一個是合肥的,也是玻璃基板,主要面向消費者。

世界最高世代線G10.5建設中:B9(G10.5)計劃在2018年6月量產,屆時可為65寸和75寸等大尺寸產品提供強有力的產能支撐。福州現在已經進入了廠房(清掃)的階段。作為BOE的技術戰斗,我們從5p1h顯示行業方向—8K或10K到—Bvgrgbw—超薄TV  MDL Borderless—Gaming mnt核心競爭力。
    為了更好的滿足特殊市場的應用,我們也會發展曲線的技術,以這些構建我們8KBON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BOE的經營理念,我們要和我們的供應商伙伴和下游的用戶伙伴深度合作,協同開發,共創價值。
    以上,謝謝大家!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我想剛才大家聽了覺得這個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話題,彭教授今天意猶未盡,有機會再交流,謝謝彭教授。
        我們安排下一位演講,下一位是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邵喜斌,他演講的題目是《極致顯示助力大屏時代-BOE 大尺寸顯示技術戰略》。

浙江大學彭笑剛教授

浙江大學彭笑剛教授

我今天報告的是《量子點的顯示應用》。量子點的核心是在化學。
    地球生物圈再生能力利用率:1961年:70%;1980年:100%;1999年:120%。
    現在的情況已經非常糟糕了,如果我們按照美國人的生活方式,這是不現實的,我們一定要走自己的路。我們面對真正的問題是自然資源短缺,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它路子有兩部分:一是新材料,二是實現更好的性能。
    有個好消息,人類目前在分子水平上知識非常有限,我們跟美國、歐洲國家相比我們未必很弱,所以機會還是在的。
    新材料與高科技產業,新材料整個行業的要求是需要時間積累的,這個是值得大家注意的,大家應該多一點耐心。
    量子點,其實這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它就是溶液報道體納米晶,在這里可以看到它就是所謂穩定的單晶、表面配體、量子限域。這個領域是液晶領域的狀態,現在快速在發展,在全世界范圍內是數以萬計的人在推動發展。
   量子有可能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優秀的發光材料,另外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因為它的發光比例,顏色是可以變化的,比如我從兩個納米變成八個納米。現在做到最好的是做到十幾個納米。
    量子點領域的發端,70年代末,尋找高效的光催化和光電轉換化學系統,其實這是一個人類沒有期待的,沒有一個新發現,但是因為90年代,因為石油危機,沒有太多人來做。到80年代初期的時候,由美國和前蘇聯兩位專家提出來。
    到目前為止,這個領域還是合成化學的決定性地位:1989年之前,共沉淀、微乳液、膠束等傳統技術。一直到了1990年-1993年,出現了“金屬有機-配位溶劑-高溫”的路線,這個東西,這個十年時間內基本上全世界,也就是手指頭能夠數得過來。我當教授的時候,我大概花了幾年的時間把這個問題解決了,發展出了一條所謂的(綠色發展路線),再一個是可控性、可延感性增加了,這是一個基礎性的東西。
    重要應用的“展示”:
    其實不僅僅是這些,第一家有影響的VC量子點公司,大概是在1999年創立的,這個公司應該是先例,因為它在技術,尤其是在合成化學和一些表面化學還沒有取得成功的時候,過快的進入了這個領域。
    目前在國際上,大概有80家公司在做量子點的東西,據我所知現在一大堆的山寨量子,沒有任何專利,我們在美國做的這個是通過美國政府批準的。
    創業浪潮,有影響力的三家:MIT技術、Berkeley技術、Brkansas-浙大技術。
    好多人現在在講,山寨公司量子生產無法解決,這個說法不對,但是這三家公司已經有量子生產的能力,這個不是決定因素。在座的對這個不是很熟悉(PPT),你把藍色做得越藍,綠色做得越綠,量子在這方面有它的優勢。目前第一代量子點顯示就是“光致發光+LCD”,液晶發展顯示走在前面,大家認為液晶顯示是比較頭疼的事情,雖然數量色域增加,但是你只能顯示出兩種,那你的畫面的立體性和層次感就變差了。如果你看量子點的電視和量子點的顯示器,它的特點就是這個色域明顯提高。
    目前有兩種形勢,第一個是兩光的LED,第二個是量子膜,里面有綠色和藍光,在照射下形成三基色。我本人也沒有想到會發展這么快,量子點背光源的顯示,在2013年的時候做這個事情,因為這個顯示屏色彩的差別很大,紅色和綠色,在同樣亮度的情況下可以看到色彩的差別。今年在2013年-2014年的時候,三星是它是跟OLED做,但是到目前為止他就不做了,LG現在還在做。大家可以對照一下,從它的色度的亮度,到價格,這邊這個是LCD,那邊是OLED,這個價格是明顯的,OLED的能量消耗是LCD的4倍左右。但是你到這里說OLED沒有它的優勢是不對的,它有它的生產優勢,他沒有黑場、無角度性、具有柔性。
    量子點其實可以做量子點的LED,這個圖對比就比較明顯,這是量子LCD和OLED的光點,色彩上對比還是比較明顯的,2013年的情況,所以它還是比較寬,實際上OLED是做不到這個水平的。量子點做顯示,在2013年的時候,量子點LEDS的理論水平那是在天上,這個看起來是完全沒有希望的。
    量子點這個東西,真正最可能形成它的有影響力是在顯示上,特別涉及到量子。怎么來做這個事情?其實我沒有時間講很多,只能告訴大家我們要控制它的節拍,首先控制它(管制化)的節拍,我們要加以控制,這是比較大的個體。
    量子點的AMOLED的結構和OLED,可能OLED比較簡單,量子器件結構大概有6層。跟量子點比起來OLED要明顯一些,但是我們把量子LEDS的效果做得非常好。特別重要的是量子的LED,量子點將來做顯示屏是很有前景的。
    量子領域,最近出現的叫S-OLED,我們現在量子點可以做到T50。
    如果是用量子點做(電子光源)的話,它的背光率更大,這是非常激動人心的一個事情。目前的情況看起來,三星今年上半年的時候找我,在一個會議上他們找我聊這個事情,他們是在做(谷歌),暫時我認為是沒有任何前景,昨天我碰到三星,他跟我說能不能跟三星合作,我說我們現在至少不會比三星的差,如果拿給老百姓,老百姓是不會用的。他們現在做BT2020是70%,最近有一個調查,就是純粹的一個問卷,你買電視會買OLED嗎?中國的消費者說我都不知道這個。這種結果,中國量子點電視是勝出了,我們中國將會把沒有嵌進去的充分發展。
    我們目前看到所有的顯示技術,暫時還是LCD,但是這個鉻是不是可以替代?我前幾天跟他們套談,我們做了一些研究,鉻的這個問題,真正引起大家注意的是22g of cd ,但是如果我們做一個1平方厘米QLED是0.000002g,大米里面鉻的含量并不足。如果是按照國際標準來算,一太55寸的彩電,1公斤-10公斤大米里面的含量,這個電視擺在那里也不會有問題。我覺得這個大家,大家不能談起一個事情,這個鉻在量子點的形勢下,大米的鉻實際上是能被人體吸收的,我們在美國通過檢測,量子里面的鉻其實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我們做OLED的要小心了,我有一次開會的時候正好旁邊坐一個LED的好朋友,我說,你們做OLED這些東西,在我看來都不是一個方向的產品,這個東西值不值?他說這個東西有毒是正常的,但是不要違規去用。我認為無論是做OLED還是做LCD,大家不要去瞎說,如果說我把它用起來,把它用好,不產生負面影響,這都是沒關系的。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下面有請有請浙江大學彭教授。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謝謝歐陽鐘燦院士給我們帶來大量的信息,剛才我有一個再跟大家提示一下,桌上放了一個二維碼的卡片,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中國科學院的院士歐陽鐘燦

中國科學院的院士歐陽鐘燦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企業家大家上午好!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專門視察了我們合肥,我今年1月份到京東方,非常了不起,六代線到八代線都要歸功于合肥的建設。
    最近三星跟LG關閉液晶生產線,做OLED,在我們國內引起了一場紛爭,我想我們在南京開會的時候講出了我們的觀點,今天通過會議的報告跟大家介紹液晶顯示的發展,我今天報告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液晶發展的情況。
    大家知道液晶顯示跟液晶離子是分不開的,1965年開創的液晶協會,到1972年近30年的發展,參加會議近(3000)人,來自世界這么多人對液晶抱著非常大的希望。
    這個會議上有四個主題,液晶物理、液晶3D項目的發展、液晶材料發展、應用發展,這個會議上安排的歷史和展望。大會前一天有一個介紹性的報告,第一個報告人就是發現咱們今天液晶發展人之一(馬丁),首先講了液晶顯示。另外一個,是我的老師(艾迪斯)還有一個是液晶協會的前會長。
    大家對液晶的發展有沒有信心?我在會上跟大家介紹一下。日本的液晶之父小林駿介,今年83歲,右邊這個馬來西亞人,是我們福建老鄉,他報告我們今年用的聲卡,很多小東西還沒發展,他先研發出來了,像聲卡、U盤等。
    Plenary Speakers:液晶的變化太大了,我特別要大家關注的是第二位Bhowmik,這是實時顯示,手機顯示跟這個很有關系,等一下要報告。
    中國大陸人不是很多,但是已經是歷屆最多人,在座的我還是鼓勵大家,國家這么大的支持,未來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好的。這里面我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位,中國的液晶發展應該感謝他,我們的液晶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其他幾位:陳東、劉峰,我們今天到場的歐陽鐘燦。成正東,他是廣東院引進來的。最近我們液晶界刷屏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寫的文章)。
    液晶事業的發展可以從液晶的歷程來介紹,從2010年到2015年…
    液晶國際上有四個國家,一個是在英國。
    液晶仍然處在發展的上升期:大家對液晶還是抱著非常大的希望。
    亞太首屈一指,現在越做越大,占到全世界的28%。
    液晶一次的大會,大家感興趣可以參加。希望我們在2020年舉辦第28界液晶大會,我希望到時候大家參加,你們行業協會應該聯合起來。
    這個是液晶獎,這個(建立獎),之前沒有設立這個獎,從今年起新一屆液晶協會開始設立。從得獎的內容來看,液晶顯示在經理新一輪的革命,這是獲獎情況。(PPT)
    Johanna R.BruckenR她是博士。。
    發明光電逐點排列技術在AR-vr顯示有應用意義,原理也很簡單,怎么排列的?運用照相的原理,這樣排列出來,李老師也是我們南京大學的,他是專門研究這個的。
    另外一個,他是做電解質流動。
    我順便講一下,我參加了一期項目,主要是了解液晶等方面,你們可以了解一下,液晶的性質。
    第一個液晶獲得者是Bob Mnyer。
    液晶顯示前途無量,我特別關注的是一個項目,關于整個液晶的展望,整體領袖來看,液晶顯示還是前途無量。
    接下來是對液晶的思考,這個人他注冊的是他是搞液晶的前輩,第二位是(亨特),液晶公司做的是(柔性顯示),他做的是軟的,如果是每一個學生給你這么一個本子,寫萬以后可以到計算機,那是非常光榮的。2002年,江蘇總書記要會見他們,我們三個到那個地方去,那時候大概是日本有一個公司,在上面用紙寫,他們按鍵一按就出來了。
    第三個報告,Perspective,將來液晶的材料是可以無限超越的,特別是他們講了一個智慧窗戶,原來顯示是汽車的表盤,將來液晶顯示是汽車的智慧窗,這個是非常大的市場。
    因為時間關系,我把他們縮一下。液晶顯示重新面臨著很多挑戰,通過不斷的改進,因為當時PPT出來很亮,我記得一個科大的老師給我打電話,我說你要想看就買(PPT),液晶顯示是經過多種技術的抵抗,然后自身化發展起來。液晶可以做激光什么的,都可以,所以液晶還是非常有前途的。
    液晶的應用主要批次,大規模的應用是車載、Largn等方面,特別是LCD,它有液晶做不到的。
    這些設備都應用上了,大家感興趣可以看一下。
    液晶顯示寫的,這個可以描繪。
    這個書上有一個關系市場分析,這個也是很重要的,書上材料有。液晶顯示,液晶顯示可以作為關系和紐帶,液晶發展前景在4K、5K、8K。這些都印在材料上,我就不講了,他講的這個是熱點。
    我認為一直到2025年,液晶的發展能夠達到200億、300億。
    以前你要用石墨烯,這些都可以,這是它的一行性能。
    這是剛才講的8K。現在做的最好的BOE 10K,這方面設計的非常好。
    OLED stacr fundamental structvre,有幾百億,從它的分析來看,近十年內還是難以突破,好像一談到液晶就想到三星,我用第三方的觀點給大家介紹一下。
    大家知道,京東方之所以走在前面,除了有自己的專利,它現在發展叫超量,用它的材料,今天液晶顯示可以通過15%,它是最大的技術亮點在哪里?主要的是它轉變非常快。這個書上面也有,我認為這個也是最關鍵的,大家如果需要可以拷幻燈片。
    它的材料增加很多化學材料,把它固定性提高。這篇文章剛剛發表,大家看一看,它的顯示時間可以達到零點幾毫秒。
    壓軸的報告:液晶在超越VR/AR的互動和身臨其境的顯示裝置的應用
    Dr.Bhowmik是美國液晶的奠定人,這個公司現在發展非常好,它的道理我具體的不講了。這是最新的書,第一個是移動顯示。
    所以標題主要是液晶高像顯示,液晶是可以做到一層一層的,這是3D。真正把VR/AR往前推,這是它的發展歷程。
    全信真3D顯示與未來虛擬現實,我也提一下,關于3D上海做了一個報告。
    實時動態信息3D顯示(PPT),我想要多儲備現在的年輕人才體系。
    以上是我的分享,謝謝大家!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我們今天上午安排了六個報告都是非常重量級的,我們第一個請出作報告的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歐陽鐘燦先生,他為我們報告的題目是《平板顯示技術的發展與展望》,有請。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士會議”的開幕儀式到此結束。接下來,將正式進入為期二天,多達五場、精彩紛呈的大會報告及研討交流環節,下來有請中國光電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梁新清秘書長主持學術報告!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感謝韓市長的精彩致辭,以上領導的精彩致辭為本次學會大會開啟了大幕。

合肥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韓冰

合肥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韓冰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企業家、各位來賓同志,大家上午好!
    在這秋高氣爽的時間,今天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大會在合肥新站高新區隆重召開,我首先代表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對學會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出席會議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企業家、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合肥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城市,特別是今年4月份國務院提出了合肥市的城市總體規劃,今年6月份國務院又批復了長三角城市群規劃,對合肥的定位進一步拔高,國家把合肥定位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是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制造業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應該說合肥的發展戰略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特別是近幾年來,面對復雜多樣的宏觀形勢,合肥市委市政府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產業變更的先機,堅持創新、轉型、升級發展的導向不動搖,走出了一條以科技創新推動新興工業化,以新興工業化帶動新型城市化,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具有合肥特色的新型發展之路,這條路越走越寬。今年4月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合肥,對合肥的科技創新給予了高度評價,總書記對合肥的創新,說“合肥的科技創新動作快、力度大、效果明顯”。所以合肥這些年來,主要經濟指標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快速、穩定增長,經濟總量由“十五”末到“十二五”末全國前十位,成為全國發展最快的省份城市。平板顯示行業是投資鏈大、帶動性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合肥市緊緊抓住,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大方面,集中各方面資源,取得了許多重大突破。特別是京東方、彩虹等多個總投資超過百億元的項目落戶合肥,形成了全產業鏈,包括玻璃基板、靶材等原材料產業,真正形成了整體的全產業鏈。特別是合肥近幾年來,平板顯示產業已經列為國家平板顯示發展基地,也成為安徽省第一批戰略新型發展基地。尤其是2015年合肥市創造了兩個世界第一,
世界上第一條10.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電視器件(TFT-LCD)生產線和世界上第一條10.5代玻璃基板制造工廠,這兩個項目總投資超過了500億,這標志著合肥將開啟合肥平板企業走向新的里程碑,也標志著合肥將打造成為世界級顯示產業集群。
     本次中國平板顯示學會交流大會在合肥召開,來自國內外的著名專家學者,大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討平板顯示行業最新技術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一定會碰撞出光彩色射的思想火花,我們將認真學習各位專家、各位企業家的真知灼見,分享會議的成果,我們將以更大的熱情和更大的力度來推動平板顯示產業在合肥進一步加快發展。同時,我們也真誠的歡迎各位代表到合肥投資,我們共同創造世界級平板顯示產業基地。最后,祝大會圓滿成功,祝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企業家、各位代表,在合肥期間身體健康、生活愉快,謝謝大家!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感謝梁秘書長的致辭!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塊土地,是“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合肥。眾所周知,合肥現在已經成為中國家電品牌最集中的地區,在平板顯示領域,也是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重要產業基地。合肥市政府緊跟國家政策,結合本地特點,走出一條擁有自身特色的顯示產業發展之路,創造了平板顯示行業的奇跡,下面我們有請合肥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韓冰講話。有請韓市長。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

尊敬的韓副市長、歐陽院士,各位業界的朋友和來賓,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主辦方歡迎來自全球業界的領導、專家及科研生產一線的科技工作者齊聚中國顯示產業的重地合肥,出席由中國物理學會液晶分會和中國光學光電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共同主辦的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感謝大家白忙之中出席此次行業盛會。
    中國信息顯示產業歷經15年的風雨歷程,在國家宏觀產業的指導下,在各地方政府和企業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業績。業內企業,像京東方、天馬等幾個骨干企業的引領下,相繼在我們國內建成了產業聚集地,承擔了各種新型技術的研發。我們業內的同仁不辱使命,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近年來,隨著工業發達國家啟動的工業互聯網+,包括我們國內中國制造2025,這些將形成更深層次的工業革命,這對于我們顯示行業來說是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戰。因為顯示屏已不再是單純的顯示載體,而應該是融合應用、整合的智慧系統解決方案的(文件)。它的目標是實現人類生活中的顯示無處不在,同時應用創新也展示了非常廣闊的空間,這些都反映出,對于中國顯示產業來講我們依然任重道遠。本屆學術會議為中國現實產業界、學術界的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個探討趨勢、展示成果、交流信息的平臺。
    我們相信會議精心安排了各位專家學者的報告,一定會給與會者來你所希望了解的高水平行業動向,也一定會為行業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歷時一年多的會議籌備,得到了合肥市政府、合肥市新站產業技術開發區領導的支持,彩虹集團為籌辦此次會議投入了大力的人力、物力,周密組織、精心安排,會議執行單位市聯傳播也做了大量的具體工作,按計劃的順利召開。特別是,我們應該感謝的是我們的副主任孫政民,作為本次會議的顧問,一年多來花費了大量的心血。還有我們行業知名的學者歐陽鐘燦院士,特意中止了他在以色列的行程,在此,我代表會議主辦方對以上參與會議籌備、組織領導工作的各個部門、領導和個人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大家!
     同時,在各會單位和廣大工作者的積極參與下,這次會議共收到論文226篇,創造歷史歷屆學術會議稿件之最,專家評審以后,認為這些稿件高于歷年水平。本次會議的參會人數也創造了歷史新高,在此,我代表主辦方,也代表理事長再次感謝各位嘉賓白忙之中蒞臨會議,也感謝我們合肥市和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區等單位領導能夠在白忙之中齊聚會議指導,預祝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圓滿成功。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謝謝朱總的致辭,中國光學光電行業協會是平板顯示領域的專業組織,是政府主管部門,是顯示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紐帶和橋梁,在提高產業整體的經營管理水平、促進產業交流、推進健康發展的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下面有請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代表主辦方致辭,大家歡迎。


 彩虹集團公司董事長朱立鋒

彩虹集團公司董事長朱立鋒

      尊敬的歐陽院士、韓冰常務副市長、王文松書記,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
    我們今天在合肥召開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首先我謹代表會議承辦方,中國電子彩虹集團和合肥新站開發區,向在百忙之中出席本次盛會的各位領導、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幫助和支持彩虹集團發展的各位的領導、各位專家、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平板顯示產業是電子產業重要的支柱性產業,被譽為全球第三大制造業,近年來中國現實技術蓬勃發展,平板顯示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技術運用最寬泛,得到了政府、企業、科研院所以及廣大消費者的普遍關注。經過“十二五”時期的跨越發展,加快我國平板顯示發展,對促進我國顯示產業今后調整與轉型升級,提高國民生活品質,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平板顯示會議是兩年一度的國內水平最高的學術交流盛會,研究發展最新技術和趨勢,顯示最新平板產業的學術成果。本次大會得到了工信部、科技信息司、安徽省科技廳、合肥市發改委、經信委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上午工信部、科技信息司司長也要到會的,今天上午他們全司以上的干部重要活動不得請假,委托我向各位專家領導致意,全力以赴支持我們行業的發展。
    中國光學光電行業協會液晶分會、中國物理學會在一年多的籌備工作中給予了具體的指導和幫助,在此也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次會議邀請到了國內外著名的平板顯示技術專家、學者做演講,共同探討研究平板顯示產業的技術和趨勢,我們力求為大家提供最優秀的學術報告和最優質的學術服務。
    本次會議有幾最,尤其是企業發表的論述非常的精彩。作為我國最大的國有綜合性企業集團,近年來中國電子通過實施現實技術,網絡安全、信息服務三大系統工程,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等五大產業發展,形成了強大的電子信息產品研制能力和產業競爭優勢。中國電子初步形成了以(面板)為中心,基本為核心的國內最完整、最先進的信息產業鏈。液晶顯示器制造全球第一,液晶電視全球第三,企業位居世界百強的第三名,最新的排位是(39位)。彩虹集團是中國的領軍企業,為我國平板行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2013年彩虹集團整體并入了才彩虹電子,這對于我們新一代平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平板顯示領域,彩虹集團經過連續多年的探索,全面掌握了液晶玻璃基板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內的先進水平,并建設了中國首個玻璃工藝技術,以及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在創新建設、專利開發、成果運用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加快了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關鍵材料的發展,為國內平板產業,降低玻璃基板發揮了重要作用,保障了我們國內平板顯示產業的健康發展。應該說彩虹以材料為代表,這是我們平板顯示會議第一次由材料商參與進來。彩虹的發展,再次也向安徽省合肥市對我們新站開發區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們在合肥新站開發區得到了巨大的支持。
     正如習總書記指出,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面向未來,全球顯示產業格局和競爭態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國新型顯示產業現在處于深水區,讓我們不忘初心,共同努力,助推我國平板顯示產業早日實現彎道超車,技術可控的戰略愿望,掌握產業發展的主動權,一起開創中國平板顯示的新未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我們新的更大的貢獻,最后預祝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圓滿成功,祝愿各位專業、各位領導、各位朋友身體健康、事業興旺,家庭幸福,謝謝大家!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平板顯示交流盛會,2016年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將為我國的平板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下面請承辦方代表中國電子總經理助理,彩虹集團公司董事長朱立鋒致辭,有請朱總。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主持人彩虹集團公司總經理司云聰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我是彩虹集團總經理,非常容幸擔任2012年中國平板顯示開幕式的主持人,首先我代表組委會對各位嘉賓朋友、對各個新聞媒體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2016年是中國平板顯示產業活力綻放的一年,各大企業在AMOLED、氧化物半導體、LTPS、量子點、柔性顯示、觸控技術、光取向、3D等顯示等領域的布局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產品和應用創新層出不窮,引領了消費風潮。本次大會旨在研討平板顯示最新技術及發展趨勢,展示了中國新型顯示產業學術最新學術成果,促進國際交流,助推產業創新發展,共同鑄就顯示產業更輝煌的明天!

       現在,我正式宣布,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隆重開幕。

       為了節省時間,在介紹嘉賓環節我們統一鼓掌。今天出席大會的領導和嘉賓有:

       合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韓冰,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王厚亮,合肥新站高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文松,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產業處處長徐志,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電子信息處處長趙明, 合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委會委員、副主任謝洪杰,合肥市科技局副調研員袁程,中國電子總經理助理、彩虹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朱立鋒,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董友梅,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季國平,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秘書長王琳,中國電子材料協會秘書長袁桐,中國半導體照明/LED產業與應用聯盟秘書長關白玉,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董緒旺,深圳市平板顯示行業協會首席顧問孫政民,南京平板顯示行業協會副會長薛文進,OLED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耿怡,四川省平板顯示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羅紫云,深圳市平板顯示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郭灝明,韓國慶熙大學教授張震,夏普電子設備事業本部要素技術開發中心副所長宮本雅之,臺灣工研院影像中心主任程章林,SID 亞洲區副總裁、TCL集團高級副總裁閆曉林,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郭海成,南京55所副所長鐵 斌,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彭笑剛,清華大學教授張百哲,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邵喜斌,中電熊貓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梁生元 ,合肥樂凱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永寬 ,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資深總監陳鼎國。 由于時間關系不再一一介紹,請大家鼓掌發言。

  • 第一組
    TFT器件及相關技術
  • 第二組
    OLED器件和技術
  • 第三組
    材料和裝備
  • 第四組
    新型顯示及觸控技術

9月23日    第一組——TFT器件及相關技術文字實錄

主持人

今天下午的會議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深圳大學 李俊鋒

薄膜晶體管是顯示器中的核心元件,目前的主流技術是SI基TFT,不論是什么都有一定的缺點,此外可見光驅不透明難以實現全透明的顯示,而新一代的TFT技術以OLED為代表的非精半導體TFT,有著遷移力高等特點,目前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in資源苦法,Zn影響成膜質量,因此有必要開發其他的新型的IGZO體系。無論是氧化硅還是雙絕緣層都不是我們比較理想的材料,因此我們考慮到另外一種就是鋁酸鎂,透過率高、漏電流小,絕緣性好,適合做AOS-TFT的柵絕緣層。為了更好地指導鋁酸鎂薄膜的優化工作,半導體器件的性質絕大部分取決于材料中的雜質和缺陷種類、濃度分布等性質的控制,因此我們將會研究含缺陷的鋁酸鎂的電學性能,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密度范圍理論原理。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電性原理,只需要利用基本的物理常量進行計算,即可獲得固體的許多基本物理性質。將多離子問題轉化為單離子問題,由于該分層是電子之間的交換和相關效率。
    我們的研究方法是鋁酸鎂等軸晶系的尖晶石結構,O原子以立方秘排堆積排列,同時產生64個四面體間隙和32個八面體間隙。mg原子和A1原子按一定的規律分別占8個四面體。我們首先計算的是缺陷形成能,表現的是缺陷在體系中形成的難易程度,如果越小的話就說明缺陷在體系中更容易存在,我們不考慮缺陷影響的情況下分別計算了負氧條件下和缺氧情況下,結果表明在負氧情況下鋁的形成最小。本征態鋁酸鎂禁帶寬度為5.109eV。缺陷Vo的能帶結構圖中,帶隙略有增加,導帶能級數有所增加,禁帶中出現一條新的雜質能級。缺陷Oi4的能帶結構中,帶隙減小,價帶的能級數增加,導帶底電子局域性變強。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存在本正缺陷的鋁酸鎂仍然保持很好的絕緣性。從電荷布局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軌道上的電路數情況,從變化分析我們可以分析出缺陷會對附近的原子產生的影響。
     本文利用利用基于密度泛含理論的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對本征缺陷進行了研究,在不考慮缺陷電荷影響時,缺陷Oi4形成能最小,O-poor條件下,缺陷vo形成能最小。二是帶缺陷vo的鋁酸鎂中,帶隙略有增加,帶隙中出現深能級,成為電子空穴對復合中心,總體保持良好的絕緣性。三是帶缺陷鋁酸鎂中,帶隙有所見效,價帶能級數增加,導帶底電子絕緣性增強,總體保持良好的絕緣性。四是原子的mulliken電荷布局表明,帶缺陷vo的鋁酸鎂中,ve附近原子的共價作用增強;帶缺陷oi4的鋁酸鎂中,附近原子的共價作用減弱。最后在本文基礎上,可進一步對鋁酸鎂進行研究,也可進一步影響出它的影響力。謝謝!

主持人

下面有請深圳大學的李俊鋒,他的題目是“MgA1204中本征缺陷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北京大學 盧慧玲

在340納米左右,小于這個波長的都可以吸收。

現場提問

光探測器中,如果用這種材料做的話,它的主要細胞分支在哪里,中心波長是哪一塊?

北京大學 盧慧玲

大家下午好,我的題目是“非晶氧化銦鎂薄膜晶體管的光電特性研究”。我的研究背景,寬禁帶氧化物薄膜晶體管用于大面積AMOLED和LCD顯示中。二是在紫外線探測也有潛在的應用。最早研究的是紫外探測TFT,由于氧化鋅它的濃度比較高,所以它對可見光的響應也是很大的,它對紫外光有很大的爭議,但是像綠光和藍光也有很大的響應,這樣的話紫外可見光的抑制比就比較低,在探測的過程中就會受到可見光的干擾,所以紫外探測有源層的選取選取對可見光沒有響應,其次對紫外光小于四百的有較大的響應。一般都是選取氧化銦或氧化鎂,這些因素和氧的結合率比較強,右邊這個圖就是氧化鋅摻加的薄膜透過率的曲線。通過加盤量不斷的增加,對可見光的吸收也越來越少。鎂有一個很低的標準,有負的2.37電子伏,這樣和氧的結合能力比較強,也會使薄膜在氧中的能力降低。右邊的這個圖是隨著鎂含量的增加,透過率也是在發生藍移,這個小圖是最大寬度的提取,我們這篇文章選取的是鎂含量摻雜量比較多的,大概在3.9的有源材料。
    下面是器件示意圖及工藝流程,器件是采用柵電極的材料、柵電極圖形化、柵介質、有源層、有源層圖形化、源漏電極、源漏電極圖形化、開柵孔、退火。在黑暗狀況下和不同波長轉移特性曲線的對比,可以看出在450納米和400納米的時候,響應是非常小的,尤其在觀看的時候基本上沒有響應,也就是說我們做出來的TFT,可以做到可見光盲。第二個隨波長減少,光電流增加。第三和積累區相比,在耗盡區具有較高的噪音比。
     對于高靈敏度進行的分析,在氧空位俘獲空穴電子具有較長的載流子壽命;空穴在源端積累使源端勢壘降低,源端電子注入溝道。在原路電壓和光生電流,隨著源流電壓是有良好的線性度,器件具有高的可探測度。較短的溝長更宜用做高靈敏度的紫外探測。TFT對可見光無響應,對紫外光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并且光電流隨著電壓具有良好的紫外度測。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有請北京大學的盧慧玲

福州大學 黃航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福州大學的黃航,我的題目是“噴墨打印IGZOTFT中“咖啡環”效應的調控”。我分為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說明。
    首先,TFT半導體材料對于非金桂、有機物來說具有較高的遷移率、可見光透明、柔性特點,所以在這些形式上都有廣泛的應用。OLED薄膜的制備工藝主要有溶液法和真空法,真空法有磁控濺射、脈沖激光沉積、旋涂,另外噴墨打印法是目前研究比較熱淚的薄膜制備技術,我們現在的印刷顯示,也是印刷電子正在發展的技術。我們詩雅是應用的是壓電式的,它是通過脈沖電壓作用在壓電陶瓷上,使得墨水能夠從噴頭中穩定的噴出,這種方法可以進行沉積。不需要進行光刻的復雜工作,另外也不適合大面積的沉默。另外材料的利用率更高,幾乎沒有浪費,但是在我們的噴墨打印中有一個咖啡環的效應。
    什么是咖啡環?首先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墨可以打印在芯片上,它的接觸線不會揮發。另外一個方面是液溶劑在墨的四周,它會從中心往邊緣流,這就從中間向邊上輸送。等到這個液滴干燥的時候,就會在邊上呈現出一圈咖啡環的效應,這是印刷顯示中不希望出現的現象。
    在解決這些問題中,操作上比較復雜,有些還會帶來雜質。通過改變基板的溫度和墨水的濃度來改良,也不會引入到新的雜質,工藝也比較簡單。我們實驗的過程是首先進行芯片的處理,這個芯片是含有一百納米氧化硅的硅片,進行墨水配制,這邊是采用三種金屬的硝酸鹽或者是粗酸鹽,形成透明穩定的墨水體系。然后對它進行噴墨打印,這是我們實驗室的噴墨打印設備,這是它的操作界面,可以通過調節脈沖電壓的參數使得墨水能夠噴出來。最后再進行實驗結果的分析和測試。
    現象我們看到的是通過改變基板溫度打印出來的墨滴顯微鏡的圖片,基本的溫度是25攝氏度的溫度,我們可以看到它的邊上幾乎沒有咖啡環,但是這個薄膜的面積比較大,而且在測試的曲線中幾乎看不到膜厚。隨著溫度的增加,都是在三十五攝氏度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咖啡環,基本上再往上升的時候,咖啡環會更加的明顯。而且薄膜四周的厚度和中間的厚度差也會越來越大,產生這種現象的一原因是當基本上溫度降低的時候,它液滴邊緣蒸發速率下降程度高于液滴中心。在我們的實驗中三十五到四十五攝氏度的區間是比較合適的。
    然后我們采用四十攝氏度的溫度進行墨水濃度的改變,從中可以看出當墨水溫度比較小,0.37度每升的時候,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咖啡環,當墨水的溫度增大到1.5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出基本沒有咖啡環,從畫面中可以看出這個薄膜還是比較均勻的。
    另外墨水及當墨水濃度增大的時候,表面張力增大得比較小,其中增大的是黏度的墨水特性。黏度的增大主要影響的是液滴中毛細流,會向邊緣的毛細邊緣減少,液滴中的溶質就不會運送到邊緣,所以最后得到的薄膜就比較均勻。
    最后進行電解線路的測試,當墨水濃度比較小的時候,它的性能比較差,當墨水增大的時候,它的電流會增大,這是兩個不同器件的具體參數。當墨水濃度增大的時候,器件的性能各方面的參數都有所提高,但是因為我們也是剛剛開始進行TFT,所以相比之前前面匯報的高性能TFT性能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所以我們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基板溫度降低,液滴邊緣與中心蒸發速率相當。另外墨水濃度增大,阻礙了液滴中向外的毛溪流,兩者結合就可以達到調控咖啡環的作用。其次墨水濃度增大,薄弱均勻性提高,厚度增加,載流子濃度增加,遷移率變大。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有請福州大學黃航。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 趙麗

 對于窗口我們主要用兩種屏蔽材料,一種是鍍膜的屏蔽玻璃,它既起到反射的作用,又起到屏蔽的作用,它的RTO跟金屬能夠很好地搭接,另外一種是透明的金屬絲網。

現場提問

結構屏蔽材料是什么樣的?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 趙麗

 是的,它的前屏如果不做任何處理的話,后面的能量,通過小窗口是能夠衍射出來的,我們衍射的能量非常低。

現場提問

管卡里面的卡可以起到很好的阻擋作用?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 趙麗

 我們基本上是金屬外殼,屏是很大的開口,所有的電子能量主要是通過窗口往外輻射的,它的窗口如果不進行屏蔽的話,所以做屏蔽的時候要放在完全封閉的環境中,才能進行有效的處理。干擾源的大小是單獨對各種的顯示屏做的分析處理,有些圖在相同的驅動下,不同的時間對干擾效果是不同的。

現場提問

有沒有做過顯示窗口向外輻射的能量跟管卡相比,哪個要大一些,他們之間的差異大概是什么?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 趙麗

大家好,我的題目是“一種液晶顯示器的電磁兼容設計”。作為液晶顯示器,應具有高可靠性,能夠在娛樂、工業、交通、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各種復雜電磁環境下,正確地、不受干擾地工作。文章針對液晶顯示器應滿足的電磁兼容2要求,提出了液晶顯示器的電磁兼容設計方案。液晶顯示器的電磁兼容設計時,不僅要考慮液晶顯示器與其他分系統能夠正常工作,并具有不受其他設備的干擾,同時又不對其他設備產生影響,還要考慮雷電、靜電放電等各種復雜電磁環境對液晶的影響。環境分析與設計要求,實驗類別有雷電類、靜電放電類、電磁兼容類。
    電磁兼容設計方案有三個,一是設計思想,二是電磁干擾抑制技術,三是明確液晶顯示器的干擾源及初步處理措施。
    首先是設計思想有兩個,首先我們要明確電磁干擾的原因及影響大小,二要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加以解決。電磁干擾抑制技術設置四個方面,濾波、設置浪涌保護期、設置靜電保護期、液晶顯示器、屏蔽和接地。在屏蔽和接地的這個技術當中對于干擾源和敏感源進行評比,能有效地抑制干燒。有意評比體自身阻抗較大,屏蔽材料應該采取銅、鋁等。針對液晶顯示器的結構,屏蔽機的電磁能量泄露途徑歸納為顯示窗口和縫隙。顯示器口是電磁波泄露的主要途徑,也是容易受到外部電磁波干擾的主要窗口。在液晶顯示屏前負荷一層窗口屏蔽材料,以獲得較完善的屏蔽。目前,根據屏蔽材料不同,顯示窗口電磁屏蔽技術主要有兩種,一是采用透明金屬絲網玻璃和采用鍍膜屏蔽玻璃。
    濾波的措施,在模塊的各級電源輸入和輸出端設計有濾波電容,確保電源輸出穩定性和可靠性。在電路設計時,旁路電容盡量靠近芯片,減少噪聲。電源濾波安裝在屏蔽體的電源入口處,并對電源濾波器加以屏蔽。
    設置電涌保護期,這是電子設備雷電防護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裝置,常見的器件有充氣放電管、壓敏電、二極管等等。
    明確了上述的四個抑制措施,干擾源有以下幾個方面,液晶顯示平的TCON板和信號線、液晶顯示屏的顯示面、總控板的屏信號線、圖像板的信號線、電源板,是用導電材料屏蔽,并且安裝在金屬殼屏蔽,金屬殼材料選擇鋁合金。電源板的電源入口設置電涌保護裝置,設置靜電保護裝置。以及電源線和信號線。
     采取上述措施之后及進行各項實驗表明符合我們的指標要求,這是我們做的針對電源線的傳導發射,紅線是限制,藍色的曲線是測試值,可以看到藍線在紅線下面是符合標準要求的,達到我們設計的預期指標,這是它的測試結果。實驗證明上述措施是有效可行的,在實際應用中要注意鍍膜屏蔽玻璃與外殼的導電搭接、電源濾波器的安裝方式、才能使上述的作用有效發揮。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有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趙麗。

北京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梁婷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近期的研究進展題目是“頂柵自對準a-IZO薄膜晶體管制備工藝研究”。
    近半個世紀以來信息技術不斷地發展,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為信息技術的一個傳播媒體,顯示技術目前來說也有了巨大的發展,影響著人機交流的體驗感受。驅動方式和顯示技術都經過了很多的過程,作為有源顯示的核心器件薄膜晶體管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特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顯示技術的發展。接下來的這幅度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薄膜晶體管的發展歷程,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1930年第一個晶體管的發展拉開了薄膜晶體管的序幕,然而真正意義上第一個薄膜晶體管的誕生于1960年,自此以后硫化物、氧化鋅、有機、硅機到現在的金屬TFT有了巨大的發展,對于目前的金屬氧化物TFT來講,大家研究比較多的是a-IZO,隨著高品質不斷的發展,a-IZO能夠滿足需求,這個時候a-IZO具有良好的特性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也正是由于它具有好的特點,使得它所制造的a-IZO具有閾值較負、不易關斷、關態電流大,這是我們研究的主要方面。除此之外為了降低我們器件的成本,減少器件制作工藝流程的復雜性,我們的薄膜晶體管結構的發展也經歷了非常多的過程。圖中上兩種結構為頂柵結構,我主要介紹的是頂柵自對準,由于它自身的特點使得它能夠工藝簡單,有效見效寄生電容易于小型化,同時也是因為它的結構原因,使得在有源層生長結束之后我們容易對有源層產生影響,同時它的有源層也容易受到背光層的影響,從而成為現在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我們這次的實驗就是基于a-IZO這個材料和頂柵自對準的結構進行的。
    接下來主要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實驗的內容和結果,如圖所示是我們選擇的頂柵自對準器件的示意圖,從圖中看出不管是從有源層的材料來講以及它自身具有的特性,還是說從它的借給上來講,a-IZO還是受柵介質,還是解決有源層這一層,能不能利用簡單有效的辦法,使得有源層得到更好的保護。我們頂柵生長的流程和普通的頂柵自對準相似,但是只是在有源層形成之后,對它進行了含O等離子的處理,形成之后進行氮等離子的處理,我們對結果和性能做出簡單的測量。這個圖是基本的電學性能,從圖中左上角可以看到紅色的是沒有經過我們的含O等離子器件,這和a-IZO本身材料性質是有關的,并且可以看到它的電流非常大。但在我們經過含O等離子器件,就能呈現出比較好的開關特性。與此同時我們還對器件的輸出特性做出測量,從輸出特性可以看到,在小的時候沒有出現明顯的電流集聚效應。通過氮離子能夠為TFT形成較好的聯絡。之后我們對器件的基本電學參數進行提取。
    我們對器件的IV和CV進行測量,可以看出鑒定性密度的特點,從公式可以看出鑒定密度是直接和曲線中的漂移量成正比的,從圖中可以看到不管是IV還是CV曲線,幾乎都不太出現飄移的態勢,我們所制備的器件它的密度是非常小的,這也是我們SS比較好的主要原因。器件的NBS和PBS基本上都不出現飄移的態勢,這些基本上都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高穩定性特點。這就是我今天想講的關于我文章的一些內容。
     最后作個簡單的小結,我們這次實驗采用不一樣的技術,一個是對有源層進行了含O等離子體處理,得到了較好開關特性和應力穩定性的器件。二是對源a-IZO進行了氮等離子的處理,得到了較好良好的器件源漏。其次是通過了本文方法制備的頂柵遷移率達到14.57,亞閾值斜率達到0.18。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有請北京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梁婷。

北京大學 張曉東

很榮幸來到這里跟大家分享我做的工作。首先是背景介紹,自從提出了IGZO提出之后,它具有很高的遷移率、高透過率、柔性。 
    我現在主要做的是ESL結構和BCE結構,從兩種結構的比較來看,BCE它工藝簡單,能夠降低成本,但是在BCE過程中有些難點,以及鈍化層會存在穩定方面的問題。左邊的這個圖是穩定性的研究,這個穩定性不僅僅跟柵介質有關,而且跟環境的影響都有關系。柵介質一般都是用二氧化硅或者氮化硅優質材料,對于優化二氧化硅柵介質的條件,對于提高器件的穩定性,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接下來介紹一下我的實驗介紹,首先左邊是一個BCE的的TFT器件結構示意圖,這些工藝流程,首先是玻璃襯底,PCE生長過程中會有果敢的分壓,接下來的有源層也是釋放的蝕刻。最主要是生長過程的分壓。含量比可以控制分壓,大概在0.93、0.49、1.86的條件。
    接下來給大家看一下我們的結果和分析討論,在不同的柵介質生長條件下,基本的曲線和條件不同。右圖是一個測試可以看出,隨著分壓的增加,閾值增壓有正向趨勢,柵介質是拿樣片測的,也是有一個下降的趨勢。提取的特性及遷移率可以看出,隨著壓力的增大,特性有所變差,遷移率也是有所下降。可以看出當具備柵介質的過程中,薄膜扁平操縱是有所增大的,隨著的增加,薄膜的增長速度也是有所增加的,在生長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引入大量的氫,這個氫主要來源硅烷,如果硅烷分壓增大,氫有是有可能增大。從AFM這個圖中看出,表面粗糙度是增大的趨勢,柵介質是先長,后面會有一個有源層,如果下面的層不好的話會對再生長的有源層提供不了平整的表面。可以看得出如果下面的這個介質表面粗糙度越大,有可能會引起更多的缺陷。
    當升級的電壓從20伏掃到30伏,這個遲滯現象不僅僅與柵介質界面有關,考慮到測試的環境是相同的,可以認為是界面占主導的作用,可以發現器件的效果更下。
    對穩定性方面做了測試,所有的條件都是在真空的環境下測試的,所以就要排除環境下的影響低硅烷分壓下制備的器件,在PBS下閾值電壓漂移量更小。低硅烷分壓制備的器件,有更好的界面態以及更低的陷阱態密度,從而有較好的穩定性。
     最后是總結,本文研究了硅烷分壓對器件特性及穩定性的影響,結論是通過降低硅烷分壓,器件能獲得更陡的亞閾值擺幅和更大的遷移率。低硅烷分壓下,薄膜表面粗糙度低,在PBS下閾值電壓漂移量更小,可能得益于更低的柵介質和有源層界面態密度。謝謝。

主持人

下面有請北京大學張曉東。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周星宇

有,所以要蝕刻掉,達到比較合適的厚度。我們通過工藝的萃取,可以保證沒有。

主持人

我們摻雜的物質有沒有滲透的可能性?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周星宇

大家好,我的題目是“新型固相晶化法制備多晶硅薄膜晶體管及其性能優化”。固相晶化是有別于ELA的一種多晶硅化技術,指通過使固態下的非晶硅薄膜的硅原子被激活、充足,使非晶硅薄膜轉化為多晶硅薄膜的晶化技術。但結晶過程時間較長,為了量產通常會將結晶溫度升高。
    和傳統的技術比,我們新型的固相晶化技術可以使最短的時間內成為多晶硅膜,我們的方法是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使得薄膜完全結晶。
    這個技術的關鍵點是在TFT制成之前,與我們傳統的制作是一樣的,流程主要包括成晶,粒子的摻雜,然后是結晶,去掉摻雜,等等。在我們這個方法中有以下幾個關鍵的制成對它的影響比較大,三個因素影響著結晶的比例和速率。因為牽涉到蝕刻,就有一個蝕刻均勻性的問題,以及最后離子摻雜的問題。華星自主開發的技術遷移率達到50%,在非金屬誘導的結晶技術中,固相晶化的性能是最好的。IDW2015我們在國際上首次報道了這項新技術,目前已經申請了相關專利19篇,我們在不斷的完善提高它。對于不斷的完善首先第一步我們對這個SPC結晶工藝的改善,最主要是兩方面的改善,其實我們還做了別的方面比較小的改善,第一是摻雜了改善的條件,我們以A和B的方式來改善,A是改善以前的,加入了一定的時間,結晶率不是很高,如果改善它的摻雜條件,在相同的結晶時間內,它的結晶率可以更高,并且我們可以認為它達到了完全結晶的狀態,需要的時間就更少。第二個改善規模的整體條件,我們通過了反復的萃取,比如對比改善前后的條件,可以發現不光可以把完全結晶所需要的溫度降下來,也可以把時間縮短,這兩個都是很不容易的。目前的工藝也是可以在650攝氏度推廣15分鐘就可以完成完全結晶。
    改善結晶的工藝,降低了完全結晶所需要的溫度和時間,它其實就是節省了成本,也保證了質量。從我們在改善之后,我們制作的這個情節接觸比較好。漏電的降低主要歸結于多晶硅薄膜內部缺陷的減少,是的載流子傳輸更為順暢,也減少了漏電的路徑。另一方面是可靠性的改善,薄膜結晶品質的提升,可以改善電信,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可靠性。結晶質量改善的情況下,如果改善結晶工藝,它的薄膜結晶質量變好以后,它甚至可以改善到2.5伏,但是這個值還是很大,我們不是很滿意。接下來就是怎么樣提高我們方法的可靠性,我們發現其實這兩種方法是不太一樣的,我們又做了大量的工作改善它的可靠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GI沉積前我們做了一些改善,另外調節GI的沉積條件。這是改善以后的測試圖,從數據看出我們關注的PPTS由改善前到改善后的2.5伏,優化以后可以達到一伏,另外是NBTS雖然不是很多,但也有一定的改善,這都在一伏以內,達到了比較好的可靠性。
    我們采用了頂發光的結構,2T1C電路驅動,NTFT作為開關TFT,PTFT作為OLED的驅動TFT。對于這項技術我們進一步的開發,既然做成了這樣的技術,它與我們目前8.5代線的兼容性更好,這個技術我們是剛剛在研發之中,只是做出來一個電信,它的器件性能還不是很好,有待于進一步的優化。
     最后把OLED面板刪除,我們得出的對比,我們的技術具有均勻性好,適用于大尺寸,可以制作CMOS,電性可靠性優良等優點。它的工藝可以更容易實現窄面框,未來將用在量產上,需要進一步的降低它的溫度,優化器件的性能,使它成為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的技術。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有請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周星宇,有請。

臺灣應用材料臺南顯示器研發實驗室主席 林宛瑜

給不同氧含量以后,我沒有量過,其實沒有差別,最后量出來的IS是沒有大的差別的。

現場提問

我們在銀做ITO,加入氧氣以后,銀會不會氧化?

臺灣應用材料臺南顯示器研發實驗室主席 林宛瑜

這部分我還沒有深入討論過,沒有辦法回答。

現場提問

怎么一次蝕刻完?

臺灣應用材料臺南顯示器研發實驗室主席 林宛瑜

 因為我們不是蝕刻的專家,我們自己是手動式的做蝕刻,沒有這些蝕刻的設備,我們只是做一個標準的測試。

現場提問

ITO怎么蝕刻的?

臺灣應用材料臺南顯示器研發實驗室主席 林宛瑜

低的含量下很難結合成水氣,再形成表現。

現場提問

氫和氧難道不會起反應嗎?

臺灣應用材料臺南顯示器研發實驗室主席 林宛瑜

比較厚的ITO我們才會加氫,讓它比較好蝕刻。

現場提問

如果用這個理論推算的話,是否所有的氧化物都可以加氫。

臺灣應用材料臺南顯示器研發實驗室主席 林宛瑜

大家好,我代表臺灣應用材料跟大家講解我們的科研成果。
    發射層第一個狀況會反射,第二個會穿透,反射的光是我們希望要的,如果是一個穿透的狀況,就可以順利的達到這層表面,銀的反射面也是特別的高,這也是我們很希望的狀態,希望可以順利的穿透,然后達到我們的表面,我們不希望的是什么呢,在這個ITO里面傳導的時候及可以被ITO吸收掉,可以減少我們最終反射出來的光。所以在這個結構里可以減少吸收的程度,這就是我要提到的是如何做到同時可以讓反射率最高,最大化,又同時可以保護銀不會被氧化。
    我們之前是使用的平面板,在2014年的時候所有的PB全部轉換成旋轉板,旋轉板的差異在哪里,我們搭載的58個系統用我們家的旋轉板材,目前使用的材料都有旋轉板的提供。
    旋轉板這邊是一個板材,材料會不停的旋轉。平面板是一個大塊的板材,后面是有磁鐵會不停的移動,控制它的速度跟效果。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磁鐵其實它是有間斷的,旁邊是邊界,邊界跟中間會有不一樣的表現,所以在邊上的部分消耗的能量會比較低,所以最后會有凹進去的狀況,最后的板材使用率也會比較好。旋轉本是一個連續的狀況,沒有開頭跟結尾。所以它的消耗是一個非常均勻的消耗,它會最后一樣很均勻的,最后慢慢的變瘦,但是還是圓柱的狀況。旋轉板從頭到尾都是非常干凈的。旋轉板是很均勻的消耗,所以從頭到尾都是相對比較穩定的狀態。
    另外一個優點是磁鐵在旋轉板中也可以控制,所以我們控制這些旋轉板的磁鐵來達到比較均勻的狀況,另外我們把跟把之間是有縫隙的,所以氣體可以比較均勻地流動,如果氣體不均勻的話,反映當然不會均勻。這邊還有的是剛剛說到的平面板比較容易發生狀況,旋轉板是不會有的。
    我們使用板材到不同程度的狀況,大家可以看到這四個數據,可以看到板才從頭到尾都是維持一樣的潔凈度。加上一些磁鐵的作用會有不同的規模方式,這都可以在我們家很容易的操作。另外因為我們是圓柱狀的,可以輕易地移到后方,這個好處是如果你是整個艙體的狀況,也可以維持。當然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控制不一樣的效果。
    ITO的特性有多好呢,一般ITO分兩種制成,一種是水制成,一種是氫氧制成,氫它是一個干擾因子,讓ITO比較不容易結晶,最后比較容易蝕刻。氧是容易遺漏到養原子,我們可以讓它比較完整。氫跟氧制成可以很順利的分別控制氫跟氧的含量,但是如果是用水的話,這個比例就一定是二比一,不會有其他的比例,氣體的礦可以用一般的氣體MFC來控制,如果用水氣的話是相對比較難控制的氣體,要用特殊的零件再來控制這個水氣地所以我們建議使用氫跟氧的制成,最后做出來的膜比較好控制,而且比較均勻。如果我們加了一些氫氣的話殘留就沒有,同時因為我們家的氧氣是固定的,所以最后的RS,構造電阻的表現還是非常的均勻,不管你加多少的氫含量,都會維持均勻的狀態。同時這邊是穿透率的表現,穿透率的表現也是很均勻,因為我們給的氧是一樣的。
    回到我們的光學特性,因為我們需要的是光學特性,剛剛有講到在ITO反射穿透都是好的光,所以就把穿透跟反射的光全部加在一起,使用不同的氫含量和氧,我們可以看到客戶有不同的要求需要的氧含量是不一樣的,最后都可以達到好的效果,如果可以控制氫和氧的含量,都可以達到非常好的穿透和反射值。
    這是另外一個例子,我們做了兩個不同氫含量的例子,在沒有氫含量的時候,ITO的吸收率降低得比較快,在最佳化狀態的時候,它不管是剛做完膜還是怎樣,差異都會非常的小,最佳化狀態的時候幾乎沒有吸收了,也就是說如果把這層膜度在上面,它的穿透加反而會接近百分之百的狀態。另外我們也要提到我們的膜是可以做到非常均勻的,尤其在磨膜的時候,均勻度是很難控制的,因為我們會有很穩定的表現,所以我們的膜厚表現會相當好,穿透率的表現也是非常的好。
    最后告訴大家的是我們完成的表現,在完成前要跟大家說為什么要加ITO,我們有一個樣品,度膜之后馬上要量出來,過一個周末再量一次,不管是所有的波長,全部的反射率統統下降,很明顯的顯示出它的膜產生變化,而且它的表面有一些東西讓它的反射率變得不好。當然不希望顯示器用了一陣子光是越來越弱,到最后沒有光了。另外一個例子是不同的溫度下都會起霧,這是營養化,沒有好好保護它的話反射率會降低,而且高度會增加。
    所以我們又做了一個試驗機,不同ITO的厚度可以看到起霧,其實可以大量地減低,不同的ITO一樣可以抑制起霧。我們不止可以拿去放幾天,另外還有一個比較破壞性的測試,我們把撒了一些鹽水在上面,然后再拿去毀,這是最強烈的破壞方式。紫色線表示是用鹽水潑過,紫色虛線的部分是鹽水潑過再損毀的狀態,第一個沒有度ITO的膜量不出來。因為ITO膜厚的不同,當一個ITO大之后的穩定和表現都是一樣的,就會有非常好的保護,不會被氧化。因為我們的ITO最佳化之后,吸收度會降到最低,我們不同的養含量都是比較低的,最終的反射度是比較好的狀況,調到比較好的狀況,之間的差距也是比較小的。
    我們不止有做ITO的研究,還有探討說怎么樣最薄的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業績的要求在94%以上的反射率這是他們需要的,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銀的厚度在80納米的時候,可以超過94%的。到一千以上達到飽和,再加上一個厚度就沒有意義了,因為它已經達到最大值了。
     ITO膜氫跟氧好好地控制就可以達到最佳化,反射率也是超過業界的標準,我們的膜因為是很均勻的關系,達到八百就可以超過要求。我們可以做出不同磁鐵的控制,得到比較均勻的膜。ITO可以分別控制氫和氧,最后得到比較均勻的膜,比較低的吸收率。最后可以讓銀受到保護,反射率也可以在大于80的時候,達到符合業界標準的反射率,其實我們也超過業界表現。謝謝。

主持人

下面有請臺灣應用材料臺南顯示器研發實驗室的林宛瑜主席。

群智咨詢 陳麗娟

 從一七年來看比重維持在20%到25的水平,因為產能沒有增加,所以它真正貢獻到市場的量還沒有辦法增加,LTBS提升到40%的水平。

主持人

歐盟類的市場份額的比重變化是什么樣的?

群智咨詢 陳麗娟

       首先講一個比較接地氣的話題跟大家開場,今天想要分享的話題是關于手機漲價的話題,我想大家都知道今年整個面板行業,手機漲價的聲音不絕于耳,那么漲價到底能持續多長時間,下面由我給大家帶來解讀。 那么在正式進入報告之前我先給大家展示一組數據,這組數據是五寸面板的價格,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二季度,整個漲價的趨勢非常明顯,相比年初現在五寸價格基本翻倍,在三季度整個漲幅也是不斷在推高,那么這就是現在目前面板漲價的大致情況,接下來我再通過對市場的回顧,對這次漲價的原因分析,來最終判斷這次漲價最會維持到什么時候。 首先回顧市場,我們站在宏觀的角度先看一下,因為經濟是大前提,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今年整個全球經濟維持低速增長,分區域來看,歐美發達國家整個經濟復蘇的形成是比較緩慢的,新興市場及發展中地區,尤其是亞洲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以中國、印度為代表,整個經濟增速是高于世界水平,但是結合中國實際的國情來看,雖然說它的GDP增速比整個世界水平要高,目前整個中國經濟很大一部分還是房地產在拉動,實體經濟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接下來我們再看拉美地區,尤其像巴西,整個經濟是呈現負增長的狀態,根據對手機市場出貨的數量追蹤發現在拉美地區布局比較多的手機品牌,也確實因為受到了經濟環境的影響,整個銷量出現了很大的下滑,所以我們說整個經濟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整個產業的發展趨勢。所以從整個全球經濟的低速增長的狀態判斷,經濟的低速增長沒有辦法支撐整個手機市場的快速增長,接下來我們看具體數據,果不其然根據全球智能手機出貨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僅5%的同比增長,接下來我們剛剛也有講到中國的部分,中國智能手機整個在今年上半年是實現了接近15%以上的同比增長,剛剛有提到中國的經濟狀況實體經濟還沒有特別好轉,那為什么今年的中國智能手機可以成長這么快呢,我們也來分析一下它的原因。 首先給大家展示的這組數據是中國4G移動用戶滲透率的走勢圖,我們可以看到從一五年年底整個4G用戶的滲透率只有30%,到了今年上半年整個4G用戶的滲透率達到45%,我們預測今年4G用戶的滲透率將提升到60%以上。從一五年開始4G的用戶量在加速增長,2G、3G的用戶量一直在下降,更多的2G和3G的用戶正在轉換到4G。這就會帶來一部分的市場需求,因為原本使用2G和3G的用戶在轉換到4G的過程當中,因為以前的手機可能沒有辦法支持到4G的功能,所以就帶來中國智能手機成長這么快速的推動力。所以我們也就可以看到在現在智能手機相對飽和的情況下,未來的需求主要就來源于更新換代的需求,根據我們的測算一六年應該大概有四億的手機是來自于更新換代需求,已經超過了總體需求的80%以上。 每家品牌的表現,今年OPPO、Vivo市場預期非常好,我們在總結今年它為什么得到這么大的成長,剛剛前面有一點沒有講到一五年和一六年4G用戶在不斷的增加,一五年三大運營商在推動4G轉換的過程主要從大城市開始,一二線大城市的用戶數是第一批,一六年在整個運營商補貼政策的環境下,三四五線城市的4G用戶也開始快速的上升,那么在三四五線城市整個渠道優勢最明顯的就是OPPO和Vivo,人們的主要行為是去實體店。在這樣4G大轉變的環境下,oppo在渠道優勢的影響下實現了超預期爆發式的成長。到今年二季度整個市場占有率超過了25%以上,同時比較弱的品牌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比如小米、聯想、酷派,他們的比重都是在降低的。 我們現在看一下漲價的原因分析,這次漲價主要是缺貨,為什么缺貨,我們總結了幾個主要的原因,首先是CPD在去年年底關閉了一條4.5代線,每個月向市場供應5寸的產品在三到四百萬片,去年年底三星關掉了一條5代線,原本是沒有做手機的產品,但是關掉以后影響到原本的訂單需求轉移到其他的面板廠,會導致其他面板廠手機產能受到擠壓,這個部分第四代線的關閉是導致供給減少最主要的原因,同時面板廠也在積極尋求產品升級。比如說做產品一線產品,那么這些產品相對于以前產品的難度更高,損失更大,對產能也是損耗。今年年初臺灣又發生了一次地震,當時也受到了一個季度的影響。同時面板廠也在調整一些策略,收縮對外資源的釋放,所有的這些原因導致整個面板市場產能減少。 接下來再繼續從生產的角度來看,從一六年來看,整個終端的生產量也是呈高速的增長,尤其到了第二季度,整個生產量已經同比超過30%,那么在這種缺貨的前提下,加上前面講到的oppo、vivo超預期的增長,對供應量的增量,使得供應量的供貨節奏打亂,品牌終端加大了面板的采購量,擴大了生產需求,加速生產和提前生產的特征非常明顯。所以當終端放大自己的需求,就會出現缺貨的缺口越來越大,從而也推動了手機面板的漲價還在加速上漲。 那么這兩個數據直觀地對比一下,生產量和出貨量,首先給大家的概念是中國大陸手機的生產量占到全球手機生產量90%以上,包括其他的海外品牌。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中國這邊生產的,所以從中國大陸手機生產量的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整個大陸手機生產量的同比增加是達到了42%,但是我們再來看藍色的這個柱子,這個是全球手機出貨量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來看,全球手機出貨僅實現了2%的增長,目前手機生產已經大幅高于整個終端的出貨。這就代表著從終端的角度來講,整個庫存位較高。從需求面來看的話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大概會在20億,跟去年是持平的。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預計在14億,同比增長5.3%,即使在中國有運營商4G補貼的推動來看,它的同比增長也只有9.2%,這樣的一個手機出貨速度是沒有辦法支撐剛剛講到的手機生產量的快速增長,所以我們非常擔心到了第四季度整個終端的庫存水位太高。 這里我們做了一個供需比的分析,三季度是內外銷被迫,整個市場的熱度還在持續,到了四季度生產量大幅高于出貨的情況下,我們要警惕四季度整個終端獲得積極性會轉弱,需求下行的風險會變高,那么這個時候整個供需關系就會發生變化,供需會趨緩,這個時候手機面板的價格也有可能出現一定的松動,當然這個是從整體的供給和需求來看這個市場。分技術來講整個全球的產能在持續收縮的,所以我們判斷供需偏緊還會繼續維持到明年上半年。LTBS的部分因為有很多新線在今年四季度實現量產,天馬的六代線等,這都是新的LTBS的產能,一旦釋放整個市場的資源就會變得寬松。從整個大的狀況來看,最后我們認為是LTPS因為新線產能的釋放,可能會影響整個供需關系發生一定的變化。謝謝。

主持人

下午會議繼續進行,首先請陳麗娟上臺演講。

主持人

 今天上午的報告到這里就結束了,首先感謝各位報告人給我們帶來的精彩內容,讓我們互相交流學習。今天我們能有這樣的便利生活,便利地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得益于通訊,也不是得益于軟件,而是得益于我們面板的技術,如果沒有今天面板技術的發展,也就沒有今天的電子生活。謝謝大家!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 張白雪

這是做的矯正,從八位轉成十位,然后最后測的時候也會從內部調這個值的大小。

現場提問

數據信號是八位的,DAC是十位的。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 張白雪

 這個輸入接口采用的是數字輸入接口,是0到8的數據輸入接口,內部采用DAC,轉成了模擬的信號,這個DAC電壓通過內部的接受器來產生,通過這個比較的結果產生電壓是0,然后再輸入到相同中去,如果是FF,輸入的電壓是最大值,最大值傳到箱體。

現場提問

這個系統大概是怎樣的算法,怎么檢測,怎么存儲,怎么驅動?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 張白雪

大家好,我是來自南京五十五所的張白雪。OLED微顯示技術是以單晶硅作為有源驅動背板,然后蒸鍍有機材料完成二機發光二極管陣列的制備,最后結合薄膜封裝技術形成的新型顯示器。主要應用在頭盔,商用的智能眼鏡和個人娛樂的東西。
    我們這一款驅動芯片主要的架構是分為八位數據的既有輸入降低頻率,內置三路電源。我們第一個模塊是輸入數據的分離,分為奇偶兩部,可以實現數據的同步。還有像素電路,采用的電壓型像素電路。還有一個是數據采樣與比較的結構,右邊是整體電路的架構,比較新模塊,DAC的電壓就會存儲到像素的電路中去。
    下面是行列驅動,都是一些基本的電路達成的,右邊是一個仿真的電路。還有是十位DAC的設計,內部集成了DA,采用的是6+4的分段結構,低4位用二進制位權結構DAC,高6位用溫度計解碼結構,使整個系統在性能和面積上能取得一個的平衡。
    12C可以顯示調節和顯示的位置,這是硅基OLED驅動芯片整體仿真,在第一行的時間我們進行數據的比較,第二行的時間輸入電流。
    這是整體芯片的版圖結構,中間是像素的陣列,上下是列驅動,旁邊是行驅動,一些溫度檢測的模塊。這個版圖在工廠加工完以后,在上面制作出OR器件,最后輸入器件發光,產生一個微顯示器。
     最后總結一下我們芯片的結果,尺寸是0.96英寸,像素是14微米,分辨率1440-1060。電壓是1.8伏5浮。均勻性是大于85%,最大時頻率是121兆。謝謝。

主持人

 下面有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張白雪,她的題目是《一種高分辨率硅基OLED驅動芯》。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楊躍虎

 不一樣,這里面我們也注意到其他方案的原則,實際上我們可以大概地講一下,蘋果是互溶式的,有發射極、接收極。干擾主要是持續的分時的問題,如果可以把延遲效益降到最低,它的干擾度就會越小,這個和RC的降低是一樣的,我們也考慮到CR的降低會犧牲到很多,對于工廠來講要考慮成本方面的因素。

現場提問

驅動和小米手機的驅動方式是一樣的嗎?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楊躍虎

首先來簡單地介紹一下fullin-cedl簡介,針對現有的一些手機進行數據上的比對,針對性能化來看目前可以趕超各個系統。
    下面介紹一下層次結構,我們外部TP結構厚度上是差不多的,但是針對于強度化受影響會降低強度。fullin-cedl最大的優勢是到了TFT層,對于客戶的結構設計是非常簡單的。
    觸控性能的考量,噪音比是信號與噪聲的比例,線性度是劃線動作與實際響影的一致性。觸控性能不僅跟RC有關,我們作為面板廠更多的是放在觸控性能的設計。在這個環節列出目前比較常見的層次結構,在這里最關鍵的層次是m3,這里我們會對m3的膜厚進行分析。
    經過大量的數據測試,膜厚對性價比的影響可以看到,減少BITO和M3之間的電容和減小M3電阻有助于提高SNR。對于M3電阻的影響,可以看到并沒有電容影響那么大。針對觸控性能線性度、靈敏度都選用一些圖形來作為參考,我們對數據進行測量后發現具有對比性能,對比組條件膜厚的逐漸降低,電容就逐漸增加,線性度逐漸變差。對于靈敏度我們看到目前的靈敏度表現得并不明顯,現在都可以達到三到七的涵蓋。抖動也是呈現相同的趨勢,主要是抖動它都是有一點距離和劃線距離的偏差。精準度也是同樣的趨勢。
    接下來我們就探討尺寸對TP性能的影響,目前針對中小尺寸有研究,我們制定出常見尺寸規格的方案,尺寸從4毫米到4.5毫米左右,到接近5毫米。基本的參與就沒有那么大了,對于線性度和精準度的影響是有趨勢的,隨著尺寸逐漸變大,其對應的線性度逐漸變差。尺寸越小,線性度越好。靈敏度的影響也是同樣沒有太大的影響,三種方案都可以看出差不多。抖動精準度也是相同的趨勢,隨著尺寸逐漸變大,對應的抖動偏差會越來越差。
     這樣的話接下來我們就要總結,我們可以看到前面膜厚增加,成膜時間從而降低產能。尺寸減小,接觸通道越多,價格越昂貴。謝謝。

主持人

 TFT和有源層的材料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和器件的結構也很重要,比如說溝道的寬高比,或者在有緣層和絕緣層的關系等等,有些沒有告訴我們這個器件的具體結構。比如說開關比和器件結構是有大關系的,不光是決定有緣層,因為器件的結構溝道的寬高比都會影響到漏電流,漏電流的大小直接影響好壞。可能因為沒有更詳細的資料,討論起來也許會有一些困難。有請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楊躍虎,他的題目是《內嵌式接觸技術Sensor最佳設計方案》,有請。

北京大學董俊辰

 我也做過薄膜發光光譜,氧化鋅的光峰值比較低,光也比較大。鋁鋅氧摻入到氧化鋅之后,上升的斜率比氧化鋅要高,但是摻上釓之后斜率更高,熒光光譜也是在實驗室下做出的。

現場提問

 氧化精摻雜之后熒光還那么好嗎?正常來說氧化鋅的缺陷非常多,因為不是單晶,但是從我看出是非常好的設備做出來的單晶氧化鋅?

北京大學董俊辰

 夏普和LCDL兩個公司合作,具體來說現在很難界定到底是結晶還是非晶,因為它在電鏡上看是呈具有結晶的,但是在測LRD結晶又不是很明顯,所以現在很難界定,而且它的一致性又很好。

現場提問

釓是多晶態的結構,有沒有對比過復活氧化物,多晶態好還是非晶態好?

北京大學董俊辰

如果說釓加入鋁鋅氧體系,對LRD沒有影響,證明沒有摻進去。但是我們加入進去是黑晶的。

現場提問

現在材料是摻雜的還是混合的狀態?

北京大學董俊辰

按照原子比是氧化釓占1.5左右,勇于的鋁和鋅相對來說都是比較低的。

現場提問

釓這個金屬怎么樣?

北京大學董俊辰

我將從四個方面對研究內容進行闡述,首先是研究背景。
    以下四幅圖是我找一五年各廠商找到OLED的顯示成績,分別是京東方和三星的鏡面顯示和透明顯示以及LG的壁紙顯示。我們可以暢想一下透明顯示,將來我們的寫字公司可以給可以養魚的客戶提供一種產品,這樣可以節省空間又美觀時尚,并且可以給客戶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所以我們認為OLED的現時是非常有市場前景的。
    OLED所研究的薄膜晶體管,在像素電路中起到驅動OLED發光的作用,那OLED對晶體管的性能又有較高的要求。薄膜晶體管到目前為止有哪些進展,我們可以看到上面這張圖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幾種薄膜晶體管的年代圖,首先薄膜晶體管是PRD生長的,器件性能雖然好,但是有一個限制,就是生長的面積比較小,所以大家就想有沒有可能制造出非晶的,這樣可以做到最大,也可以降低成本,至此非精晶體管成為我們研究的熱點。薄膜晶體管它在保證了較高的可靠性。從前面的總結可以看出Gd-AZO是原子半徑大,提高遷移率,抑制晶體。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種新的材料來代替,可以看到隨著含量的增加。隨著+的含量增多,它的電流也逐漸增大。
    后面我們對薄膜和器件進行了表彰,首先是薄膜表彰,這幅圖是對薄膜光學的表彰,左上角這個表彰的透過率,可以看見在范圍內薄膜的透過率超過80%,從右邊可以看出薄膜的光致發光譜位置在405納米,可以計算出它的寬度屬于寬晶段。綜合這兩張圖可以看到,這個釓鋁鋅氧變化可以看出材料是非晶的結構,通過常規線和我們自己做的實驗,觀察到釓鋁鋅薄膜材料是多晶的結構,釓的參數有效的移植了鋁鋅結晶的趨勢,非晶的有源層可以移植高的一致性。下面這兩張圖可以看出原子力顯微鏡作出的是0.45納米,這個是比較小的。右邊的這張圖是掃描電子顯微鏡,采用的是放大倍數的方法,我們也很難看到薄膜的晶界,所以這兩張圖首先我們的晶界是非常小的,也就是與前面非晶結構相對應,這兩張圖表面比較平整,平整的表面有利于降低。以上表彰可以看出釓鋁鋅是可以做晶體管源層。之后是對器件表彰的兩張圖,左邊的是器件的特性,器件的輸出不明顯,它存在非常明顯的飽和趨勢,并不存在電壓擁擠的情況,所以總體來看器件還是有希望用于像素電路的驅動。
    我們還將我們的器件用于玻璃襯底,北京大學來看玻璃的襯底的直徑都是兩寸,黑框的地方是鋁,用于對準的結構。整體來看它的透過率是很高的。右邊這張圖是透過率的表彰,透過率是非常高的,晶體管的透過率幾乎達到了98%。可以說我們釓鋁鋅薄膜晶體管有希望用于透明電路。這兩張圖它的在轉移特性當中器件有很好的作用,與薄膜的非晶特性向戶型。輸出特性仍然體現不出增強性,但是在高端電壓交接的時候存在擁擠。這個是我們最初做出的,我們后面將會進行優化,爭取讓它的性能達到更好的曲線。這就是我們整體的內容。
     最后是我們的總結,薄膜的光學特性、微觀結構和表面情況表明釓鋁鋅薄膜晶體管可作為氧化物薄膜晶體管的半導體源層。轉移、輸出曲線顯示釓鋁鋅薄膜晶體管作為蘇電動器件的潛力。玻璃襯底的釓鋁鋅薄膜晶體管,器件可用于透明顯示。謝謝。

主持人

 隨著OLED技術不斷的發展,在顯示領域中國是走在前面的,只有三個國家四個地區來做這個面板產業,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才真正的掌握了技術。下面有請北京大學董俊辰,他的題目是《個性能釓鋁鋅氧薄膜精體管的制備》,有請。

上海中杭光電子有限公司朱雪婧

大家好,對于高分辨率的產品來說,有機物膜層能夠起到更好的顯示效果,對于有機物膜層來說,它是一種正性光刻膠,對某些溶劑是不可溶的,經王找后變成可溶物質的即為正性膠。負性光刻膠,主要對于光照后形成不可溶物質的是負性膠。在相同的時間內,根據光照的不同,它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針對這個原理,我們對于有機物膜層進行了不同的設計。
    對于A圖來說是單獨的一個段差,B是有一個尖角的圖案,CDEF是開一條槽和兩條槽、三條槽的不同。開三條槽能得到比較短的坡度,四條槽的坡度要稍微大一點,在這個結構上對于開三條槽有了進一步的優化。在這里主要是調整了這三條槽的間距,分別從一個等間距到負間距,每個間距的差異進行優化,對于每個優化的項目圖片可以看出,對于等間距來說,它是有不太平緩的情況,對于第一個設計來說,它的坡度在25度,是有一點大的。目前這個數字可以看出,對于E3的設計是比較好的,對于這個來說,我們在正常掩模板光柵設計的優化,E3方案是開了三條槽的,可以看出來,對于A方案是有影響的,這樣會容易導致上層圖層的短路,如果兩條槽在一起是有顯示異常的。
     我們的研究來說當掩模板光柵設計成三條光柵時,具有比較好的坡度。當三條光柵距離有機膜段差處的線寬、線距依次為0.8、1.2、1.0、1.0、1.2、0.8的坡度最優,僅有13.18。謝謝大家。

主持人

 FED中最難做的是發射電極,因為我們希望它有電子發射,它的原理是電子沖擊熒光粉得到發光,那么以前試過很多各種各樣的辦法,當然現在這個技術在提高,比如說噴墨打印機。這與有機的噴墨打印不太一樣,打印的墨水實際是作為納米材料的種子,所以在打印的時候只是關注尺寸相對之間的距離分布,而對于它的薄膜厚度的均勻性要求并不是很高。打了種子以后,很多的納米生長都是靠在種子上來制備的,那么在這個種子上再生長納米棒,當然這個圖片的尖端做得還是不錯的,說的土一點還是很尖的,如果不是很尖的話放電的電子發射的能力也是有問題的。


 下面有請上海中杭光電子有限公司朱雪婧,她的題目是《掩模板光柵設計減小有機物模層段差處坡度》,有請。

福州大學康冬茹

 墨性的成功率是很高的,墨水的黏度還在探索中,我這邊打印的黏度沒有非常的高,大致在2到3。

現場提問

墨水打印的均勻性如何,或者說做實驗的成功率怎么樣?

福州大學康冬茹

 我們經過測試可以看出是氧化鋅,至于多晶非晶沒有考慮,按照正常燒結出來的就是這樣的狀態。

現場提問

退出來的是多晶還是非晶?

福州大學康冬茹

 會發光,它的最低電壓不是非常的確定,在調節的時候,剛開始會有波動,所以這個沒有確定的數值。

現場提問

表面的尖端發射有沒有做過實驗,它的電壓是多少?

福州大學康冬茹

大家早上好,很榮幸產品這次會議。下面我將介紹一下我們的研究情況,如有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包含。
    首先介紹一下研究背景,過去電視主流采用的是CRT顯示原理,它具有亮度高,視角寬,色彩飽和度好。通過加熱燈絲,使陰極發熱,熒光屏發光,FED顯示利用的是電場刺激陰極材料的電子發射到熒光粉上發光。FED跟CRT的發光原理是相似的,但是CRT它的電子源只有一個,而FED的電子數有數十萬個,因此在構造上FED就可以制作得比較輕薄,并且取代了CRT的長電子發射,取代了CRT熱電子發射,采用的是場電子發射,并且它的工作電壓比較低,小于一千伏。FED具有CRD的優點,又具有高分辨率的優勢,因此在顯示領域有一定的優勢。在場發射中,場發射陰極材料是一個核心技術,它要求這個材料包含數低,在強電場下要具有良好的導電和導熱性能,材料使用易加工,成本低等等。CNT它的優點是導電性好、高長徑比等。但缺點是易被氧化、壽命低、易團聚等。
    我們研究的是氧化鋅,我們設置的是圖形化技術,將氧化鋅陣列及間距進行調控,使氧化鋅的陰極性能會更加的好,常用的有兩種工藝,一種是膜板輔助生長圖形化,它需要先生長膜板,然后再沉積氧化鋅,再去除膜板,這個工藝可能比較復雜,所以我們研究的是將襯底結構圖形化,采用的是光刻技術和噴墨打印,光刻技術比較成熟,它通過膜板和氧化鋅組成。另外一個工藝是噴墨打印,我們采用的是壓電式的噴墨打印,它是在噴嘴處放一個壓電陶瓷,在電壓的變化下會有伸縮的特性,因此我們輸入圖向電壓信息到壓電陶瓷上,在常溫常壓態就可以穩定的噴出,直接在襯底上實現圖形化。并且噴墨打印它的工藝操作簡單,成本低,所以比較適合大面積制備。
    我們首先介紹一下光刻法制備圖形化氧化鋅陣列。我們采用的系氧化鋅組成,將光刻交圖形成后再生長,生長出氧化鋅陣列,去除光刻,就可以得到圖形化氧化鋅陣列。這里采用的是方法是二陰極體系,陽極接鋼片,陰極接鋼板,電解液是水溶液,利用光化學反應,氫氧生成氧化鋅,就會得到圖形化氧化鋅陣列。這里采用的膜板圓的陣徑是三百微米,間距五十微米,生長后的陣列它的邊緣會比中間長的更好,這是因為邊緣效應,并且它這個方法有很多的尖端,接近性也比較好。長發性開啟場強是2.15伏每微米。
    另外一項工作是噴墨打擊氧化鋅種子層,這里配制氧化鋅墨水,我們配制出來的是比較純清的墨水,墨水對于噴墨打印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部分,因為墨水它的黏度太高會使噴射速度降低,噴射的圖形就不能非常的準確,太低的話墨水會直接外滴就無法控制末端,表面張力太大,墨水不易形成細小微滴,甚至不能噴出。太小會容易不穩定,形成星狀濺射點。打印氧化鋅種子成采用的是通過調節計算機參數改變控制壓電材料的壓力,控制噴出墨滴的大小。使墨滴呈現穩定的一滴或兩滴的狀態再噴出。打印完后將它干燥燒結,這是我們打印好的氧化鋅種子層,發現它的圖象圓都非常的整齊,然后再電話電化學沉積制備,生長出氧化鋅陣列,它的尖端都是朝上的,有比較多的發射點。場發射性能開啟場強為1.32伏每微米,我們又將這個噴墨打印好的氧化鋅種子層進行了水熱法制備,這里的圖形是比較完整的,生長出來的是納米棒陣列,但是可以發現它生長得比較密集,所以有一定的場地效應。這邊開啟場強會比較大,4.12副3每微米。
     小結是我們采用光刻法結合電子學沉積法生長圖形化氧化鋅納米枝陣列,開啟場符為2.15伏每微米。操作簡單,墨水是關鍵,在圖形化氧化鋅種子層上,電化學沉積法獲得了圖形化氧化鋅納米枝陣列,開啟場強為1.32伏每微米。謝謝大家的聆聽。

主持人

 早期做EL大屏幕顯示,我們所給人大會做了大屏幕顯示,是用粉沫印刷的形式做成的屏幕,但是點是很粗的,后來發展到無機的薄膜電子發光,最后發展起來有機的EL。接下來有請福州大學的康冬茹,她的題目是《圖形化氧化鋅陣列的制備及其場發射性能研究》,有請。

華南理工大學劉賢哲

 是的,通過不同的板材進行驗證,5%以內的硅含量是不錯的。開關比最高的可以達到498,保留數值在488。

現場觀眾

三個元素的比例都是變的?

華南理工大學劉賢哲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劉賢哲,今天很高興來到這里跟大家作出抗酸氧化物半導體的研究,我將會從背景材料和薄模氣電三個方面來作出介紹。

    首先是背景,平板顯示技術是基于汽車及計算機之后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因此平板顯示技術將進入移動、互動和無紙辦公的時代,當下的平板技術的發展,我們對平板顯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向大尺寸、高分貝以及高屏和低成本這些方面的發展。當下的主流顯示主要是LCD顯示和OLED的顯示,對于我們來說有源層是直接影響到性能的影響。

    非精硅它的精率比較低,多金硅它的成本高,而我們的氧化物來說具有比較高的牽引率,低漏電壓,低能耗,低沉積溫度以及低成本的優點,它很好的兼容了非精硅等的缺點。所以氧化物TFT引起了我們的關注。TFT大部分采用的是底三結構,主要分為BCE無結構和ES結構,BCE結構它掩模次數會少一些,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我們的制造成本,對于我們氧化物TFT來說,要實現BCE無結構是十分困難的,以及很容易在圖形化時造成TFT被溝道損傷,所以是需要一層主檔層獲得高性能器件。對于我們要想降低生長成本來說我們會選用BCE結構。

    接下來是材料選擇,我們選擇的是二氧化新體系作為我們的本體材料,因為二楊夕體系優點是成本低、抗蝕性好。缺點是載流子濃度很高,不容易控制,我們選用的是硅慘雜來調控。

    接下來是薄模特性,對于常規的二氧化錫是具有良好的非精結構,同時我們對薄模進行處理發現在450度下依然是保持非晶結構,隨著溫度的增加,它的薄模度也是逐步增加的,它的粗糙度呈降低的趨勢。對于我們想要制備出BCE結構的晶體管來說,它的各種實驗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采用了四種實驗進行了研究,我們發現在25秒內電級材料已經完全干凈了,而STO結構很好地保留。這個對我們成功地實現氧化物TFT跟近了一步。

    對于電極的選擇,電極材料與源層的匹配,它的質量的好壞直接能夠影響到TFT的性能,因此我們對比了不同材料發現末電極的函數與我們的STO函數接近,這樣的話能夠形成低接觸電子。

    器件制備流程圖可以實現了各尺寸的均勻性和精密度都是十分良好的,同時我們對器件進行了電學性能的測試,我們分別測試了飽和性能和線性性能,線學性能為高清顯示驅動提供了新的顯示方向。最后對于穩定性進行了測量,PBS測試的亞閾值電壓變化可快速減少,在兩千秒以后基本駁斥不變,說明此材料的穩定性優良不易因電學老化導致器件損傷。

    最后十分感謝各博士在實驗上給予的幫助和支持,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有請華南理工大學劉賢哲,他的題目是《硅摻雜氧化錫薄模晶體管性能研究》,有請。

馬微電子集團高級工程師樓均輝

大家好,我是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的樓均輝,天馬從2012年開始正式研發氧化物TFT,一開始的時候,應該說還很順利,第一年我們就把TFT推行做得還可以,顯示的樣品也做出來了,但是我們差不多花了兩到三年時間,才把TFT特性基本管控住了。換句話在這過程中我們也走了很多彎路,我們花了兩到三年時間以后把TFT特性控制住,也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把TFT特性調整到需要驅動一級顯示的要求范圍里了。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碰到的問題。

    TFT主要的指標性能參數包括閾值、牽引率、開關比,對氧化物來說閾值是更重要的,因為它受到自身的影響,可能它的閾值經常會發生變化,或者說出現異常。

    這是我們采用氧化物TFT結構,這個結構是大家比較常見的。因為大家也知道對于顯示屏來說,對窄邊框的要求是越來越高,邊框的顯示屏就必須采用集成電路,整個驅動電路里,輸出管是T4,所以T4是最大的管子,也是最重要的TFT

    剛才說到氧化物TFT它很多因素受到自身和結構的影響,反過頭來說我們也很容易通過自身和結構來實現它不同的特性,這張圖里面我們采用三種不同的工藝制成,從而實現了它不同的TFT的閾值,我們用ABC來表示,A這個圖是最負的,B會正一點,C就更正。我們把這三種管子用到顯示屏里面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A這種特性制作出來的顯示屏,我們發現它會出現異常,這個異常就表現為由橫紋和動脈沖,如果我們側來它的三個輸出端可以看出,A就是異常的多脈沖。B是正常工作的,假如把顯示屏放到85度下面,也出現類似A的異常,它的異常也是出現橫紋,我們測量數值也會發現多脈沖。C的濕溫和橫溫都是正常的。BC濕溫下是能夠正常工作的,但B是在不同溫度下的特性曲線,溫度升高的時候,它會發生顯著的負向。在常溫下都是能正常工作的TFTC都是能正常工作的,高溫下氧化物TFTC的負偏壓穩定性曲線是沒有受到光照的影響,就是因為負值更正一些。

    總結來說,對于VSR電路行驅動的窄邊框氧化物驅動的LCD顯示,閾值必須調整多足夠正才能保證VSR電路的正常工作,否則容易出現異常多脈沖輸入不良,同時需提高氧化物在高溫下光照的負偏壓穩定性,以提高顯示屏的可靠性。

主持人

 下面有請天馬微電子集團高級工程師樓均輝,他的題目是《金屬氧化物TFT閾值對LCD顯示屏的可靠性的影響》,掌聲有請。

北京大學王翠翠博士

 是的,所以數量也會增加很多,我們大概計算了一下,對于4K成2K的話,如果是八組的話,發光時間就會達到80%,所以我覺得應該分的組不是很多。

現場觀眾

對于分組驅動的話,比方分成N組的話,是不是有N條線。

北京大學王翠翠博士

大家好,我很容幸為大家介紹,目前a-IGZO的研究應用范圍從小尺寸的手機手表到大尺寸的電視機,目前用于驅動的是三種。用來驅動AMOLED是用來區別小尺寸,主流TFT五技術是非晶態、均一性好,低成本,主要用與中小尺寸的LCD,小尺寸,分辨率也低。受于小尺寸的影響目前應用比較受限制,手機的屏都是采用這個。新興TFT技術它的遷移率高,穩定性很高,但是均一性差,成本高。a-IGZO是用于取代的理想器件,但是它還存在負值的情況,我們還需要特別的考慮。因為TFT都存在電壓的漂移,對于預制電壓增大的話,會造成亮度發生變化,因此我們要想得到比較高質量的顯示屏,就采用一些補償技術。

    目前像素內的補償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電流變成,一種是電壓變成,電流變成它的精度高,變成速度慢,限制了其他際應用。電壓變成的速度快,精度受提取時間的影響。根據提取方式的不同,采用二極管提取和源級跟隨,二極管是采用放電的形式,它能達到最小值,就會要求這個預制電壓是負值。而且用源級跟隨是不受限制的,樓端對源端進行充電,直到提取它的預制電壓,這樣預制電壓是可正可負的,它的補償范圍也會更寬,對于預制電壓存在有可能是正值和負值的情況就會好一些。

    接下來詳細講一些它的工作過程,一是初始化,從低電平到高電平,通過導通的管放電,提取的過程是低電平轉為高電平,就從B點和C點進行充電,導致CE兩端的電壓差達到要求的電壓。當完成閾值之后,從高電平變成低電平,就是因為它的對比度特別高,當前數據寫入的時候,T2管導通,由于C1C2是串聯的,B點的電壓就會刷新到新的值,CE兩端的電壓也會發生新的變化,當CE進入發光的模式,這樣的話由于A五點是懸空的,C兩端的電壓差可以保持數據學位的電壓。為了驗證這個點路的工作,我們進行了仿真,仿真過程中使用的TFT的模型是基于實驗室所做出的,圖上所示TFT的測量數據和仿真數據可以看到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因此可以驗證像素電路的工作過程,需要說明的就是,雖然我們在給出來的模型中閾值電壓是定值,可以通調整仿真使用的參數來調整閾值電壓的大小,可以預測不同電壓下的像素工作過程補償效果,當不同閾值電壓情況下的瞬態仿真效果,當閾值電壓增大的時候,它的VD點的電壓是變小了,這樣的話TE的閾值電壓是增大的。當閾值電壓是負值的時候,電路依然是可以正常工作的。右側對應的是電流的數據,可以看出當閾值電壓發生變化的,這樣的話就可以補償閾值電壓的變化。

    當閾值電壓為正值的時候兩個電路都能補償變化,但是為負值,二極管不再補償變化,采用的是同時發光的形式,將不存在時間,但由于它的同時發光,同時發光是當面板上所有的數據寫入之后它的發光時間會壓縮得很短,如果它的發光時間很短的話,它的驅動電流就相對的增大,因此我們在提出了正值前,我們所曾經提出過分組驅動的方式,這個被發表在SID的論文上。所謂采用這種分組驅動的形式,把面子上像素電路分成若干個組,然后這個同組上的像素電路完成變成以后,這樣就會進行發光了,它的發光時間也會大大的改善。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分組驅動它的全局控制線會相應的增加,這需要合理的設計它的分組主數。我們如果采用這種分組驅動情況下,像素電路的驅動,前兩組大概是這個樣子,后面可以根據這個規律寫出來。

    總結來說,我們提出了基于源級跟隨的3T2C像素電路及驅動程序。仿真驗證了電路的工作過程及TFTAMOLED閾值的補償效果。對比驗證了與二極管提取的閾值不同,提出的像素電路可以補償閾值為負值的情況,它的應用范圍更寬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是采用分組驅動方案下的該電路適合更高分辨率的AMOLED的顯示。謝謝大家!

主持人

我們這個主題是TFT,在平板顯示當中TFT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么對于液晶如果要是沒有TFT的話是做不了動態顯示的,早年做液晶的時候,是覺得這個東西很難做動態顯示,因為它的速度是不一樣,那么有了TFT的技術發展以后,液晶有了顯示,同樣對于以后的這些平板顯示技術,包括早期的PPP,包括現在的平板顯示技術,都離不開TFT的技術。所以TFT技術的發展,對于平板顯示技術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那么它第一是來于材料的凈化,材料不斷的發展,那么第二是它的技術,制備技術的發展。比如說它攻克的精度,早年在做平板顯示的時候,當然是很早了,我們那個時候是希望有一臺激光設備,但那個時候可以說是天價,根本就買不起。今天所有技術的發展第一是源于材料,第二源于制備工藝技術的進展。

    下面有請北京大學王翠翠博士,她的演講題目是《一種補償a-IGZO  TFT負閾值電壓的AMOLED像素電路》,大家有請。

維信諾蔡世星

 我們這邊是這樣看的,ESL的氫會影響溝道本身,會讓氫進入到當中。對于ESL工藝本身來講,工藝條件是完全一樣的,假如說ESL的氫少了,有一部分氫就到別的地方去了,很大的可能性是到下面的背溝道里面去了。

現場觀眾

200度的氫含量要高于210度的氫含量,但是200度是不高的。

主持人

大家有問題可以提問。

維信諾蔡世星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維信諾的蔡世星。首先介紹背景信息,非晶氧化物半導體比較普遍采用底柵極堆疊結構的器件結構,等等性能帶來了它非常大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它非常適用于作為大尺寸的TV背板技術。另外一個方面是源于它的工藝溫度,未來有可能是MOM最大的發展方向上有它的用武之地,具體的這邊簡單介紹一下它的器件結構。

    通常來講有BCEESL等結構,每種結構都有它的特點,有優點也有缺點。下面主要介紹一下底柵堆疊的結構,BCE結構是完全裸露的,在后續工藝,尤其是在它圖形化的過程當中,它的背部通常會受到比較大的損傷,包括其他的一些雜質元素的影響。等等原因導致這種元素的器件性能差一些,當然它的優勢是非常簡單,所以成本非常低。它的結構跟非晶的結構是完全一致的,假如說通過很小的改動,就可以直接把一條非晶硅的產線納入進來。相對的另外一種對接是這邊介紹的情況,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后續的工藝當中來改變。

    ESL工藝溫度對器件的影響和原因。首先是實踐方法,器件分為六層,每一層基本上都包括成模、圖形化、攻克圖形化等,有部分步驟包括退步,主要是兩個地方,最后是圖形化之后來完成。實驗過程當中在ESL工藝當中,紫色地方會有四個工藝條件,工藝條件分別是180190200210,除了溫度有差異之外其他的都是一樣的。從最底下的山積木,通過CBD的方式來制備絕緣層,通過CBDESL。這邊放了三張圖片,原因是在最后一個最高溫210攝氏度的時候,整個是導體狀態。通過這三張圖片來看,從180190200器件的特性和均勻性都是在逐步改善。重點的四個參數,從左到右基本上都是在不斷的改善。

    簡單來講線上是很簡單,從不同的溫度來看,溫度也是在不斷的提升,導體也被破壞了。我們分析一下原因,從ESL的功能來講,它的最大功能是防止工藝和外界環境對溝道層的影響,當然模質越好效果也越好。另外一個方面ESL層本身也會被溝道造成損傷,這些損傷造成雜質。主要是氫、氧、氮等等,簡單來說這層模長完之后是起到保護作用的,成長的過程當中也是對器件有損傷的。而工藝溫度在這兩個效應當中做得是相反的,如果說在成模過程中溫度越高,它本身對ESL的損傷是加劇的。模層長完之后,因為溫度越高它的模質越好,保護效果也越好,所以是相反的一個作用。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看,第一是模質,第二是損傷角度,模質我們通過不同的方式來看不同的狀況,紅色的這條線是成模速率,隨著溫度的升高它的速率會略有改變,藍色的曲線是濕刻速率,隨著工藝溫度的增加,它的濕刻速率是極具降低的,尤其是在170190攝氏度范圍內,濕刻速度是大幅度降低,所以可以理解在這個溫度區間內它的模質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當然濕刻速率越低它的溫度越好。我們通過不同的溫度來看,很明顯可以看到在150180這兩個溫度下,這個模質是非常差的,濕刻之后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到它的效應,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低于180攝氏度的模層所起到的作用是保護的作用,可以承載很大的問題。

    另外一個我們從對工藝溫度的升高,對溝道損傷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損傷很難通過直觀的參數來評價,主要有四種元素,包括硅、氧、氮、氫,除了氫之外,其他的都是幾乎看不到任何差別,氫是兩百攝氏度的ESL,它的氫含量略微比210攝氏度高一些。大家都知道氫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在這個過程當中除了溫度之外,其他包括壓力、包等等參數完全是一樣的。當看到200攝氏度的氫含量略高210的氫含量,氫部分進入溝道當中,導致實驗結果在的不同。

    最后總結一下,ESL沉積工藝溫度對IGZO  TFT器件影響是有顯著影響的。更高的ESL工藝溫度,有助于得到跟高品質的ESL模層。高品質的ESL層可以有效保護器件背溝道,免受后續工藝及外界環境的影響,從而提升器件性能。過高的工藝溫度將加劇ESL沉積工藝本身對器件背溝道的影響,甚至會導致器件導體的結果。以上是我的報告,謝謝大家。

主持人

剛才我提到了我們所是化工顯示最老的單位,顯示界的各種人才很多都是來自我們公司,當年在技術不斷的發展當中,早年做發包顯示的時候,認為液晶當時是不能做大尺寸的,隨著技術的進步,液晶面已經做到了一百英寸以上,新的技術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個時候視角小,現在我們也知道液晶的視角是變得很大了,幾乎快達到,至少到160多以上。任何技術都是在發展過程當中的,我們不能說從一個固定的角度來看一個技術,同樣的在座的也都是搞技術的,我們對于有些技術的問題,我們都要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去講它,討論它,比如前幾年出現的LED電視,我們說LED是什么這個顯示器件是LED,其實我們電視里出面的還是TFT,同樣現在我們又出現了很多技術,比如說像量子點技術,有人就問這個量子點技術會怎么樣,我說嚴格地講不叫量子點技術,其實量子點只是提供了一個材料,量子點現有的兩個應用,嚴格地講應該是量子點材料在顯示技術上的應用,一個是光發光,現在做背光源,有做模的,有做管的,兩種方案。另外一個是它在電子發光當中的應用,它實際上也是一種材料應用,怎么說呢?結構上和有機電子發光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我們歷史上來說,就是液晶FCD顯示,PDP顯示。電子發光顯示也有兩種,一種是無機的,有機的是復合機理,還有一種是另外一種發光機理的顯示。所以我們討論顯示的時候我們要講發光的機理,它顯示的機理,而不是說某一個技術插進去就變成了某一個顯示。現在比較熱門的印刷顯示,印刷顯示也不是一個新的概念。現在印刷的技術和材料的技術,都上去了,印刷顯示今后也會成為一個迅速發展的方向,但是它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


    下面有請蔡世星工程師,他的演講題目是《對ESL層工藝溫度影響非晶IGZO  TFT性能的研究》,有請。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夏慧

上面這些圖不同的顏色是代表它的不同的東西,顏色越偏向藍色就說明它的應力比較小,當變型量越小的時候我們的顏色就越偏向藍色,也就是它受到的應力越小,每一層材料進行對比我們就會發現從這個結果看出對于金屬層,可以發現當有變化為0.1mpa的情況下,受到的壓力變化由20%到40%,我們都知道成績出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應力,在我們這個總變形量會引起100mpa或者幾十mpa的情況下,對這個是有一定影響的。我們沒有把變形量的數據放上來,但是我們的結果變形量是會有0.1左右的變形量,但總變形量有0.4mpa的情況下,有人研究過當TFT受到0.09變形的時候才會有變形變化。
    既然有這么大的壓力,而且這個壓力還跟總變形量相關,是不是在設計PS的時候要考慮這樣一個因素。在設計的時候通常通過調液晶量來達到設計值,其實這個也跟我們的大小和燈測提示有關系。因為壓強其他各層是根據其他的條件來確定。總變形量會影響PS對TFT的壓力,那如果TFT受力過大就會出現變形發生變化,而我們產品里面有一些TFT是不會受到PS壓迫的,而有一些是會受到PS壓力的,如果這個壓力對TFT造成影響的話,我們整個的顯示上就會出現問題,就是PS擺的位置和PS沒有擺的位置的TFT有差異,所以顯示的位置就會有差異。當然我們不能讓PS對TFT的壓力做到沒有或者很少,因為環境因素會影響核耗,低溫和低壓下核耗也會發生變化,所以我們必須要讓PS對這個TFT有一定的喪壓量,讓環境在發生變化的時候,不至于起不到承壓的作用。
     在不同的應力下TFT的壓力會有幾十mpa到一兩百mpa,建議PS對TFT的應力不應超過50,但這是我們這個模型下的模擬結果,如果說你們使用的材料以及你們TFT的結構不一樣,模擬得到的結果甚至會比這個大或小。也應選取適合總變形量來調整PS的高度或其他的參數。謝謝大家!

中華顯示網

第一組——TFT器件及相關技術直播即將開始,敬請期待...

9月23日    第二組——OLED器件和技術文字實錄

河北工業大學 研究生 李志廣

我的題目可能有些企業會覺得陌生,有的單位可能也進行過TRIZ的培訓,河北工業大學是走在比較靠前的位置,我們跟科技部的合作也比較多。下面我們就把TRIZ在顯示器的領域做一個探討。我的報告有五個流程。如果大家接觸過這個東西,那么這套東西能夠和產業相結合。液晶技術企業是一個當之無愧的高新技術企業,這套企業的工程太復雜了,包括半導體的工藝,具有高新技術企業的一些特點,那么TRIZ是基于知識的工具,是一套系統化,具有發明創造問題的一套方法,在這個技術創新方面,發明創造方面我們的技術系統當中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在企業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中,我們應用這一套技術創新方法,我們認清技術發展趨勢,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下面是TRIZ求解問題的一般的流程,首先是問題的提出,要根據自己要解決的系統當中的一各問題,可以是技術系統當中當前存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也可以是生產工藝過程當中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問題之后我們就要應用,主要是下面這幾個方面,包括功能分析,因果分析,成果區域的確定,還有資源分析,這些幾個方面如果展開的話,每一個方面都可以是一場大探討,當然也可以不全去應用,有選擇地去應用。功能分析一般是要建立系統的功能模型,把系統當中所有的原件列出來,然后用這些箭頭和符號表示原件之間的作用來實現功能,我們用不同的建筑符號來表示,還有標準作用,不足作用,過渡作用,我找到以前我們培訓的一個工程師的一個例子,系統當中曲線和虛線的箭頭,這就比較明顯存在問題的地方,從這些問題去解決進一步的工具產生創新解。應該因果鏈分析法確定產生問題的原因,找出比較好解決的原因,看看我們能夠產生什么樣的創新解。下面這幾討都是我們逐一地去應用去分析這個問題,下面進一步地去應用一些工具解決這各問題,我們可以對當前系統進行技術預測,對當前的技術進行一套嚴格的方法,在美國一個做軟件的公司有他的一討東西,需要大家花高價錢去買的,還包括技術成功的預測。效應是TRIZ工具的一個急于支持的一個工具,逐漸地去融合更多東西的庫,實現一些功能的原理都把它做成一個庫,有些關鍵詞我們可以檢索和應用它,包括之前應用過的一些實例,實現某個功能的時候,找實現這個功能的效應,最后我們選擇最優的方案進行實施,經過這一套的分析,往往會寫出很多的專利出來。
    LCD的成熟度預測與企業創新戰略,根據Altshuller提出的技術成熟度預測方法,采用性能、專利數量、專利級別和利潤率四個尺度變量來確定產品的技術成熟度。專利等級這討曲線有的時候好建立,有的時候不好建立,我們可以建立兩條或者三條來進行曲線預測。我們利用專利的分析簡索的軟件成為了這樣的特點,我們的軟件可以把這個曲線通過計算機擬合去判斷技術的成熟度,可見近些年專利數量,曲線的末端已經呈現了明顯的下降的趨勢了,大概是從2009年之后,銷售額我也只獲得了09之前的數據,由此我們做出初步的判斷,液晶顯示技術已經發展到退出期的階段,退出期并不是沒有東西可做,每個季度的周期很長,我們后面還是有很多的東西去做,等級很高的發明就會很少,每個時期有每各時期的研發的策略,電子科技大學愛幾個老師也對液晶顯示的成熟度,在我寫了這篇論文之后,進行了預測,根據不同的檢索方式和出來的數不一樣,我們不可能全部統一到一塊去,庫也是不一樣的,含概量曲線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他們把專利進行了抽樣分析,進行了大概的專利定級,得出的成熟度是位于成熟期末期的結果,所以說現在競爭非常的激烈,出現了新型的技術,制造工藝這些它主要是對輔助的次要的進行改進,讓它更優化一些,但是不能夠滿足長期競爭的要求了,就是需要對研發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財力。經過技術成熟度預測之后,一般情況下我們用這個方案去采取進一步的策略,如果產品是處于嬰兒期和成長期,如果是處于成熟期或者退出期,我們就應該加大研發力度,尋找新的S曲線。
    第四是TRIZ中的沖突發現及其解決理論,與冶金現實技術創新
    1是產品進化和發展就是進行產品創新設計,在產品創新設計過程中,其核心是解決設計中的沖突。2是如何發現和確定產品設計中的沖突是十分關鍵和重要的。
    我們需要改進物質傳播型,這也是發現沖突的方法,這個沖突就是我們需要這個加電廠分子發生改變,又不想使電廠對液晶材料進行破壞,這樣的話我們怎么解決這個沖突,這個沖突是技術沖突還是物理沖突?如果是技術沖突我們需要用39個標準對這個沖突進行描述,然后去查找沖突的舉證,進行類比的分析,如果是物理沖突我們要解決分離原理,經過分析,這個沖突是屬于物理沖突,我們需要考慮分離原理解決這個沖突。因此我們在電廠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響應時間內,使它行列導向,消除固定電廠的作用,這是應用的分離原理當中的基于實踐的分離。
    結婚:通過應用基于TRIZ解決問題的流程,對液晶新式技術進行了成熟度的預測,從戰略上指導液晶顯示企業的創新,通過應用TRIZ的物質一場、沖突及其解決理論,為液晶現實企業在產品創新設計研發方向,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和途徑。河北工業大學現在有一個科技部設立的唯一一個技術創新方法的研究中心,現在國家也在推廣創新工程師的認證,要在全國培養創新工程師,制定了一套認證的系統,包括創新工程師認證,創新培訓師認證,現在應該主要是國家科技部從政府方面往上抓這個工作,找一些大的企業,選一些優秀的規程是參加這個培訓,我們現在工程師大概有一千來個一至三級的創新工程師了。我們學校現在也是液晶方面非常具有歷史的研究單位了,我們從1994年就開始招收本科生,我們培養的方向就是液晶方向。好多的企業當中也有我們的學校的學生。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主持人:我在國外學過TRIZ,現在國內也開始重視了。如果大家有問題現在正是個好機會。如果有問題請提出來。沒有問題會后和李老師單獨交流。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下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基于TRIZ的液晶顯示器件技術長信  

李志廣  研究生  河北工業大學

上海中航光電子有限公司 工程師 趙應春

匯報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各方面,第一是光彈效應,也就是雙折射效應,當玻璃受到外力,發生彎曲時,沿著受力的方向,玻璃密度會發生局部差異,從而使玻璃變成各項異性的材料,產生了順折射現象,而受力方向變成了光軸方向。當液晶赫受到外力變形時,原本玻璃的零位相差被破壞,這個力所產生的雙折射現象干擾液晶對光的調制,導致諸如液晶盒的黑畫面不黑。當玻璃受到形變以后,本身會出現一個相對的調制。液晶盒在框膠固定下,CF和TFT的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光彈效應也是對稱互補。因此TN黑畫面,它的一個玻璃變行,會出現一個漏光的現象。假設框膠是非常手軟或者斷開的時候,CF和TFT之間無法傳遞切向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且單玻璃(CF或者TFT)彎曲不大的情況下,自身的光彈效應也可以補償。
     下面是四副圖片,第一副圖是沿著紅色虛線,切開,扭曲玻璃,發白只能地框膠斷開處,第二副圖是有框膠處,擠壓玻璃,出現發白。第三是框腳切開處,擠壓玻璃。針對以上的改善方案,在液晶盒里面添加一個補償膜,使得能夠改善光感效應。以上是我的匯報,謝謝大家!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下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光彈效應對液晶顯示面板光學影響及改善研究  

趙應春  工程師  上海中航光電子有限公司

光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劉小波

關于Techna  team,成像式測量儀器制造,它是成像式亮度設計,簡單地介紹一下,DFF和德國的汽車工業,德國的一個整車市場他們做的一個組織,希望把顯示的產品像標準化的組織發展,德國顯示協會主要提供技術上的支持,關于這部分在2016年SAT的年會上特邀他來發表這樣一個情況。
    下面會簡單地介紹一下Conoscopic的鏡頭,坐標系統是怎么建立,在應用部分我們提供了三個方面的應用,多了一個方面是顯示測試方面的應用,實際上在材料方面,尤其在材料開發的時候有一個材料的特性,這個顯示離眼睛非常的近,最后我們介紹一下關于這些應用的一些優點和一些局限,這部分關于Conoscopic  lens,我們通常用的鏡頭是normal,實際上我們Conoscopic  lens是遠性鏡頭,最大的特點入瞳的部分正好是在鏡頭非常近的地方,那這個最早可以追溯到1944年鏡頭的專利,現在來說主要是Conoscopic在光度學上的應用。市場上這些大家有一些區別,主要是入瞳的尺寸,還有視覺的范圍,關于坐標這一塊,我們根據鏡頭的光路自然地可以看到,我們坐標方向360度的,然后到達的液晶平面正負90度這樣一個坐標,有些廠家會把坐標轉換,坐標的變換我們有詳細的介紹。我們這個坐標可以化解,但是怎樣地去精確?就是需要做一些測試和定標,這是我們實際做的這樣一個情形,從圈的位置往中間的圓心。在應用部分最主要的是三個方面,設備是顯示方面,簡單地說就是角度相關的亮度和對比度的測試,它是處于離鏡頭非常近,這個地方不同的方向上發射出來的光線經過我們的鏡頭,不同方向上的光進入到CCD上面的不同的位置,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得到不同方向不懂角度的的分布,如果我們拍一個兩的畫面,再拍一個暗的畫面,這兩個畫面相除就得到這樣一個相關的對比度,這是顯示測試,這是比較成熟的,另外我們做材料測試,主要是透視和反射,這個基本上也可以和顯示的測試一樣,這個材料主要借助于外部的光源,當我們材料放在這里以后,我們就可以測到它不同方向角度相關的分布,本身納入到前面光源本身分布不同方向上的透射率的分布。
    除了我們剛才說的這些,包括平顯系統也可以用這些系統做,將來可能會有很多的屏顯系統,這是我們實際測到的,我們拍了一各畫面,第一個是白花面,另外一個我們做了贅述的處理,所以這個Conoscopic 有的時候可以取代轉臺式的測試方法,對于轉臺如果測試角度解析度高的話,測試速度是非常快的,這是它最主要的優點,這里面非常影響我們測試的有幾個地方,就是我們剛才說的有效的入孔的位置,角度的范圍也是比較有限的,另外就是一各雜散光的影響,尤其你看到類似鬼影的地方就是雜散光的影響。
     最后的結論就是做這個測試實際上是很復雜的測試,局限性主要是我們前面向大家介紹的。以上就是今天我介紹的內容,如果有問題可以跟我們直接聯系。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下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Conoscopic  measurements  for  displays  advandages and limitations  

劉小波  總經理  光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交通大學 研究生 樊瑞

 我是根據降低強度的程度來計算的,最開始每個像素點都有一個初始的亮度,最后取了一個平均值。

現場提問

你的亮度衰減是根據什么?

西安交通大學 研究生 樊瑞

我在仿真之前對原始圖片也是相同的,計算它的壽命。

現場提問

你們是進行亮度控制的,控制以后的壽命是怎么確定的?

西安交通大學 研究生 樊瑞

首先大家都知道OLED的柔性顯示,快速的響應時間吸引了大家的關注,但是其由于亮度衰退是其弱點,亮度退化導致了亮度轉化降低,關于這一點的改善研究主要是從外部補償和內部補償兩個方面進行的,左圖為例,這是外部補償,在提高電流的同時會加劇OLED摔退的速度,因此無法準確地補償亮度,對于內部補償以右圖為例,基本上是以5TEC和4T5C。針對外部補償和內部補償,他們均會造成OLED的成本以及難度的提升,因此我們提出了采用分區域亮度控制改善OLED亮度壽命的方法。左圖是在不同初始亮度的情況下OLED衰退速度的體現,可以看出800的情況下OLED摔退速度是最快的,考慮到一副圖象各個區域的亮度各不相同,并且高灰度階的也是不同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保證圖象的質量,人眼無法察覺出圖象質量的好壞,均認為圖象質量較小,另一方面我們考慮到我們需要最大程度地減緩OLED的摔退,最大程度的降低亮度,作為降低亮度的選擇依據,在進行仿真之前我們首先對OLED壽命減退的參數進行了測試,由于OLED的亮度衰退符合指數衰減的特征,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延緩指數衰減來延緩OLED的壽命。我們還提出了包含這兩個設計的模型,這各是我們測試用的樣片,針對兩個樣片采用不同的亮度,得出其衰減曲線,計算得到了其參數。在測試完參數之后,我們就可以對圖象首先進行了劃分,劃分原因就是之前提到過的它對壽命影響的程度和壽命影響的因子各不相同,由于考慮到存儲的問題,因此我們首先計算出了各個子區域的中心象素點,根據中心象素點的比例系數,集散出全屏像素點的亮度比例系數,這各時候屏幕最外圍的區域就無法通過該方法計算得到,因此需要對屏幕周邊的區域進行一個延伸子區域,這個就是計算各區域壽命影響的公式(大屏幕),我不對低灰度區域進行處理,在高灰度區域,我們根據圖象各個區域的壽命影響因子,根據它所降低的亮度的程度,計算出實際圖象的PSNR值,計算公式如下(大屏幕)在確定了亮度比例系數之后,根據之前提到的OLED衰退的模型,我們可以推倒出其衰退程度的計算模式,根據之前的測試可以得到期間的參數(大屏幕)對于圖象的選擇,我們選有了柯達24副來進行實驗,對分辨率為728×512的圖象我們劃分為32×48,這個是方針結果,選取了柯達第13副圖象和第20副圖像,通過處理,壽命可以翠13000個小時可以達到15000個小時,這副圖大家可以看到,藍線是原始圖片,紅線是處理后的圖片,以及處理之后的各項數據。
     接下來就是結論與展望,結論是在針對柯達24副圖標準的情況下,壽命可以從12000小時達到16000小時,下一步我們可以利用循環返回圖象的壽命作為決定各區域亮度降低程度的約束條件,就是可以根據我要求延長壽命到多少小時,就可以得到相應質量較好的圖象。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下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基于圖象分區域亮度控制延緩OLED壽命衰減  

樊瑞  研究生  西安交通大學

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唯信諾工程師 陳紅

 首先介紹一下AMOLED的趨勢,我們為什么要做窄邊框,目前我們是處在大尺寸AMOLED電視量產的現狀,OLED的應用從最初的PM低端的產品到手機的附屏,到今天主流的應用是三星的GLAX,總地來說,雖然這是2014年的數據,全高清以上的分辨率目前從2014年占比33%增大到2017天增大到38%,目前針對國際的或者是國內的主流的尺寸的分辨率的話,最主要是5.5FHD  AMOLED,我們為什么要做窄邊框?窄邊框這各技術明顯地是給用戶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基于我們AMOLED的手機屏,目前我們的量產技術是Fiease的技術。在這里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對三性Galaxy等手機做了統計,我們統計了左右邊框的尺寸,三星的邊框是從4.9毫米到5.7毫米,左右的邊框和上面的邊框和下面的邊框全部去掉,我想更加具有吸引力。第三我要重點介紹一下唯信諾在這方面的政策,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優化和考察,包括設計、材料、工藝、設備、概念,綜合這五分析的考量和優化,我們達到了非常窄的邊框。我們做了從78cm這樣一各實驗,強度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材料抗摔能力是不一樣的。左編這個圖,我們可以看到應該是符合量產的,另外我們選擇切割器把切割的精度達到了正負20厘米,大家可以看到下面是激光切面的圖,綜合五方面的考量和有化,我們成功地制備出了這樣一個手機顯示屏,邊框是0.82毫米,在國內和國際都是領先的。我們整個手機屏的話量度可以達到350,它的色域在100.8%,對應前面說的液晶實現了無邊框這樣的技術,實際上是采用了2.5D  cover的技術,一種是做弧面的處理,一種是做斜面的處理,如果設計好的話就看不到邊框,如果設計的不好,邊框能看的到,所以在這方面我們做了大的實驗。我們實現了零邊框的視覺的效果。前面我們知道三星有S7,實際上是做了柔性的AMOLED,兩邊是固定的彎曲,S7邊緣沒有真正地實現無邊框,如果我們要實現終級的這種零邊框采用什么技術?我想大部分都會相到一個技術就是柔性技術,下圖是蘋果的柔性機,把邊框全部彎曲到背面去,當然這個技術是有挑戰性的。最后我們總結一下,我們這個工作是目前國內最窄的技術,如果要真正地實現終級的零邊框,是我們柔性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下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超窄邊框5.5FHD  AMOLED顯示屏  

陳紅  工程師  唯信諾  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北京大學 研究生 劉賓杰

我們是想在上面直接做一各白的OLED,我們會考慮外面的廠商會做到什么情況。

現場提問

請問一下你們的制作工藝。

北京大學 研究生 劉賓杰

 首先我們看一下Microdisplays  for在行車方面,我們的VR很明確的。接下來我們要看,為什么會選擇用OLED  Microdisplays ,OLED的一些廣視角很快的光學反映都是不能夠滿足我們,下面是一個示意圖,上面做了一層OLED,我們來看OLED的一些挑戰,主要是針對象素的挑戰,主要來自于這幾個方面,現在我們要把這各危險用在軍事或者娛樂體驗上的話,我們要求分辨率和刷新率提高,大概是幾十個Micro 的范圍,我們都知道OLED的電流是和他的面積成正比的,它的面積很小,再加上限制,最后達成的是OLED的電流的范圍很小的,在幾十納到幾十匹之間,要精確地控制如此小的電流是非常的難,我們看一下傳統的這些電路來說,對我們這個可以補償我們的一些工藝偏差,缺點是我們無法忍受的,就是一個很長的變成時間和很高的工號,像我們上面的電流圖,對于我們傳統的電壓編程來說的話,會做很小的,可能對我們的工藝偏差很敏感,我們會有三個偏差,因為傳統的這些無法滿足人的需要,我們要采用PWM,這里我們簡單地說一下,我們人眼看到的光的強度是和實物是成正比的,對OLED來說的話,它的亮度是和電流成正比的,我們PWM是為了控制被點亮的時間,電流是統一的,從而來通過控制。這是我們提出的電流,講述了具體怎么控制。這邊是我們的時序圖,在變成部分的時候,我們就把數據寫進去,會出現一個不同的點亮的時間,最后就會轉化成了這個公式了,這是我們的仿真結果,是我們仿真電路的具體的參數,如果我們做成1280×1024的話,可以做到0.5。對于轉換電路的一個方針,我們可以看到仿真的結果還是很抖的。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對接,其實是一個很接近的,最后我想做一個總結,我們提出了一個可以顯示的像素,可以做一個很快的反映,就是75Hz,13微秒。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下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一種基于PWM的2826PPI硅基OLED微顯示象素電路  

劉賓杰  研究生  北京大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工程師 張小蕓

為什么要做這方面的內容?因為是有市場需求的,我們所研究的顯十器對亮度提出了特殊的需求,因為常規的顯示器是通過擴散達到了最兩的效果,基于這個市場的需后我們做了這方面的工作。上午的時候京東方也提出來了,我們現在使用的機載,除了這個最大用的方向要求,其他方向太亮的光先會對人造成干擾,形成光污染,一方面我們要將光線的角度背光功耗,另一方面,要能夠減少成像虛影,提高投影成像的清晰度。
     因為我們有明確的需求,所以就有明確的指標,本設計是在底背光基礎上進行光線的角度控制,目標是將背光出光角度控制在水平45度的方向,垂直0—30度的方向內,并在垂直15度的方向時亮度達到最大。由焦點處發出的射到拋物面上任意一點的光仙均以與光軸平行方向射出。光學的設計和仿真,我們采用了solidworks進行光線角度控制的結構設計,給出了每顆LED的位置圖,由于LED成的燈狀燈條,所以結構設計上留出了燈條插槽位置,結構設計總尺寸為80×60mm,7個LED燈條,每個燈條上15克LED,這各如果調節不好的話,就會形成一個暗區。惡定電流350mA,發光亮度157lm,水平方向一次均勻排列15克LED,垂直方向7行。光學設計軟件的輸出,這是在軟件方針上15度方向的一各觸光面亮的均勻性,藍色代表的是水平方向亮度的分布,紅色代表的是垂直方向的亮度的分布,紅色的滿足了我們的使用要求。下面進行實驗驗證,我們選擇了LED的型號,并且制作了LED的燈條,反射的拋物面的截面,設計加工的跑無線結構內表面貼附高反射率鏡面反光,滿足了使用的要求。我們用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通過本文說明采用這種方法是實現這個目的的一個途徑,但是還有其他的途徑可以實現,目前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下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一種底背光亮度角度控制技術研究  

張小蕓  工程師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 郭星靈

我W的亮度是可以控制的,作為獨立的TFT可以控制的。

現場提問

 RGBW增加之后整體畫面的亮度會提升,可能在全黑的畫面的時候會產生漏光,這種問題你們會有什么樣的解決方案?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 郭星靈

今天要分心的內容包括三個部分第一是RGBW的一個算法簡介,RGBW就是使面板穿透力得到了提升,大家現在會采用色彩能量分布更加均勻的一各像素,我們前段給我們的影像資料,會有一個轉換的說明,目前業界LG、三星所涉及到這方面的技術共同的方法架構都是從RI、WI、BI資料中求出我們的三個合為一體,維持原本色度飽和度的一各條件,三元色一個比例的條件下,各家對爭議的不同做一個改善。下面介紹我們的RGBW的方案,我們由原來的2對RGB像素改為1對RGB像素。對于我們自家技術的優缺點有一各初步的判斷,優點有三各部分,高的穿透率可以在閱讀文本模式的情況下可以續航增加42.5%,Low  cost:解析度不變的前提下可減少1/2的driver  channel,可以節省driver成本。通過調查,當前青少年的視力為平均1.32,大概在正常觀看距離是30CM左右,應該是在400PPI左右,人眼通常觀看手機是30厘米,發光亮的點如果少于點距的話我們將無法識別它,人眼幾乎察覺不到。對于不足之二,人眼對亮度更敏感,彌補色彩上的不足。它是低敏感度,主要用于分辨不同波長的色彩,主要對于靈敏度比較敏感,但是卻沒有色彩分辨能力,進視覺細胞成為我們的亮度細胞,可以看出我們彩色細胞和亮度細胞的靈敏度,我們的亮度細胞的靈敏度是遠遠大于色彩細胞的,人眼在亮度的模式下對亮度是比較敏感的。
     接下來介紹的是我們公司的RGBW算法的介紹,我們算法采用保留亮度,降色度的方法,由于對亮度展示的特性我們將影像資料轉到亮度,在亮度我們才完成ICB到ICW,做一些處理。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減少算法在影像資料轉化的亮度細節。灰度下的PPI,第一個灰度意義上的pixel,第二個灰度意義上的pixel。我們及我們的一些研究,我們覺得優先報樓亮度信息和色度信息,可能會得到更好的一些效果。我們在算法上對亮度的保留和現場的采用一些采編跟對話程度的一些爭議,我們的彩編都優于傳統的。我們做了灰階的同步實驗,我們把當前用戶的使用習慣和用戶看的圖片,我們會發現在手機應用中一些影像資料都處于非飽和的狀態,采用單色Gamma從而不稱RGB三色的單色亮度的措施。最后是一各成果展示,RGBW憑借高的穿透立,提高亮度的優勢,達到了同等亮度時,可以減少背光LED顆數,我們認為RGBW就是為了達到一款節能高量的產品技術,我們覺得這樣做的視覺效果和經濟效益都是比較好的平衡點,我們有在設計一些AMOLED,我們公司取得了一些相當不錯的成績。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下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武漢華性光電RGBW手機顯示面板  

郭星靈  工程師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合肥彩虹藍光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 李華楠

首先介紹一下我們公司,我們公司是本次會議的承辦方,彩虹集團的子公司,彩虹藍光的前身上海藍光是國內最早從事LED外延和芯片之一,我們現在芯片的產能近幾年的發展狀況是這樣的,從去年6月份到今年以半年為季度,基本上是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封裝這邊也是從去年開始提量的,今年6、7月份的產能已經達到了200KK/月,當然這照明比較多,背光也是一部分,明天的目標是達到300KK/月,我們彩虹藍光十三五期間的目標是重回行業三甲。我的報告分為三部分,首先是色域的概念,然后介紹一下不同方案色域呈現,第三是典型熒光粉參數對比,第四部分對背光源白光技術的發展進行一下展望。
    上午有一位來賓提到為什么藍光危害,提高藍光的波段要保持色域不變,在這里我簡單地提一下,從我們色域圖上也可以看到,在藍光的部分其實是非常集中的,當我們把藍光芯片的波段提高5段米或者10段米的時候,他們的值相對比較小,影響的部分我們可以通過其他的材料來補足這一部分,就可以達到保護我們眼睛的目的。色域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就是說在我們整個色域圖,我們的顯示活動所能展示的色彩范圍,一般來說色域的值越大,這個顯示器所能顯示的顏色越真實,越鮮艷。我們目前常見的顯示技術有背光緣的顯示技術,主要有液晶顯示和OLED顯示,液晶顯十由于采熒光粉的技術不一樣可以分為不同色域段的幾種,而OLED也可以分為帶液晶濾光片的白光OLED顯示和不帶液晶濾光片的RDB三色OLED顯示。如果更高范圍,比如90%以上,浮化物熒光粉是近兩年才剛剛新出現的技術,昨天鄭孝剛教授提到了量子變的英岡分可以達到100%甚至110%的左右,LCD在性能方面是完全能夠和OLED來抗衡的。
    關于OLED有公司做了一各比較,如果把OLED作為背光緣來做顯示的話,它的色域并不是很高,如果直接做三根色的顯示的話,它的色域就很高。下面我們就主要介紹一下相關熒光粉的典型的參數,比如第一個YAG熒光粉,開起了LED新時代。第二是釔鋁石榴石的簡稱,屬于鋁酸鹽熒光粉的一種,性質穩定,發光效率高。為了滿足更高色域的需求,在2010年前先后達到實用水平,使用N化物綠粉加紅粉可達到80—85%的水平。綠粉的波段做到530納米已經不能再往下做了,因為它的波長再降到更低的時候,它的發光效力會急具的消減。從去年開始出現了一種新的熒光粉,出現了已經使用的階段,就是下面這種浮化物的紅粉,這是比較特殊的,大家可以看到浮化物的主波長是在632納米,但是有四個比較尖銳的峰,但是這樣的一種形態可以保證了它的寬比較低,可以說比量的熒光粉還要更低,但是它有一個不好的特點,就是它的波段基本只能做到632。從600納米到670、680納米都可以做到,可以選擇的型號是非常多的。這個圖是之前說到的一個對比圖,常規70色域的熒光粉,有兩個峰來組成,80%到85%色域的是一條綠色的線,使用雙粉然后加藍光芯片,這個綠光波段可以看到跟后面加浮化物是一樣的,因為現在綠光熒光粉沒有更大的進展,而紅光譜線相對來說比較清晰,大家可以看到它起作用主要是632納米的主波長。我們現在浮化物紅粉的成分主要指的是發光的某種元素,我們可以跟國外的熒光粉可以進行相抗衡的。
    最后一個就是目前在性能方面最具有優勢的量子點熒光粉技術,可以說現在常規的LED封裝當中還無法應用,我們目前看到的量子點技術的電視,采用的是把量子點熒光粉的技術加入到背緣的技術里來做的。現在我們的背光緣跟我們客戶做模組他們對參數的選擇是很頻繁的,大批量地進行調配,進行調光和調色的作業,我們還要看以后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檢驗。
     最后一部分我們看一下針對前面我們提到的進行一項技術展望,第一個就是目前高性能綠粉的開發,首先第一個是我們綠色熒光粉的國產化,目前綠色熒光粉只有兩各都是日本的,因為技術壟斷,這各東西賣的非常貴,比其他的氮化物粉等賣的貴10倍不止,希望國內相關的廠商可以研發出更多的相關的產品。最后一個是半波寬更窄、波段更低的高性能綠粉。KSF紅粉需要提高可靠性及抗衰減性能(大功率時);開發更高波段的窄波寬紅粉;量子點熒光粉解決工藝成本及頻繁批量調光調色的問題,現在為了配合客戶端進行頻繁的大批量的調光調色的作業,有無新的方式來做;最后一個就是脫離這些具體的細節的問題,看看有沒有從上游比方說從芯片到封裝到登條到后面的模組以及膜片等等,在整個的過程當中,因為現在背光方面有一些新的趨勢在發生,比如說3D電視,還有一些高動態的刷新,從電視方面現在最新的背光技術可能會要求LED的芯片需要能夠承受極大的刷新的頻率,這各現在是不關注的,這個芯片要在短時間內承受比較大的電流,如何在一定的成本之內,更高地去提高我們整個方案或者是整個產品的居中性的,需要我們整個行業上下同仁一起努力。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下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LED背光源高色域白光的發展
李華楠  工程師  合肥彩虹藍光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基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薛仁豪

下面我跟大家介紹AMOLED的相關的趨勢,今天的議題主要分為四個部分,主要介紹集創配方,AMOLED的市場訊息,還有LCD和OLED的差別在哪里,還有集創AMOLED。集創北方成立于2008年,今年初有新聞說集創北方合并了iML,目前IML在目前在管理芯片部分是全球第一。集創跟IML合并除了產品,在很多的國家都成立了公司,包括美國。,去年已經走到了成長動力的階段,在未來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議題,在OLED芯片的開發,這主要會用于車載、船載的部分,現在還有比較火的還有居家的部分。我們的LED驅動芯片目前是全球第一,在上半部就是手機移動顯示的部分,包括觸動芯片,這部分在國內是比較少看到的,就是在手機屏里面有這四道產品線,全部都是一家公司,從右邊的面板顯示的部分,包含大尺寸的材料。在2016年集春的新重點技術是在第一個ITD,在之前的芯片是分開的,在去年年底開始有一種技術叫做ITD,目前我們公司有推出ICN9920,目前在驗證中,預計年底可以量產。第二個重點提出AMOLED的FHD開發。第三個重點的技術是在大屏幕的部分,目前著重在P2P的接口的部分進行開發。這邊大家看到的是企業榮譽和一些重大的項目,集創在國內也是芯片開發比較靠前的公司,這邊也是跟著政府的一些項目在進行,2016年有兩個重大的得獎,左邊是2016的一個芯片,獲了獎,右邊是在2016年得到了杰出產品獎,今天為什么會特別提到這兩個獎項,左邊有優秀的ICN團隊,右邊也有優秀的團隊。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整個市場的訊息,2014年相比,增長率是18.4%。從4.57億臺里邊,我們可以看一下技術的比照,LTPS和AMOLED的技術在上升。這邊各位可以看得更清楚,左邊的AMOLED在持續地在增長,為什么AMOLED這么重要?也就是三星確定拿下了未來蘋果OLED的面板訂單,為了蘋果,三星最高可能海砸74.7億美元或相當于9兆韓元建廠與添購生產機臺。剛看完蘋果我們再來看一下三星在傳統TFT和OLED的相加,2016年OLED的趨勢會往上,三星現在在投產OLED的設備,預計在2018年會量產,2018年全部會投轉OLED的產品線。左邊看到的是AMOLED的一個面板的成長趨勢,右邊是Flexible的部分。中國和韓國已經有大量的破產的跡象,為什么AMOLED這么重要?主要就是車載的部分未來的市場主要會逐漸地導新。
    大家看到這邊是AMOLED市場的一個應用,應用在筆記本電腦,可以卷起來的應用,VR就是未來5G的手機的應用,VR一些影像和資料都比較大。下面我們看LCD和OLED的比較,各位大致上都已經知道左邊TFT面板的結構是會比較復雜,后面的背光是不需要,因為它是自發光的一各裝置,整體的結構厚度可以做的更大,除了剛剛提到的薄度之外,另外在AMOLED的部分它的結構是一個是電壓驅動,一個是電流驅動,AMOLED的部分這個是Pixel的不,多了一個專用的TFT,會有很多的問題,所以在做OLED和一般的TFT來說,會比較難控制。這邊是一個大方向的東西,它的好處是自發光還有高對比,在柔性會也一個快速的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追求,這種大部分是采用AMOLED的屏。
    在TV部分也是一樣,因為大幅減少,會成本比較低,效率比較高,再就是一個柔性的部分,再就是色域和對比都會比較好,各位看到了在以往的手機也就是在AMOLED和傳統的TFT的手機厚度的比較,vivo和OPPO這兩款是最好的,那么這兩款手機都是采用AMOLED。
    OLED會大于一萬比一的狀況,為什么會著重于這個對比,對比就是在暗房或者是陰天、雨天,還有在室外的一個可讀性都比傳統的LCD來得好,所以在戶外的一個表現,OLED的表現會比較好,最重要的是光耗的部分,會減少30%,為什么會減少30%?這邊主要的原因OLED如果在暗態的部分可以把LED全部關掉,各位看到OLED比較好點,第二張圖以黑色為主,OLED上面的表現非常的好,非常的省電。所以它也因為是這樣的一個趨勢,所以在自動挑光的部分,這種算法做的好,OLED會比傳統的更好。
    我們再看一下TV的表現,今天就是針對LCD和OLED進行一個比較,傳統的TFT還是會也暴光,OLD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重量的部分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
    集創今年已經開發出了FHD部分,目前產品已經出來了,已經在進行驗證階段,傳載部分需要一個比較省電的面板,所以在傳載AMOLED也是一各比較好的選擇。明年產品主要著重于VR的開發,重點就是資料量非常的大,所以各方面的技術都比較高,也因為VR的面板在國內是比較貼近眼球,所以在開發商的難度也會更高,我們的產品預計在2017年出來。以上就是集創簡單的介紹,謝謝大家。
問:針對VR的輸入量比較大,會采用另外一數據方式嗎?
 答:目前的VR的做法大部分由分兩種,一種是采用單片,就是手機的方式,另一種是兩塊屏的方式,單片的部分比較大的話是需要到2K屏,資料量會比較大,所以從系統過來的話會進行壓縮,然后再做解壓縮,資料量會大幅度降低,在我們集創這邊也會有一個專利,屏在你前面的時候,這部分眼球正前方看到的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側邊是模糊的,所以資料量的深度會降,兩塊屏的部分,兩塊屏的接口部分可以分開。壓縮一定是有損壓縮,所以才會提出第二種方法,旁邊可以做一個資料深度的調整。

主持人

 第二會場的下午部分現在就要開始了,首先簡要地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華南理工大學材料與器械國家重要試點是的寧洪龍,首先第一位舉行報告的是 OLED顯示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薛仁豪 北京基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浙大三色儀器有限公司教授 牟同升

 我們可以找一個平衡點,顯示器和照明還不一樣,如果我們看照明人的本能反映就是閃開了,但是我們看顯示器三、四個小時會比較正常,藍光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

現場提問

 我記得藍光確實是對人的眼睛會有危害,面板的產生的開發,會把亮度降低,這確實是一個方向,追求色彩更突出健康。

杭州浙大三色儀器有限公司教授 牟同升

 謝謝你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顯示器在這個色域圖對角的地方可以讓這個圖形更大,色彩會更多,更鮮艷,在滿足了鮮艷的同時,這各光是不會對我們有特別的影響,藍光我們希望避開450、460,對我們內分泌影響比較強烈的這一塊的話是不會影響到我們顏色的飽和度。我們只是希望從這組實驗數據上面把它移到470、480這一塊,我們做的顯示器的廠家,在色彩上面不會太多,我們是從一個綜合的考慮,我們是在用心改變生活。

現場提問

 我們追求的目標就是更藍、更綠、更紅,你這各方案里面強調的是藍光對人體的損傷,不同的顏色顯示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只強調藍光對人體的危害的話,我不大理解怎么去理解世界豐富多彩的顯示。

杭州浙大三色儀器有限公司教授 牟同升

今天我有一個強烈的感受,就是我們有一個非常漂亮的顯示屏,我們小的時候顯示屏會給我們非常強的幸福感,現在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就開始用iPad,我們平時也是用手機。平板顯示方面我們主要是做顏色方面的一些標準,最早進入到平板是2005年,后來我們接著做了一系列的光聲安全在平板和照明方面的影響。今天我們分為五個方面,光輻射的損傷和藍光的危害,第二是顯示器屏幕的藍光輻射,顯示屏基色光普的優化,最后對我們的顯示儀器給大家一個分享。

    關于光輻射的損傷和藍光的危害,我這幾張圖片的話,是看不同場景下,我們做研究的、讀書的,應當說差不多覆蓋了全程的話離不開我們的顯示器,光輻射損傷藍光這一塊應該有六個方面,我們主要關注兩各方面,一個是藍光,對于我們眼睛的傷害,還有一塊藍光對于我們人的內分泌的影響,因為我們顯示屏的基色的光度跟我們在國際亮光組織里面,主要是引用了大量的IEC62471的技術報告,我們要做的研究就是在照明的時候,我們在評估安全風險分類的時候,按照零類無危害的最好是不超過2.8小時,我們基本上都會超過長時間34個小時、56個小時,這一塊有一個累計的效應,對我們會有一各傷害。還有一些特殊的人群,我們的兒童,糖尿病患者,他們這些人在用我們這些顯示器的時候,我們如何控制這各藍光,能讓他們安全地使用電子顯示產品的享受生活,不要對他們加重這些傷害。我們為三星手機提供研究報告、做一些分析,我們做一些實驗的花,基色光往長波移時光對我們產生的危害,這是我們做的一些實驗。大家知道,這不是我親自做的實驗,我把上面有的信息能夠盡量地展示給大家,關于視網膜光化學量化評價方法這一塊我們做的研究比較多的,我們為這個也專門做了一個視網膜的數據,很多的測試是需要知道我們的眼睛接受這些光最終達到什么效果,所以用這個方法的話我們來做這各現實屏測試提供一些手段。光普成象亮度計來看,單獨一個亮度計測出來的強度不能滿足企業研發人員的要求,在這個右下角這一臺的話,是我們跟南京國家平板中心做的合作,研究的這一臺大型的顯示屏的作用測試平臺的話,這里面差不多把需要測的光學參數,比如說對比度、不同視角下的亮色參數都測量下來,這一臺設備為我們做背光提供了一個綜合的手段,另外一塊就是我們做研究比較有特色的,就是我們的平寫測試,飛機上面駕駛員在駕駛飛機的時候,眼睛是有一個位置,顯示出來的必須要有一各高準確度的識別,另外我們也做了IEC的國際標準提案,浙大三色專業性很強的,研究性的技術公司,另一方面我們做了研究性的方法,另外我們希望我們在國際標準制定下發揮我們綜合的作用,所以我們在虛擬成像這一塊我們做了大量的實驗,今天來開會,對具體的平板產品方面我們也是在學習的過程,有熱愛做這些光學方法研究的測量的話,我們也希望加入到我們的起草方案的團隊里面來,對于新型的顯示器的話,我們也會做模擬差,在天空飛行的時候有迎著太陽和背著太陽的視角,顯示屏上的參數有哪些影響,這些方面我們也做了一些設備。謝謝大家!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上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示屏藍光對視網膜的光化學作用及其量化評估使用

演講人/單位:牟同升  教授  杭州浙大三色儀器有限公司


合肥京東方顯示光源有限公司 工程師 施陽傳

沒有特別的去選擇面板的模式。

現場提問

不知道你做的是什么模式的面板?

合肥京東方顯示光源有限公司 工程師 施陽傳

我們測試了好幾家基本上都是在1%左右,沒有超過2%。

現場提問

這個偏差會是規律性的嗎?

合肥京東方顯示光源有限公司 工程師 施陽傳

我們測試下來色度通過擴散,會產生0.01這么一個差別,就是可能會升高。

現場提問

 我們在做背光源或者相關的測試可以發現,燈條或者燈珠的涉溫差別很大,據我所查的資料,背光源是對光的不同播放是不具有選擇性的,為什么會改變它的顏色呢?

合肥京東方顯示光源有限公司 工程師 施陽傳

這個項目是受到安徽省科技規劃的支持。我今天的演講包括五個部分,一個是研究背景,還有設計上的方針,實際的制作、實際的測試,以及最后的總結。大家都知道我們觀看顯示器的時候,我們跟顯示平面在應用場景里面我們的一些視角和顯示平面是有一定的角度的,比如說大屏幕上有一個懸掛著的顯示臺,還有就是車載,我們跟它的一個視角都會呈一個角度,主使用的應該是我們的駕駛員,另外就是機載,比如說我在這里面使用的機倉的界面,在我們邊緣所觀察的就是和他們的視覺都會成一個角度。在越來越多的應用場合我們會對液晶顯示會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是在背光的基礎上面,我們是把背光視角進行了偏轉,要達到一個目的就是盡量減少降低亮度的損失,鑒于這一點我們開發了一個FOV  fiIm,我們的目標就是使它的視角偏轉20度,亮度損失在20%以內。在0度的角度的時候我們亮度最大,我們現在要達到的目的如右圖落示,紅線代表0度角的狀態,我們現在要把它向左或者向右偏轉20度,亮度在損失80%以內,左圖所示就是我們背光的架構,我們的方案就是在上擴散之上加入一個FOV

    下面是設計分析,我們建立了一個間的模型,做了一個三角形的形狀,通過一個折射實現視角的偏轉,我們對確定的三角輪做了一個陣列方針,光線通過擴散,我們比較一下,正常背光的情況下,我們走向的傾向上面最高亮度是0.568cd,后來我們發現了一定的變化,可以看出,最高量是從0度轉移到了20度,可以說達到了我們主要的目的,我們發現曲線值并不是很平滑,左半邊出現了一個先下再上的趨勢,也就是說我在視角觀察偏轉的時候它暗到亮。因此我們要進行一各優化,優化的方式就是在三角輪的上端做了一個切角,后面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具體形狀,可以看出對比起來我們會發現它的左半邊的曲線會變得更平滑。

     第三是制作,首先我們選用的基材,基材是PD,然后是光刻膠涂布,對模板的照射是一個斜角,后面通過顯影和固化作為出了一個這個照片,我們在頂端做了一各雙角。我們將圖片通過這種工藝進行了一各測試發現,我們對比正常背光來看,正常背光可以看出視角在正中心的,加入FOV是跟我們模擬的結果是差不多的,我們應用到了10.4的應用光里面。這是我們實際測試的具體數據(大屏幕)我們在FOV的話是37000,再加入FOV的話,從0度變成了19.7度,我們在原先20度下面的亮度差異,發現了對比下來會增加一個29.7%,所以我們有FOV會比沒有FOV的亮度會低19.6%,會達到視角偏轉的目的。

    下面是我們做的總結:通過FOV可以對背光出光角度進行有效調節,FOV可以通過光刻工藝實現,制作核心微結構,達到視角偏轉20度,最高亮度損失20%以內目標,應用視角偏轉場景,提升顯示效率。謝謝大家!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上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車載LED背光源的光學膜材微結構設計

演講人/單位:施陽傳  工程師  合肥京東方顯示光源有限公司


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工程師 白曉鴿

 目前我們有做出實際測試的結果,成本上會有一些增加,但是對于整個產品的成本來說,這一點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現場提問

請問一下,咱們的這各產品的成本會增加多少?

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工程師 白曉鴿

我們用正常的ID模擬下來或者實測下來的話,會對穿透率會有一個貢獻,這個業界都知道。

現場提問

 你好,請教一個問題,切換不同背光的時候,它的光率為什么會有差異,它的穿透力本身就比較差,是否是跟面板的設計有關系?

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工程師 白曉鴿

 現在可能對色彩要求比較高,對十幾歲到五十歲的群體比較普遍,用一各按紐調節的話不會有很大的障礙,但是我們會往自動調節方面去研究。

現場提問

 這種方式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我覺得可能是一種障礙,您怎么看這各問題,或者后續會有一些什么打算?

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工程師 白曉鴿

目前我們還是手動選擇的方式。

現場提問

 您也邊最核心的將顯示分為兩種模式,第一是文本模式,第二種是娛樂模式,您這一塊是屬于一個自動選擇還是手動選擇,如果是自動選擇的話是以什么模式去識別,如果是手動選擇的話對消費者來說是不是一種障礙。

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工程師 白曉鴿

今天我提出了一種色域切換的技術,現在高色域的一個技術,市場上比較多的話是可以利用網色域的LED。從屏幕上可以看出,QD的技術有兩種,我們可以看一下它們三個的差異,首先是從發光來說的是WCG是有很好的表現,關于QD的市場上存在的厚度比較厚,可能對于超薄這一塊不是特別的適用,在設計方面有一些技術的難點,它們也沒有達到一個窄光的狀態,對我們的設計來說相對比較小,WGG做一個進一步的研究,我們提出了色域可切換的技術,一種是提出了輿論模式,另外一種是可以達到比較高的效率。當我們需要高色域顯示的時候,我們可以開起寬色域的LED,這個我們可以簡單地看一下它們顯示的效果,左邊是70NTSC的,右邊是90NDSC的。下面我們進行了一個比對,首先是11.6HD的產品上,如果我們不用WCGLED,當我們利用色域可切換技術的文本模式的時候,它的色域會下降,到娛樂模式的時候,我們可以大塊寬色的LED的顯示,基本的模式可以降75%,利用工號在文本模式的時候可以降到84%,在文本模式的時候會降到90.6%,還有14QFD的顯示,我們做了一個總結,如果是消費者使用文本模式和使用娛樂模式的時間分別為一半的時候,它的工號分別會下降到13%28%。以上就是我的報告,謝謝大家!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上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一種新型節能型液晶顯示  白曉鴿  工程師  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


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瑞瑞

你說的周邊發紅跟周邊的支撐引起的,我們這個主要是因為PI擴散導致的。

現場提問

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出現周邊PI黑mura?

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瑞瑞

我的報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研究背景,第二是實驗分析與討論,第三部分是提出問題改善對策。首先是研究背景,本次主要介紹一種跟PI擴散相關的不良,就是周邊PImura,這個是影響產品的品質的,第二部分實驗的分析與討論,首先我們對不良樣品進行了測試,我們主要選擇了兩個位置,從正常區域到了mura區,從數據當中可以看出mura區的GPA要比其他地方高出0.5左右。接下來是我們將不良樣品拆開,我們發現了在周邊PImura。接下來我們要對不良位置進行了微光現象的觀察,不良位置有兩個異常現象,下面我們對邊緣異常進行了3D顯示,PA高低起伏,3D型號圖中可以看出,這種PI異常現象是非常明顯的,接下來我們又做了PI課時實驗,進行了不同時間的PI課時,在20分鐘的時候,象素內的PI已經完全課時掉了,但是有PI殘留,在60分鐘的時候,PI均已完全課時掉,從不同課時時間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出PI模不均勻性,從圖片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前空或者是深空,空內是沒有監控的,進一步證明了過空處PI擴散是異常的,在單個畫面下,象素內左右的顏色是存在明顯的差異的,單個象素內選了9個點,對周邊PImura我們做了測試,周邊PImura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解決的,首先是工藝方面,然后是選擇擴散更好的材料,其次是設計方面,將周邊的過孔遠離AA區設計,第二是半過孔設計。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上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待定一種周邊PImura機理分析與改善

王瑞瑞  高級研究員  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東南大學研究生王皓

謝謝!

現場提問

 在您剛才的報告當中提到,實驗當中是通過喜好來調整,最終你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是想研究不光是喜好程度,也是和視覺的舒適度和疲勞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這一塊你們會有進一步的研究。

現場提問

所以我覺得你這個數據還是有一等的缺陷,應該把實驗的范圍放的更寬一點。

東南大學研究生王皓

是的。

現場提問

這五、六個人就是你們學校的學生嗎?

東南大學研究生王皓

各位嘉賓、領導大家好,我是來自東南大學在讀研究生王皓。下邊主要從四部分做一個介紹,首先簡單介紹我們的實驗目的,第二部分是講一下探討環境光與屏幕亮度關系,其次是擬合規律,最后做一個總結。首先我介紹一下實驗的目的,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各個廠商都在追求高亮度的產品,對于電視類的產品來說,是不是屏幕亮度越高越好呢?不是的,那樣有損視覺健康,我覺得有必要研究一下視覺觀看的情況下,人們真正喜好的屏幕亮度是怎樣的,我們得出了兩條信息,第一次做的實驗主要是為了探討一下環境光與圖象的內容,對屏幕光的關系。我們實驗的設備是海信搞清電視一臺,背光可調為為0—20檔,這是我們測試用的圖象,因為考慮到圖象的內容也可能會影響人們喜好的屏幕亮度,所以我們根據圖象自身的亮度水平,也就是這里提到的ALL值,我們將圖象的內容分為三檔,每一檔選取了相近的圖片作為我們的測試的圖象,下面是我們的實驗的流程,讓培訓受試者適應光,接下來讓他們觀看圖片然后調節亮度,遍歷完所有的亮度之后我們統計數據然后進行分析,下面我們看一下環境光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到,P值是小于0.05的,環境光與人們所調的屏幕亮度之間是存在一種顯著型的關系的,想進一步地看一下各檔環境光的差異性,從圖和表我們可以發現,環境光越兩,人們所調的亮度越高,下面看一下圖象內容的數據分析,從表中我們可以發現,圖象的內容也是影響人們所調的屏幕亮度的,平行我們可以發現針對那些高亮度的圖片和低亮度的圖片之間的差異性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對于中間亮度的圖片來說,與其他兩檔的圖片差異性還不是很明顯,所以我們最后針對我們的實驗一做了一個總結,首先我們得到的是環境光與屏幕亮度之間存在顯著性關系的,圖象內容和屏幕亮度也是有一定的關系的,想說明一點,因為我們第一次實驗所用的電視背滾調節的范圍比較窄的,為了進一步更精確地實驗數據,我們更換了一臺背光范圍更寬的液晶電視。下面我說一下我們第二次實驗,這次實驗的目的就是通過在第一次實驗的基礎深去進一步擬合不同圖象內容下的規律公式。下面我講一下,針對中高亮的圖象的情況下,在這種情況下,環境光對屏幕亮度的影響規律,我們用spss分析了兩張圖片下所有環境光與喜歡的屏幕亮度數據,從表中我們發現,這種情況下環境光與屏幕亮度也是存在顯著性差異的。接下來是針對偏低圖象內容情況下,環境光對屏幕亮度的規律,最后總結一下,針對圖象內容為中高亮的情況下,運用我們得到的擬合規律,當環境光達到2001x的時候,人們最喜歡的屏幕亮度及偏低亮度的情況下,環境光達到2001x時,人們最喜歡的屏幕亮度是多少。
 這次實驗我們選擇的人數不是很多,就10個人左右,雖然是10個人左右,最后我們得到的有效的數據也不是很多,最后我們選擇了五、六各人左右。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上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不同環境光屏幕亮度的優化研究
演講人/單位:王皓  研究生  東南大學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許小杰

 目前在顯示這塊的領域,產線上我們有一些測量設備,產線上做Mura還沒嘗試過,后面可以考慮一下,技術難度估摸著也不會特別的難。采一張圖片的話,應該會很快,大概幾十毫秒就可以。

現場提問

現在AMOLED在產線上有這樣一個攀比,你們有無考慮過用這個設備替代人的眼睛做檢測?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許小杰

實際上很多的開發過程當中,包括其他還有一些設備,可能是用在光通的測量等等都會應用。

現場提問

你們的設備現在用在什么地方?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許小杰

 我的演講大概分成五個部分。首先是背景,之前我們廠內做平面產品的時候,有一個測試,解決開機測試,他們就發現有一批產品有這樣的問題,會有串色和漏光的問題,因為近幾年曲面的產品也在興起,各家面板廠開始導入曲面的面板,我們發現直接拿平面的面板曲面的話,就會產生一些問題,在面板的兩邊產生了橢圓狀的暗態,也是因為它的形成的基理就是面板在受外力彎折的時候,會導致它們兩個長度不一樣,長度不一樣就會導致拉扯,原來不該接觸的光就會產生漏光的現象。雖然都知道這個問題的基理,可是想要把這個問題參數花和數據化,我們還需要產生一些技術手段,我們需要加入一些實驗和仿真的手段,很明顯,左右兩邊都是橢圓狀的,藍色和紅色的邊緣的處理都是一樣的,這些左邊的圖顯示的就是我們實際在仿真過程中所采用的區域。接下來是將公式計算的數據和實驗的數據對比,下面有兩個表格,沒有多大的誤差,上編的兩副圖,左邊的顯示在Y=0的時候,左邊X處的的分布圖,0.7t最大值的位置更加地靠近中心一點,如果是把它切換成右邊這副圖數字的點的位置,得出了量的值,可以顯示在兩種厚度的量變化不是很大。接下來這副圖顯示的是區率對錯位量的影響,我們選取了三個曲率,厚度為0.7t,不同的曲率結果的趨勢還是一樣的,這邊需要注意的,曲率如果進展到一定的階段的話,它的shift量是會有所變化的。接下來要說的是厚度對錯位量的影響,從這副圖可以顯示,厚度的見效也是可以見效上下基板之間的shift量,如果你要做曲面產品的話,用比較小的玻璃厚度,漏光的現象就會比較小。總結一下,就是說Cell在受壓晚期后,上下玻璃基板產生了一個錯位量,錯位量越大panel的品位問題越嚴重。我們為什么要做這個方仿真,運用我們這實驗加仿真再加經驗的方法,我們拿已有的產品來做實驗,兩者比較,得出的參數,可以進行參考,總地來說,實驗做的比較好,效果還是很明顯,意義很強。大家基本上都知道CAE主要就是做一些力學、熱學的仿真,在面板行業方面,傳統應用主要是做模組狀態,結構力學、結構化學都是它的強項,我們發現其實Cell前段也是有很多可以做仿真。


 我們知道最近幾年平板顯示技術也是不斷地提升,新材料新技術促進的光學性能不斷地提升,同時對測量技術的要求也提高了,我們對比度提高了一個數量級。對于平板顯示,大家可能在性能上比較觀眾的對比度等等,相關國內的標準也出臺了,實際上這些標準經過我們在做的測試這一塊,我們發現標準上很多的要求規定的不夠明確,當顯示屏性能上升的時候,會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了。我們逐一介紹一下,首先是色域,它的測量主要是測量基色光的色度標,然后連通的一各面積,在這里面我們主要是測量單色光,儀器和人眼實際深不能完全地對牢的。實際上很多的商用產品F1連5%都做不到,誤差非常大,光線進來之后,我們通過燈光波CCD進行接受,然后加以分析,這樣就可以得到亮度,等理論上的曲線,這個方法也是現在我們包括ADMSTCO所推薦的一個方法。大家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采用5點、9點或者25點進行測量,現在的顯示屏都是高分辨率的,有很多的漏網之魚。Mura是要通過測量和分析的,對于Mura本身的成像效果和軟件的分析能力的要求,都算比較高的。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這種Mura和我們剛剛說的視匹配的問題,實際上如果是使用對一個亮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做色度均勻性的時候是有問題的,這種匹配不是很好,這個片子是要匹配很多的象素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是有一個光譜圖象亮度測量方法,在亮度里面視匹配的誤差是可以從事光匹配的方法校正出來,當然這個方法我們只能得到顯示屏上的一點的光譜,如果我們去分析側度偏差比較大的話還是有一定的問題,這樣的話我們的亮度數據也好,色度數據也好,它的均一性都能比較好的解決。HDR技術現在得到了非常大的應用,也提升了對比度,但是HDR去測量的話還是有問題的,如果我們要進行測量的話測量的儀器至少要達到一定的規格,針對這個我們也有相應的解決方案。顯示屏的綜合測量方案示例,我們拿筆記本和PID的顯示屏進行分析,結果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的,我們測出來的屏Mura效果比較好的。我的報告稍微總結一下,首先要提出顯示技術本身的發展和提升對性能檢測提出了高要求,我的報告就在這里,謝謝大家!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上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10:15—10:30  曲面液晶顯示的暗團現象及改善
演講人/單位:許小杰  工程師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中電熊貓工程師許家誠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早上好,我報告會的第一個部分是介紹,智能手機應用方面是有高分辨率和高色域部分,至于在筆記本和平板的部分,除了前面三點的話,還有高分辨率和高色域的話還有高對比、廣視覺的需求,我們這里介紹的是目前的一些技術方面,第一個是層間絕怨膜技術,這各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光線的透過率,達到環保綠色的效率。第各是光配向技術,目前我們中電熊貓是采取Develop,另外是光配新技術,目前我們的對比一般來說平均在1100:1以上,較傳統面板高出35%以上,可以顯示出極端深邃的黑色表現,暗態均一性為傳統的2倍。IGZO技術,目前我們所使用的IGZO載流子遷移率可以做到10CM,可以打大提高TFT對象素電極的充放電速率。接下來是銅制程的部分,可以使我們的訊號傳遞的更快。這是我們做的面板的規格(屏幕顯示)對比度快意達到1200:1,這是我們最后實際出來的圖片,我們成功地借由光配向技術及IZCO TFT技術實現了可以低聘驅動的15.6村FHD筆記本液晶顯示面板。謝謝!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上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10:00—10:15  IGZO搭配光配向FFS技術的15.6村FHD液晶顯示面板
演講人/單位:許家誠  工程師  中電熊貓

華南理工大學 研究生徐華

 隨著VR和AR技術的發展我們對顯示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也進入的全新的階段,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不可以用的CRT階段,最后到的柔性顯示,柔性顯示也是經過了四個階段,OLD在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抉擇,目前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下一部分是高纖氧化物,具有比較好的穩定性。我們開發了納米組合成的BCE結構。納米組合成是基于一各薄膜。通過SPS的法,主要是這個界面有新的化合物生成,這樣的話就形程了一個重炸彈的區域,這樣就更容易形成技術。另外我們對納米組合成的厚度也進行了研究,厚度在3厘米以上,不管在穩定性方面還是其他的都比較穩定,性能比較好。這是我們BCE的一個性能。靜態方面的話我們發現,氣墊性能沒有太大的變化,基于以上的技術,我們就制定了一些柔性的顯示器,PPR可以達到300以上。這是我們一些柔性的樣品。小結一下文字的話,我們納米組合成的VC技術,可以做低成本,穩定性比較好,在未來高PPI的顯示方面還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我們的新世界是在廣州的開發華,從2010年成立以后到2012年我們在柔性顯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另外我們在打印OLED方面也展開了相關的研究,總地來說,我們從設計到系統基成,柔性的照明、透明顯示,電子紙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技術儲備。圖片上是我們的一些合作伙伴。然后是總結,首先我們是進行了材料的開發,BCE工業的探索。謝謝大家,我們在前邊有一個展臺,大家可以去取相關的材料。謝謝大家!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上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9:40—10:00  基于濕法背溝道刻蝕型金屬氧化物薄膜晶體管的獸性AMOLED顯示  
演講人/單位:徐華  華南理工大學  研究生


北京京東方專用顯示科技有限公司朱麾忠部長

 IGD每一個象素還有三個信息,對于最終白色的變化調整,我有九個變量要進行調整,如果其中每一變量要調整的話,不是點對點,不是單一的,是有另外一套算法在里面。

現場提問

 您在報告當中提到了,您在亮這一塊對色度也有校正,但是在您的報告當中沒有提到色度校正這一塊,只有亮度。

主持人昆山維信諾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金波

下面還有一點時間,臺下有沒有提出問題的。

北京京東方專用顯示科技有限公司朱麾忠部長

 人眼對于高亮的顯示不均是無法區別的,需求層次也不是很明確,我們先來看一下圖片。第一是我們TV產品在低灰階下的顯示狀態,效果不是很好。我每次出差都喜歡看酒店電視機的顯示屏的效果,基本上都是和我后方圖片顯示的差不多,包括家里電視機的顯示效果和這個類似,有的人會說,這個沒有關系,因為這個顯示效果是在開機的一瞬間才能顯示這樣的畫面,我背后的畫面藍天的色彩不是很清楚,加上霧霾就更不清楚。大家對于這些產品的顯示不均的關注度不是很高,我們來看一下特殊的應用,這副圖是在夜間導航的狀態,下面的圖是我們目前正在推廣的前液晶的儀表盤,它顯示的均勻性對于我們駕駛員的判斷就比較重要。下面我們來看航天的產品,也就是飛機的駕倉的顯示系統,它就是全天后地工作在低灰階的狀態,對于飛行員的判斷來說至關重要,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是戰斗機,對于目標的判斷就顯的格外重要。下面的圖片就是雷達的顯示效果,從它應用的環境來看,低灰階顯示的積極性就不再做過多的敘述。從以上可以看出,從車載、航電等特殊的領域對低灰階的需求性要求非常高。我們來回顧一下傳統地改善方法。主要從兩個層面,第一個就是液晶盒,包括我們液晶量的管控,液晶量過少會導致顯示不均,過多的話會導致在高溫的太下會導致重力的恐慌。第二大類的方向就是偏光片的材料。然后就是全接頭的材料和工藝,包括OCR和OC。以上改善的設計對于工廠的工藝波動要求非常的高,目前是在持續地改善狀態。好,基于以上我們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改善的思路,我們來看一下它基本的工作原理,首先是由高晶度的CCD的采集對我們原屏的亮度信息技術采集,這個信息是要精確到每一個強度。來看一下系統當中亮度采集的傳單器,首先是一個16位高精度的,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相對于10倍的傳感器顏色變化是非常的流暢和非常的均勻,系統工作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會散法一定的熱量,所以我們增加了低溫制冷,恒溫裝置,使溫度可以穩定在正負0.1度,確保我們的數據不隨時間的漂移而變化。因為我們是經過了CCD的采集器,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地降低采集的過程,對我們原始信息的損害,所以我們在鏡頭前增加的人眼補償波片,我們最后選擇了比較大的光圈,對于比較大的產品我們可以采取單次采集,提高我們改善的效率。硬件系統我們采用的是AVNET公司型號的PGA來實現的,簡單地看一下它的工作原理。藍象素和綠象素補償的參數和紅色是相似的地技術是儲存的。我們看一下軟件活動,第一步是我首先要調整CCD的象素,第二步要控制屏幕進入低灰模式,然后拍攝O灰解的亮度圖片,然后采集每個象素的亮度、色度,下一步是數據處理,我們得到了液晶屏上每一個象素亮度的信息,我們現在就要設定一個目標值,這個目標值的來源可以依據客戶的要求,我們可以是這一灰階當中最亮點的亮度值作為最高值,其他的象素值要跟它作為一個比較,比較完了我們會有一個差值,這個差值會跟我們的數據進行比較,最后選擇最接近的數據作為我們補償值,這樣我們建立了一個數據酷,最后我們進行仿真查看效果。


     下面我們看效果,第一行是任務信息和圖片,第二行和第三行是我們提取的效果,我們以2700作為進行校正,它的均一性是可以達到80%,但是從視覺上看依然不能接受,它的明亮表現依然很明顯。第二個是我們以5500作為目標值來作為校正,均一性可以達到91%。從圖片我們可以看到,改善之后的圖片對于之前是有提升,亮度提升會導致對比度的下降,原始亮和暗的分界線依然很清晰。


     下面我們來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最大限度的確保對比度,這兩副圖,左圖是原屏亮度信息,均一性只有56%,我們調整之后提高到了80%,對比度從960:1降低到830:1。圖二是消除水波紋的分界線,圖中是我提取的9個象素的分界信息,通過比較以中心點為目標值和平均兩種算法。我們看一下結論:第一就是通過我們采集系統算法的處理,可以對液晶屏墨組生產端對低灰階下的亮度差異進行精細調整,理論上可以提升到100%。最后是我們目前想到的擴展應用,第一就是可以改善Mura類不良。第二是調整液晶屏色坐標及色度一致。體驗者比較關注中心區域的顯示效果,原來單體的邊緣就有可能出現在拼接屏的中間部位。第三是可以提高拼接屏的亮度和色度。感謝大家!

主持人昆山維信諾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金波

 9:00—9:20 液晶屏低灰階下顯示不均的改善和研究 演講人/單位:朱麾忠 部長 北京京東方專用顯示科技有限公司

中華顯示網

時間:2016年9月23日上午
地點:合肥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二樓大宴會廳B)
會議主題:201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大會
分論壇二:LCD和OLED顯示


9月23日    第三組——材料和裝備文字實錄

主持人

 各位還有其他問題嗎?今天也確實累了,感謝各位的參與和互動,今天我們分享平板顯示器產業里面上下游的材料,這次大會到今天下午這一時刻為止就基本結束了,相信大家在會上會下都做了很多互動,有些是新材料,還有是傳統材料的改善,希望大家通過這個論壇,以及學會的平臺,能夠增加互相之間的交流,促進產業的發展。

貴麗紅

尊敬的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非常容幸成為最后一個匯報的人。我今天匯報的題目是《液晶揮發特性的研究》。
主要分為兩個內容,首先我重點介紹一下我們論文內容,其次是我們公司產品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研究背景:在LCD罐晶工藝中,無論是切連罐還是ODF工藝,都會對液晶材料進行脫泡處理,所以我們做了兩個實驗: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這兩款材料都發生了變化,這兩個變化的趨勢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我們再對比一下,這兩款液晶在5帕的真空情況下存放7個小時,它的趨勢是一樣的,也就是我們這個單體在不同的(真空)當中它的揮發程度是相同的。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我們的液晶不發生變化?或者說它的發生變化很小,我們的測試甚至可以掩蓋它的變化,那就是在2小時之內,10帕的情況下它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它的折射率基本上是沒有變化的。看一下它的組分分析,它的變化也非常小,在2小時之內是沒有變化的。
我們對單體也進行了研究,這個圖是它的DSC圖,這個是它的熔點,245度左右,它是我們應用材料單體里面比較小的一個分子,所以它的揮發性不是很大。在60度的情況下,在140ga的條件下,20個小時它的揮發量是0%。在80度,140pa,它的揮發量是1%-0.05。
實驗結論分析:
物質的形態:固化、業態,氣態。
液體在任何溫度下和氣壓都會蒸發,只是速度和程度不同。
低沸點和有機化合物,稱之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指沸點在50-260攝氏度之間。
揮發速度和程度主要因素:溫度、大氣壓力、液體表面(空氣)流動速率。
公司概況:我們公司成立1987年,我們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們的混晶發展是非常好的。
PDLC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們目前的規格,紅色的是我們目前規格,我們目前研究的方向就是做到0.3,還有一個就是我們要做到裸眼3D。有一些廠家是凹凸鏡,先實現2D和3D的切換。(PPT)這款液晶是目前已經量產的液晶,低溫也有拓展,再一個我們會去研究,改善它長時間的可靠性。我們對TFT的發展方向還是在液晶、負性液晶、正性液晶。在以前我們沒有別的辦法,我們通過最新的研究發現,單體還是有其他的補救措施,里面加入一些單體,可以提升很新的一個可靠性,通過我們穩定性單體加進去以后,穩定性會有一個提升。
 最后,快速相應單體研究趨勢,我們坐標對于負性液晶,目標就是開發副形單體,對于正性液晶,我們是希望達到200度以上的(切割點),對于正性還是希望提高它的K值,提高它的響應度。

主持人

有請石家莊誠志永華的貴工,有請。

深圳溢清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熊啟龍

大家好,我代表公司給大家作一下《5代TFT-LCD掩膜版制程MURA不良分析研究》
    什么是掩膜版?掩膜版也稱光罩,是一種用于微電子制造過程中的圖形戰役工具或模板,主要是應用于微電子平板復制工序中。
    TFT MASK生產簡介:曝光-顯影-燭刻-脫膜-測量CD-測量TP-貼膜,MASK的光刻參數是MASK產品精度的關鍵指標。
    “MURA”源于日本在平板顯示中是一種典型的顯示缺陷專業術語。本質上,是在一個相對不變的光源條件下,人眼對光的感受不同,感官能夠判斷有顏色差異,通過不同程度的色差而定義的缺陷。
    MASK的MURA一般可分為:塊狀、線性和面狀; MURA一般大于一個像素,無固定現狀,邊緣模糊,對比度低;MASK MURA的產生原因有很多種。
    對于拼接,我們希望是一個最好的拼接,但是實際上都會有一些波動。
    另外一個就是工藝方面,我們的原料,光刻膠是兩種方式:SPIN和(SLIT)方式。MASK生產多采用SPIN主要考慮因素是適應多個尺寸的需求。
    為了提升顯示性能,TFT-LCD設計人員在像素ITO的設計中越來越多地使用到slit模式。目前線條的寬度在3-4微米左右,并希望能夠將線縫寬縮小到2.5微米或以下。
    而已經建設的5代TFT-LCD生產線中,曝光機多為CANOA MPA7800,曝光機解像能力一般是3微米。設計圖形已為MPA的能力極限,因此各種矛盾也隨之而來,其中原本不存在的問題也顯示出來。
    MPA7800的MASK的尺寸為520×800mm,長寬比大,Spin過程因離心力問題而造成mask面內的CD呈現環形分布,從而形成環狀MURA。
    根據以上分析進行改善的測試,從而消除疊加效應。先測量矩陣點,采用面內的CD數據并制圖,發現類似環形的CD波動。經過多次對顯影、光刻環節進行了綜合補正測試后,再次制作一張TEST MASK,重新進行面內矩陣CD測量,以及像素進行連續的CD測量。
    MASK面臨的幾個問題:MASK面積增大則自重變形也增大,而解決自重變形只能增加厚度,就導致產品就越來越重。MASK對適應基板的加工質量又有很高的要求。在熔融成型、研磨和拋光環節也非常苛刻。在減少制程上,從5MASK發展到4MASK,技術已經成熟,但3MASK一直未能突破。HTM工藝更穩定,HTM生產成本高、周期長,因此GTM還會使用一段時間。隨TFT試件性能的提升,對制作精度的要越來越高。OPC以及SSM技術引用到MASK上將是一個趨勢。
    我們清溢公司是1997年成立的,總股本2億,303人,其中技術研發人員65人,占21.5%。我們除了做產品以外,在配套裝配里面也做了相關的發展,比如說LCVD的研究,目前來說我們是第三家能夠把理論轉化為實際的公司。我們除了環保體系,我們還有信息安全體系。這是我們企業的實物照片(PPT)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我們歡迎深圳溢清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熊啟龍,大家歡迎。

合肥工業大學 嚴喬

各位參會嘉賓下午好,我是合肥工業大學的嚴喬。今天我匯報的題目是《觸摸屏綁定用光學膠特性研究》。
    我的匯報從四個方面來進行:一是目前觸摸屏綁定研究現狀;二是研究思路與原屏測試;三是仿真分析;四是結論與展望。
    一、目前觸摸屏綁定研究現狀:框貼合,中間的空氣層會對光線產生這些,對現實效果的影響比較大。后來做了一些改進,對全貼合進行一個分析:全貼合的屏幕在高溫環境下顯示不均現象,顯示邊緣出現黃色斑點或條形狀顯示不均。
    二、是研究思路和原屏測試
    我們購買了兩個不同生產廠家參數完全相同的屏,拿過來進行測試和仿真分析,由于有限元軟件是需要一些參數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對液晶屏進行測試。因為液晶屏內部元器件較多,有基板等器件,所以無法對每個器件都進行實際測試,我們對液晶屏進行了等效處理,將其等效為簡單的五層模型。我們用的測試方法是,因為這個是需要熱力學測試,包括彈性模量和面內彈性模量測試,所以我們首先對彈性模量進行測試,它能夠感應到在這個方向上的變化情況,然后計算出面內的彈性模量。而垂直的面內彈性模量我們用的是位移計,位移計感知垂直的變化,從而計算出垂直面內的彈性模量。
    這是測出了兩種液晶原屏的各部件參數,偏光片、CF基板、液晶層、TFT的彈性模量和面內的彈性模量系數。
    三、仿真分析
    我們把測得的這些數據和實際的參數進行分析,分析液晶層的厚度變化情況,因為厚度變化是會影響顯示效果的。整個這個圖,就是坐標左邊是液晶的最左邊的邊緣,右邊是液晶走右邊的邊緣。整個凸面的地方是在觸碰屏的內部,跟實際情況是比較相似的。
    液晶屏1比液晶屏2厚度變化大,說明我們測試模仿是有意義的,分析為什么這兩塊屏它的厚度是相差比較大的。
    下面是針對液晶層厚度變化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因為測得彈性模量是1.65e7Pa,線膨脹系數為1.2e-3m/攝氏度,結果我們發現1.65e8到1.65e9的變化比較大。然后我們對線膨脹系數進行了分析,固定彈性模量不變,讓線膨脹系數從1.2e-5,每次變化一個數量級。
    四、結論與展望
     我是通過建立等效模型,用有限元仿真軟件對兩種綁定光學膠后的觸摸屏進行了仿真分析(PPT),機遇這種結果,我們需要對不同的液晶屏匹配不同的光學膠,我們拿回來一塊液晶屏要先對它進行測試,然后進行分析,從而選擇最合適的光學膠,這種方法有助于觸控屏提高生產良率,降低生產成本。

主持人

謝謝,下面我們有請合肥工業大學的嚴喬。

阜陽欣奕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霍學兵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的題目是《FPD氣相色譜法測定液晶材料中的微量有機磷雜質》。
我們的主要工作是建立了一種液晶材料中的微量有機磷的雜質的分析測試方式,可以同時測試液晶材料中的微量三苯基磷雜質。
背景:液晶中微量有害雜質都可能對其依賴性帶來嚴重的影響,造成品質下降,由于液晶材料配方中的常用端烯類單體藝生產采用Witig為反應,合成過程中三苯基磷和三苯基氧磷兩種有機磷雜質會不可避免的引入。有機磷雜質是一種有害雜質,有必須開發針對性的測試方法對其進行品質管控。
設備:主要是Agilnet 7890B氣相色譜儀。
方法的線性分析:分別對10-02微克/毫升的濃度三苯基氧磷和三苯基磷標準溶液進行測定,以峰面積和標準液濃度做標準工作曲線。
    方法精密度考察:三苯基氧磷和三苯基磷標準溶液方法對同一樣品重復測定5次。峰面積重復性較好,計算RSD4.4%-5.6%。
    添加回收率的考察:在樣品中加入已知量的雜質,計算方法的回收率在80%-110%。
    材料樣品測試:按照本文方法對國內外不同型號的四款液晶樣品進行測試,只有一款液晶材料檢測出微量三苯氧磷雜質。
    測試過程中干擾因素以及測試注意事項:
    一是FPD雖然是硫磷化合物的專屬監測器,但是實踐中發現,含氟類的液晶單體在FPD上有響應。測試過程中發現有個別含氟類液晶單體的液晶樣品會干擾到有機磷的雜質的測試。此干擾可以通過GC-MS來確認,確認后可以通過適當的減低測試樣品稱樣質量M和更換不同極性色譜柱的方法來解決。
    二是測試中,在一定條件下三苯基磷在溶液中會出現不穩定的現象,要求三苯基磷的標準溶液和測試樣品溶液應該現配現用。
    
    結論:建立了一種液晶材料中微量有機磷雜質的分析測試方法,這個方法的重現性比較好,滿足測試液晶材料中的微量有機磷雜質控制的測試要求。
    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有請阜陽欣奕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霍學兵科長為大家匯報成果。

彩虹集團 侯璐瑤

大家下午好,很榮幸能夠在這里分享交流我們的工作,大家知道我們彩虹是提供玻璃基板的一家公司,但是我們的研發工作并不僅僅局限于此。
    我今天匯報的題目是《窯爐成型區Si-SiC耐火材料高溫氧化性能的研究》。
    今天我的匯報主要以實驗現象為主,將從實驗研究目的、過程、結果與討論和機理分析。
    一、研究目的
    我們會涉及到很多材料,這種Si-SiC耐火材料是我們用的主要材料,它對我們的玻璃質量、能源消耗、產品成本等都有很大的影響。
    二、實驗過程
    我們設計了高溫氧化實驗,我們采用30×30×30毫米的試樣尺寸,分別在1250度、1300度、1350度在96小時和192小時的條件下進行實驗,室溫在1000度,保溫96小時/192小時,從這些情況下進行研究。
    三、結果與討論
    我們首先觀察的煅化時間對氧化情況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些地方是有白色附著物,但是有(液體)產生,玻璃表面呈現玻璃質,我們通過圖二的拉曼光譜分析,我們用的是Sio2材料。我們看到它表面并沒有覆蓋基體,而且氧化層比較疏松。氧化96小時候生成的二氧化硅并不能保護我們的材料,最后我們對它的煅燒溫度進行了探討,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未被覆蓋的一些晶體和基體的部分。同時,它有不均衡的藍色玻璃生成,我們通過偏光片散光鏡的研究,我們只能檢測到一些基體材料,也就是說1250度的情況下,并不能保證這種材料的使用。1300攝氏度條件下,我們在煅燒時間這里看到過,我們又進行了1350攝氏度的實驗,實驗的結果是玻璃質均勻的分布在玻璃層面,我們的玻璃質比較均勻,也就是說在1300度或者1350度的情況下,我們這種材料是可以被保護起來的,同時在我們的產品當中產生的這種結石就比較少,這樣我們給客戶提供的產品就更優質一點。
    四、機理分析
    Si-SiC作為一種典型的非氧化物,它在使用的過程中極易被氧化,我們之所以對這種材料進行研究,是因為我們或多或少會出現這樣的一些東西,所以為了提高產品的質量我們做這樣的實驗。這種材料極易被氧化,主要由兩種形式:惰性氧化和活性氧化。惰性氧化比較慢,活性氧化比較快,這就要求我們對使用環境有特殊的了解。在實驗前對這種材料的重量也進行了記錄,在煅燒過程中我們的質量都發生了(增重),也就是說我們在過程中極易被氧化。這種材料在高溫空氣中氧化大概有四個過程:第一階段就是我們表面的這一層碳化硅材料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一種比較薄的氧化層。然后通過保護膜擴散到我們二氧化硅和碳化硅的界面上,達到這個界面上再進行氧化。最后一個過程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大量的氣泡。
    通過上面的判斷,我們認為我們的材料是發生了惰性氧化。
    隨著氧化時間的延長和氧化溫度的提高,顯微鏡下觀察到氧化層的厚度逐漸變厚,并且呈現致密化,基體表面覆蓋面積逐漸變大。
    這可能是由于在熱動力的作用下:一是游離的SI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了氧化反映,二是Sic中的C逐漸被釋放,越來越多的與Si為參與氧化反映。因此,在適當的范圍和適當的溫度范圍內,我們認為對氧化層的形成的抗氧化性能的提高是有利的。
    五、結論
    通過對Si-SiC耐火材料煅燒時間和煅燒溫度的研究發現,我們認為在碳化硅加熱的馬弗爐中煅燒的試樣表面均出現致密的玻璃之層。隨著煅燒時間的延長和溫度的升高,我們的保護層逐漸變厚并且致密。在合理的使用范圍內,隨著氧化時間和溫度的提高,我們材料表面氧化層的形成對材料自身的保護是起到有利作用的。但是這個我們需要在生產線上得到更多的驗證,以及對我們產品缺陷指數的降低,我們需要其他的驗證。
     今天我的匯報內容到此結束,彩虹對玻璃基板的提高還再繼續,我們的基礎研究的加強是我們對平板顯示海耶的一種態度,我們將繼續努力為上游面板廠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謝謝大家!

主持人

接下來我們有請彩虹集團侯璐瑤,侯工。

華星光電 陳珍霞

當時的偏振度就是拿透過率計算的,大概是30%幾,也是比較低的,這也是它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現場提問

 我還有一個問題,剛才我看到你最后那個測試,那個偏振度已經到99%了,你當時的透過率是多少?

華星光電 陳珍霞

 目前來看,以這種染料的偏光片來看,目前在做的,它的偏轉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這一點可以改進的話,它的應用還是有前景的。現在來看偏振度還是有局限,我們目前使用的顯示器還是不能滿足。

現場提問

 現在我們看到一些技術上的趨勢,目前在基板上做偏光片的話,未來偏振度方面的改進,你認為這種有沒有可能性?

深圳華星光電 陳珍霞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報告的內容是關于《染料偏光片的旋涂法制備》,關于這部分內容我們也是開展了一部分工作,是屬于比較前期的,所以今天報告的內容也比較有限,請大家多多指教。
    我報告內容包括三個部分:前言、實驗和結論。
    一、前言:中間是液晶盒,兩邊是偏光片,偏光片配合液晶盒轉動這樣才能實現顯示。
    常用偏光結構主要包括核心部位的TVA,再就是它的上下兩層保護膜進行保護。以這個偏光片的圖片來看,它比較厚,現在很多廠商也在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升級,去減薄。
    偏光片分類:
    1.金屬偏光膜
    2.碘系偏光膜:傳統偏光材料偏振度高,但耐候性差,在高溫高士條件下偏振性易被破壞
    3.染料系偏光膜:新型偏光材料,偏振度良好,且耐候性佳
    4.聚乙烯偏光膜
    染料偏光片的兩種制備方法:拉伸法和涂布法。拉伸法主要的載體還是PVA,通過拉伸PVA膜帶動染料分子在這個狀態下進行排列,排列之后整體的效果就出來了,它同樣的問題是它的厚度比較厚,主要的一個缺點就是在受熱的時候容易變形,厚度也是比較厚。第二個是涂布法,這邊比較特殊的一個部分就是它需要一個(配像膜),拉伸法是通過拉伸來進行一個方向性的拉伸,那么這個涂布法怎么實現這個目的?它就是通過(××膜),然后把染料涂上去,通過干燥成膜,這樣我們的偏光膜就完成了。
    這邊對比了我們拉伸法和涂布法的比較,總體來說涂布法的優點主要是耐候性佳、薄化,但需要解決均一等問題。
    二、實驗:(PPT)
    實驗的流程:稱重-恒溫浴溶解分散-Spin coating-Cvring:thermal+UV-Test
    這是簡單驗證它的偏光效果,第一張圖片的膜面還是比較平整,第二張圖是平行放置時它透明度的一個形式,第三張圖是垂直放的時候的效果,目視效果還是可以的。
    從膜面來看,它的膜梭還是比較厲害,有一些氣泡產生,這都是我們在今后需要進一步去改善的。
    我們用一些測試數據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它平行穿透、對比度,對比度在90%左右,這部分相對比較低的。再就是一個偏振度,我們這邊是差一點到99%。這邊是我的一個測試結果,主要的工作就是以上,做得工作比較少,因為是這是剛開始,所以結論也比較簡單。
    三、結論
    優點:一是使用一一定的溶解方法及旋涂法可制備具有良好的均一性的偏光膜;二是制備得到偏光膜具有良好的透過性,且偏振度良好。
     改進:整體成膜而言,固化后出現比較明顯的膜縮,主要從溶解、旋涂法方式上做改進。

主持人

下面我們有請深圳華星光電的陳主任。

現場提問

謝謝。

上海大學 李意

對,這是其他課題組老師在做。

現場提問

上海大學是有專門做有限元仿真方面工作的,是吧?

上海大學 李意

 剪切力我們是用封裝壓配,這個標準是1×5平方毫米的焊接面積,可以滿足封裝的要求。我們現在,我們實驗設計是1×10平方毫米的面積,所以要達到那個剪切壓力的話,也可以滿足封裝的效果。然后有限元仿真,我們通過有限元仿真內力的一些效果,得到一個剪切力是通過這三個參數得到一個相互的關系。

現場提問

我想請問一下,您說封裝的剪切力是什么概念?有一些原來仿真的時候,它原來是怎么樣的?

主持人

各位有沒有什么問題?

上海大學 李意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我今天報告的題目是《玻璃激光封裝技術研究及應用》。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課題背景:
    一是基于玻璃frit漿料的激光封裝技術,從2005年起就引起了業內的重視,目前已成為AMOLED顯示器件的重要封裝技術。
    二是玻璃激光封裝技術有效的組織水汽氧氣進入,避免傳統封裝使用有機材料易老化、透氣透水性相對較高的缺點。
    三是激光封裝技術還能推廣應用到IC封裝、手機裝配、汽車焊接、3D打印等方面。
    下面從玻璃激光封裝用漿料介紹一下,我們對漿料的添加劑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主要是對CuO如果太低的話,不能形成有效的封裝效果,如果含量太高的話,它會產生過渡的內應力,并且會產生裂紋。
    另一方面,我們的Zno對我們封裝的影響,適量的氧化鋅顆粒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玻璃的封裝。
    我們對Frit也做了研究,溶劑的揮發特性主要影響預燒結后玻璃粉膜層的平整度以及致密性。對單一的溶劑和混合溶劑的發揮性進行了研究,根據其特性制定了相應的工藝曲線,獲得了指明無氣孔的膜層。我們也對比了單一溶劑和混合溶劑配制成的漿料封裝后的效果,發現封裝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我們對玻璃激光封裝工藝也做了大量的研究,首先是在對玻璃粉細化的工藝上面,我們通過設計的一些實驗,將玻璃粉的粒徑降低到2微米以下,對研磨前后的frit獎勵激光封裝的剪切力結果發現:對漿料進行適當的研磨能夠提高封裝后的剪切力。并且我們還根據玻璃粉DSC測試曲線,設定預燒結溫度范圍,對比不同燒結溫度下的現實圖,我們也相應的做出了不同的設計。
    另一方面,我們在有限元仿真建模對激光封裝參數業進行了研究,我們主要是通過仿真計算封裝的直徑,我們根據仿真的結果提出了這樣一個理論的計算公式,就是這個封裝燒結的最高溫度和這個理論模型,我們通過具體的實驗提高它的精確性,這為我們確定工藝參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曲面響應法對激光封裝工藝參數進行優化,我們通過實驗設計以及模型驗證,得到該方法中的預測值與實驗值相吻合。
    我們對玻璃激光封裝的設備業進行了一些研究,這是我們課題組最早開發的激光封裝系統,我們對整個系統的總體設計進行了研究工作,同時還對激光控制系統進行軟件開發并對設備進行了工藝驗證,得到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同時我們在設備的視覺定位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自主設計了“八線四頂點”的對位方法,通過方法設計和算法優化,提高了對準確度,同時縮短了工藝的時間,提高了生產的料率。
    這是我們一些項目的支持,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范老師,下面我們有情上海大學的李意。

深圳市三利譜光電公司 范志新教授

剛才聞老先生作了報告,1998年是我頭一次聽他作報告,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今天帶來的這個報告是散射偏光片的一個實驗。2014年在南京的平板會議上,做的報告是關于散射偏光片的一個暢想。那時候我手上的樣品是玻璃,這個玻璃有什么用處,先發明這個東西然后再去看看它能干什么?結果發現它是一個透明投影屏幕的技術方案,當然現在液晶顯示應用越來越多,其他的顯示在萎靡,我做這個東西是不是還有用,已經很悲觀了。當然只要投影儀還在,可能還需要,尤其是現在大家看網上,有些車載顯示投影在車床玻璃上就有一些激光顯示,那個屏幕當然是透明屏幕了,它不一定是真的把顯示器做在屏幕上,而是投影。那如果用到這個投影就可能是是激光投影機,也可能是(A×投影機)。我做玻璃不適合產業化,應該把它做成產業化,在2014年的時候,我手上有玻璃的樣品,這段時間我沒有全力以赴的做這個實驗。我是河北工業大學的教授,在三利譜當個專家,這次會議是完成任務,自己也沒太認真,不好意思,主辦方還讓我上來作報告,我覺得有點不太好意思了。
    這個論文的大概意思就是我做這個散射偏光片它是一種新型的裝學功能的薄膜材料,這個東西是我過去想到的,我過去想把它當透明投影屏幕。真正要把這個玻璃的樣品轉化為膠片,就要像做吸收偏光片一樣的辦法,泡完以后再經過拉伸,一個方向的光透過、一個方向的光散射。
    我現在做的這個樣品的透光率也不算太高,偏振度尤其是很低,后面還可以繼續的玩下去。
    我在這兒就相當于是科普一下,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事,顯示行業都在用偏光片。偏光片種類:一是吸收偏光片;二是反射偏光片,現在也產業化了,這個偏光片是一半光投射,一半光,散射;三是線柵偏光片。吸收偏光片和反射偏光片一平米是100塊錢的概念,而線柵偏光片一個指甲蓋大概要(1000)塊錢。
    散射偏光片原理:散射偏光片的制備方式是將聚合物分散液晶膜單一的方向拉伸,使液晶微滴形狀變化致使液晶分子取向,形成折射率各向異性的分散相液晶膜。使液晶在一個偏振方向上的折射率與聚合物折射相同,對偏振光而言是同種介質、光投射;而在另一個方向折射率不相同,對偏振光而言是不同介質、光散射。
    樣品制備:第一步怎么配乳膠,然后放到流延膜上,在流延膜上做單向的拉伸制備。
    實驗:觀察透過樣品觀看液晶顯示品的效果,如圖所示,當散射偏光片透光軸與液晶顯示屏吸收偏光片透光軸平行時,圖片比較清楚;當透光軸正時,圖片比較散射。由于我這個做的還不太過關,遮光還做得不好。
    實驗:觀察在偏光顯微鏡下的液晶織構,如圖所示,沒有拉伸前結構是液晶微滴呈現圓球形。
    另外,用樣品去測一下透光率和偏振度,從這個曲線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個偏光率是多少。中間這個紅色是透光率,如果沒做單位矯正的話應該是黑色和綠色兩個加起來的透光率。
    光譜分析看,樣品可見光透光率不夠高,紅光透光率最高,約40%;綠光透光率約35%;而藍光透光率比較低,才30%左右。樣品的偏振度不高,在綠光處,偏振度差一些。
    另外一個實驗,以樣品作屏幕觀察投影的效果,上面兩個圖相當于是正投,整個正投效果不是太好,下面兩個是背投,背投的效果相對來說好一些。
    我順便宣傳一下三利譜,咱們在合肥地面上的彩虹、京東方、樂凱都匯集了,三利譜也來湊熱鬧了,現在這個產項也在做,下個月要搞個慶典。現在學生想要就業可能首選去京東方、彩虹,如果去不上,我們三利譜歡迎大家。
    三利譜也是要做國內偏光片的引航者,未來中心要安在咱們合肥這兒。
    最后,我再替我自己宣傳,我最近剛剛位三利譜公司寫了這本偏光片的教材,現在是排版階段,如果書出來之后,國內液晶企業、光學功能膜企業可能都會用到這個書,因為這方面的教材也很少,沒有人現在做這個工作。上午聽樂凱的報告,我也是挺激動的,我要是早知道這個報告,好像我這個教材的質量會更高一些。
    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我們有請下一位。深圳市三利譜光電公司的范志新教授,有請。

合肥京東方 宋淦

 設備方面可能還是用在常溫,如果是高溫的還是用之前的技術,但是對于常溫的用P-ITO的話可能會a-ITO更好一些。

主持人

那在設備方面有沒有什么變化?

合肥京東方 宋淦

 現在的方向是,P-ITO比a-ITO的優勢更明顯一些,我覺得在未來應該會取代a-ITO。

主持人

我有個小問題,你這個P-ITO是替代a-ITO的還是兩個并存?

合肥京東方 宋淦

在座的各位專家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合肥京東方的宋淦,我這次演講的報告是《新型p-LTO膜質特性的研究》。
    我們主要是實驗設計,給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這篇文章討論的P-ITO薄膜跟我們平時討論的薄膜是一樣的,P是Phase的縮寫,指晶相的意思。P-ITO薄膜與傳統的ITO薄膜相比,具有刻燭率更高,能徹底消除o-ITO膜厚度時大于1000A的問題,同時還滿足常溫成膜小于a-ITO同等的電阻和透過性。
    P-ITO介紹:P-ITO與傳統的a-ITO的靶材組成和配比一樣,只是其中參雜了v微量的其他物質,在微觀結構上增加了2nd為 Phase的比率,同時該微觀物質能夠降低2nd Phase而的電阻。同時,P-ITO刻燭率較高,可提高ITO Profile并改善ITO的殘沙現象。
    P-ITO同a-ITO一樣,在In2O3形成過程中,沒有構成完整的理想化學配比結構,晶格中缺少氧原子,因此具有一定的導電性。
    實驗部分,我們的實驗主要就是6代立式成膜設備直流磁控濺射法。我們當時也是做了多次實驗,這是后面比較成功的,我們做了三個樣品。
    實驗結論,P-ITO薄膜相對傳統的a-ITO薄膜,在直流磁控濺射常溫下成膜,相同條件下,P-ITO的電阻和透過率基本和a-ITO相當,可以滿足實際工藝要求。
    在ITO相同膜厚相同刻燭條件下,P-ITO基本無殘沙發生,a-ITO殘沙明顯。
    在實際生產中,對比下機后P-ITO和a-ITO殘靶的外觀。發現a-ITO靶材邊沿和拼接出產生的Nodvle較少,理論上有利于TP改善,有待進一步去求證。
    新的方向:PXL不良降低,DO不良降低。

主持人

下面有請合肥京東方的宋淦。

請福建省邵武市永晶化工有限公司 聞建勛

我今天做這個報告,看看這個題目就很長。我原來在永晶工作,我是搞基礎研究的,永晶所有規定,說你帶研究生就要做學問,你不可以把研究生當勞動力,在永晶不可以任何把把研究生當勞動力,這是永晶的一個規矩。我們永晶是很有名的,我們在研究所研究生不允許有很多,同時在一起的研究生不允許超過5個,你要對學生負責任,你不要拿人家當勞動力。
    這里有個表格,作為我個人來講,做了很多東西,如果搞金屬研究的話,我做的含氟業,沒有氟的東西我一概不干,只干有氟的東西。這個圖像,除了下面兩個臺階跟我沒關系,其他的都跟我有關系。
    這個方法全都是我個人建立起來的,現在包括國外都是用我的方法。我現在做液晶的時候用的很多的都是這張圖片上的東西,如果這幾個東西你不用,那你TFT液晶不要做了。這個東西對我來講,有人問我,他說你怎么選題目的?你怎么會選到這樣一個題目?我國外留學的時候是做高分子的,但是我那個題目對高分子的機理研究,當我研究完了,后來基本上都差不多了,機理都已經清楚了,沒有什么可研究的。別人回來都帶來很多東西,我回國也沒有什么東西要帶的,我就要找,找的時候就很湊巧,(863)開始的時候就要搞,就做(三級非向性)。我在廣州開會的時候,他做(巨霜醛)做的很好,我考慮到給它氟化掉。制革東西對我來講,這個工作我很懷念它,為什么懷念呢?像我這一代人,我們是40屆,60年代畢業的人都面臨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名片拿不出去,到國外留學導師看我沒有什么本事,我就認為我有博士生我就有副教授的資格,回來以后還是個助理研究員,還是沒辦法,助理研究員你去申請東西申請不到,就是你沒有本事。這個問題對于所里面來講是個非常大的問題,后來國家好不容易提職稱了,一直到1986年我們才提到副研究員,后來說還不行,我們研究所會吃虧,我們的水平高,但是人家低我們高,申請職稱就是倒霉。人家大學里面叫一個學院,我們還是室,人家是院長,所以這個沒法弄,所以提職稱,三年之后才提成正教授。但是他提出一個問題,以前提出副研究員的文章一概不算數,那這三年能有多少工作?沒有多少工作,所以提不上去,就沒辦法了,后來我就弄了(863)。我們永晶所第一次就我拿了7萬塊錢,我們所那幾年在國內文章就是全國第一的,起碼我在永晶所最大的功勞就是永晶所不是“光頭”。
    我做這個東西有一個問題,它是一個激光的問題,我是搞化學的,我對激光不懂,而且對于測試我們也沒有條件,所以后來就把這個東西拿到日本去,我對研究生講了,你在這待兩年把樣品做好,學生非常賣力,做得很好,后來職稱沒有評,直接通過。
    申請第一個專利是(95個化合物),1991年在深圳開會的時候,說中國里程碑跟著別人爬,自己創新。我這個東西好在什么地方呢?你可以看到,中國科學院有一個(85項STM),然后會所提出來液晶讓我們做,做就做,我說你給我多少錢?他說25萬。我說25萬能做成液晶嗎?他說沒事,你只要做一個液晶摻雜劑,你摻雜劑摻雜進去,你速度變快了,就可以申請專利了。
    我算了一下,我這個東西提高了5%,它這個速率提高了30%。這些東西當時,為什么國內不能開發呢?我的觀點,我沒有條件開發,開發不是個簡單的問題,我只會搞研究,開發是另外一個本事,我不會。我說我不開發,有人講我們想用你的東西開發,但是我們內部有矛盾,所以后來也沒用。
    這是我做的幾點研究,當時沒人做,當時液晶大會說中國是個大國,為什么沒有文章?沒有文章就找我,華東理工大學的一個教授找我,他說老聞你愿意不愿意參加?我說我愿意參加,但是沒錢。后來他打電話,說:“會議給你兩張飛機票,再給你一些費用”。我說那我就去吧,我非常滿意,因為他給我的飛機票都是一等艙,說明他們很重視我。這個工作做的很有意思。
    下面這是后來我做液晶的時候,我除了做這個,我做的是藍色液晶。當時說都是藍相液晶,這怎么交差?我的一個研究生是1996年畢業的,他畢業論文上就寫了,所以這個工作是1996年之前就提出來的,后來又有一個學生,是一個女孩子,她用英文發表了。
    這是當時做的曲線,這是像圖,很好看(PPT)。我們做到的是850,我查了一下世界上當時最高的水平是760,我做到了世界上最高的數值。
    這是三氟萘的氟化方法,是用非常的很貴的氟化劑來做的,但是成本很高,生產出來也買不起。后來讓中國人來做,也是沒有辦法做,后來就讓我們回去了。后來又一位女同志跟我很熟,她說:“聞先生你能不能做這個”?我說“這樣,你們沒有人做我去試一試”。她說:“你做好了給你一萬美金”,后來我就做了,做了三個月就做成了,很簡單,做成功了。
    這是今年1月份日本液晶受賞紀念特集號,舉個例子,這一堆全是我的例子,他們說我們日本做了那么多年沒做成,一個中國的教授給我們解決了。我一開始也不知道,后來我一個朋友跟我說你看看,人家日本表揚你。這代表了我們中國一個水平,就是這樣一個問題。
    下面是我的題目,我現在做的就是上面這個東西,這個東西的反應可以看一下,原來日本人在這個地方是3個氟,做液晶的時候往往就是用這個東西。但是1995年,當時不讓你弄,只能跟著人家后頭跑。然后我從氟化的角度能不能做?但是我一查,人家很多都是失敗的。后來我們就用其他的辦法來做了,日本人說你做成了給你一萬美金,我想這個很簡單,因為這個我已經在所里面做了。我找兩個人加班加點的去做,剛好有一個在我那做研究生的,已經論文做完了,還有兩三個月沒事干,我說我給你找點事情,我說我這個地方這樣的一個研發,你來做一個液晶。后來沒抱任何希望,他就做了,做完以后就成功了。這個東西有什么好處呢?這個東西的(脂溶性)非常好,有很多優點,我們也申請了專利,這也是我現在到他們這個工廠去的一個原因,我們既然申請專利了,就要把它開發出來。
    TFT混合液晶物性參數:我們做了一個配方(PPT)。
    另外一個問題,我另外又把化合物,現在做CF2O的,我把它統統用在這里,做這樣的化合物,但是這樣它的專利就沒法覆蓋了。我現在發現一個現象,按道理來講,我們現在做的液晶,碰到的液晶都是固定的,很少有液體的。我現在做的這個是也定,有也定的液晶,那么這個問題,實際上含氟液晶沒有人做出液體液晶,我做出液體液晶了。
    我在申請專利的時候,他問我是怎么設計的?我就寫了這三句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拿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意思就是本人沒有設計。
    再一個問題,你要學習楊振寧先生的精神,楊振寧是滲透式的學習,要多看書,一本書看了一遍就好像毛毛雨,下次還要看,要滲透式的學習。實際上我們拿來一些液晶方面的書,有些東西我們要反復看去理解。
    好的,我說完了,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有請福建省邵武市永晶化工有限公司給大家發表他的課題。

彩虹集團彩虹股份的研發中心 焦宗平

我代替王答成工程師來講這個《淺析液晶玻璃基本缺陷檢測技術》,重點圍繞缺陷檢測這個主題來給大家匯報。
    首先,這個基板的話,基板一個是做彩膜的,一個是做TFT的。液晶玻璃基板進行多次精密光刻加工,要且液晶玻璃基板表面應無任何劃傷和污點,防止微電路的短路或斷路、破膜等用戶不良發生,內部夾雜物應足夠小,以至于不影響顯示器的圖像質量,這對液晶玻璃基板缺陷檢測技術提出微米級高精度的要求。
    液晶基板玻璃的缺陷檢測,這個圖上畫的,在這個面上也是一個結石,這個缺陷會在玻璃表面造成一定的變形,所以這就有一個變形尺寸,當然它缺陷的高度對我們來說是要控制的一個關鍵。凸起的這個高度H,我們也是在在線檢測的時候重點關注的一項。這個高度在線的檢測分成兩種辦法:一種是分層,把玻璃板分成三個層:TOP面20%、Bulk面60%、Bottom面20%,對于這個高度我們現在沒有什么很好的辦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根據這個缺陷,我們利用一些離線的檢測設備,在缺陷的大小和凸起的高度找出一定的關系,所以目前在線控制對這個TOP高度比較難。TOP表面低對比度的微劃傷檢測,對于一些劃傷等缺陷,這些在線檢測也有一定的難度,這是玻璃在線檢測方面的主要技術難點。
    我們在線檢測的設備:
    1、Particle顆粒檢:大于1微米,微劃傷大于10K LUX,在線全寬度分A、B層;
    2、Defect檢測,熔解缺陷Lnclvsion準確檢出:Tt、Stone、BLister等,冷端缺陷ADG、Dirt、劃傷分類、檢出。缺陷SizeTB、SizeTD特征量灰度閾值小于95不合大于150亮暗缺陷。
    3、Edge檢測:斜邊大于等于20微米,掉片、裂片和研磨質量,CCD解析度10微米。
    4、Review檢測,Particle、Defect、Edge檢測之后還要進行Review檢測,它的主要目的是對缺陷再確認,對缺陷的特征有一個精細、全面的檢測。
    我們用德國這一家設備,這個檢測設備最核心的技術就是多源缺陷技術,多源缺陷就是同一個缺陷運用不同的打光方式,反射光、線相機、穿透光等,主要目的就是對多源缺陷的主要特征分析出來。
    我們用到的另外一個技術就是分層,分層技術當然常規行業通用的就是通過(煉焦技術)進行分層。現在有雙像重影分層,用兩套成像系統進行識別,根據CCD1和CCD2的成像情況而定。
    雙線TDI CCD工作掃描:申克G6設備特有的雙線CCD,把焦平面上常規的一排線陣CCD變成兩排的CCD采樣,每個CCD采用TDI掃描技術,拍攝時對某一個缺陷進行多次曝光,通過延時方法增強光能收集,保證在低照度的條件下,避免運動玻璃板缺陷拖尾現象,提高輸入缺陷信噪比,有效的解決CCD靈敏比與玻璃板移動速度、分辨率的問題。另外,每個CCD都有獨立的處理器,提高了檢測系統相應時間和處理器運行速度。
    缺陷檢測流程圖:當確認完成設備工作參數設定后,啟用設備,CCD掃描采集缺陷圖像,按照固定閾值法將缺陷從玻璃板背景中進行分離識別。
     結束語:液晶玻璃基板缺陷檢測技術,終點監測缺陷夾雜物核心和表面變形,各類異物在厚度方向的分層、缺陷凸起的TOP面高度及TOP面微劃傷。申克AOI設備應用多源缺陷分析技術,電子式數字變焦分層、雙像時差分層技術、雙像重影分層。在圖象處理技術方面,申克設備的圖像特征定義完整、準備,用來有效創建缺陷分類器和質量管理器,表現自動在線實時缺陷分類、質量過程管理功能,在液晶玻璃基板制造領域有很好的應用。

主持人

彩虹這一塊的過濾是今年剛剛量產的,正在摸索。昨天在大會上也有一個彩虹今后發展的趨勢、研發的計劃等等,所以我們后期也會根據用戶的需求,不斷的去研發用戶體驗更好的蓋板玻璃,讓大家在滑動過程中體會更好,當然了,除了我們做工作以外,還需要我們下游的這些手機廠商,玻璃加工的這些廠商一起來努力,把這個產品和用戶界面之間的產品做得更好。
    下面有請彩虹集團彩虹股份的研發中心的焦宗平。

彩虹集團玻璃有限公司仵小曦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們從去年12月底開始進入CG-OD高鋁硅的一個探討,我們先設計的CG-OD這個鋼化性能怎么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
    首先我們看一下背景:蓋板玻璃大家知道是用于涂控顯示領域的屏保護的材料,我們彩虹集團自主研制的CG-OD高鋁硅超薄玻璃在蓋板用玻璃行業屬一種高端產品。它高端主要體現在高率含量,AL2O3凈含量接近19%,高透性大于92%,還有一個耐磨性非常高。
    2015年12月份研發以后就開始試制,到2016年3月份已經實現了量產轉化。現在的問題是怎么快速的獲得客戶的認可,我們主要是模擬客戶使用條件,實現與客戶的良好對接。研究玻璃氧化后的性能,掌握并提供詳細的信息。
    彩虹CG-OD高鋁硅超薄玻璃工藝簡介:基本上所有的玻璃都少不了這幾個制程,我們這個玻璃采用的是溢流成型法,這個圖上大家可以看到,玻璃溶液是通過通道進入溢流槽,流入溢流槽以后就會形成一個自然屏的玻璃,然后后面經過橫切和縱切就能夠形成我們需要的尺寸玻璃。左邊那一部分,整個算是后加工了,主要是檢驗,對產品表面進行貼膜,然后放間隔紙等相關的一些程序,應該說這個產品的生產重點難度是在配料到成型。
    蓋板玻璃加工工藝,無論是網上還是相關資料里對這個介紹比較多了,就不詳細講了。
    作為手機的話,大家知道最常出現的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手機在使用中容易凋在地上摔碎了,還有一個,我們無論手機裝在這個包里還是裝在哪里都會相摩擦,所以它這個玻璃必須要具有高度的抗沖擊性,所以它必須提高表面強度。
    離子交換鋼化技術:保證光學質量;不變形、適宜冷加工;超薄玻璃廣泛應用。
    我們3月份產品量產以后,在相當多的終端廠商業進行了試制和技術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到各大廠商鋼化溫度在400-440攝氏度,鋼化時間是3-6小時,不同鋼化條件會對鋼化性能產生非常明顯的影響。對應的玻璃原材料必須有一個合適的鋼化條件,這樣才能把玻璃最佳的性能表現出來。我們首先要自己清楚這個玻璃它本身的鋼化性能在什么樣的條件能夠達到最佳的性能。
    實驗流程:首先是裁切,經過簡單的清洗,然后進入預熱,通過一個鋼化,再冷卻,冷卻以后經過清洗干燥,然后是測試,測試樣品表面的(深度)。
    實驗條件:這是根據高溫使用的條件,設計了13種實驗進行組成實驗。
    實驗數據,總共有13種實驗數據,隨著離子交換時間的延長,以及溶鹽溫度的提高,表面溫度是呈現一個明顯下降的趨勢。
    基本的要求是CS大于按930MPA、DOL大于40微米,所以我們以CS和DOL這個數據作為實驗標準,根據分布同時符合CS和DOL的鋼化條件,在5小時和6小時的情況下可以滿足我們的要求。最終分析的結果是鋼化溫度在410度,時間在6小時的鋼化條件下,CS和DOL的一致性是最好的。
    總結一下,隨著離子交換時間的延長、溶鹽溫度的升高,離子交換深層深度整體呈現上升的趨勢;彩虹CG-OD高鋁超薄玻璃,在鋼化溫度410度,時間為5小時或者6小時的時候,CS、DOL是符合用戶要求的。
    本次實驗中存在的明顯不足,我們不能完全等同用戶生產使用狀態,比如說我們沒有CNC的試驗設備,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對這個進行處理,這樣就沒有對玻璃實際上面的一些問題進行解決。
    我們的改善思路有兩個方面:一是在此基礎上,選定一些鋼化條件;二是全面分析研究鋼化性能。
    整個內容就是這樣的,謝謝大家!

主持人

 大家有沒有問題,可以提一個問題,咱們節約一下時間。沒有的話,我們請第二位,彩虹集團玻璃有限公司仵小曦。

石家莊誠志永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工程師 曹建華

大家好,我是來自石家莊誠志永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的曹建華,我報告的題目是《新型咔唑衍生藍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我們研究方向主要是傾向于第三個(Solble)。另外還有一些熒光材料的改造,現在我們主要是傾向于現有熒光材料的改造。
    這是我們研發的實驗室情況,我們有兩個實驗室,一個是清華大學實驗室、一個是(××大廈實驗室)。
    技術優勢:分子模擬設計、有機合成、分析、純化、物理性能測試、器件驗證評估等。
    改造磷光材料,我們改造磷光材料基于日本一個材料的優化改造,主要是這三個綠光的材料。還有改造紅光的材料,一個是SRD003,還有現在正在用的材料等。另外就是我們自主設計的磷光材料,一個是橙光,另外一個是白光,這些主要用于打印材料上面。
    下面說一下新型磷光主體材料的研究,分子設計的優缺點我在這里就不再說了。這是經過計算機計算,磷光劑的計算,這下邊兩個和這個平面是垂直的,成90度夾角。下邊是穩定性測試,最基本的就是穩定性測試,如果穩定性過不了,下邊就不用再測了,如果穩定性過了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評估。
    這是我們用計算機算出來的,我們合成出來的實際是(××),它是3.23,稍微有點差距,因為沒有(矯正)因子,所以稍微有點差距。它是2.07的eV,非常適合溫度。另外一個磷光主體材料,要考慮它和磷光攙雜的性能,其他的方面我們還正在測,我們自主研發的綠色磷光、紅色磷光、橙色磷光。這是低溫磷光,從理論上來說能夠應用于藍色熒光,但是能不能和藍色熒光或者是綠色熒光來攙雜,還需要考慮它能量的傳輸和效果,這部分的工作還沒有完成。
    改造磷光材料性能評估:我們經過改造的綠色磷光,從基本參數,穩定性等方面基本上一致。另外,我們把改造后的磷光材料用涂布器件,我這上面的數據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它的性能還是有待提高的。從這幾個圖來看,LIF:AI上來看是下降了,效率是低一點。這是我們熱致延遲熒光材料,我大概說一下,我們兩個材料是藍光和黃光的,延遲熒光效率這邊是98.2%,一個是23.3%。
    材料專利列表:(PPT),我們還是做改造得多一點。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我們請上午沒有發言的兩位,第一位是石家莊誠志永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的曹建華工程師,

大家歡迎。

主持人

謝謝大家。

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工程師楊志

玻璃基板上有五層,我們是其中之一。

主持人

你那個鉬粉主要是用在哪里?

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工程師楊志

對2012年已經量產了。

主持人

大家有沒有問題,你們那個靶材是不是已經開始?

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工程師楊志

我報告的題目是《高世代 TFT-LCD/AMOLED用鉬濺射靶材的制備研究》。
    兩部分,首先簡單的介紹我們公司,其次是我們的一個論文匯報。
    公司概況:我們這個公司有兩個靶材料的公司,一個是我們公司,另外一個是(××)。這是我們的產品,我們的產品主要是用于TFT、太陽能上的管靶等方面。我們公司研究了粉末的粒度、形貌對燒結板的影響。得出了的結論:一是細顆粒鉬粉經過燒結和熱軋得到靶材的毛坯晶粒西小,但內部缺陷較大。
    材料是選了三種類型:小顆粒、中顆粒、大顆粒。這是三張圖片,它們三個是從3-10微米的內經。另外,我們對三類業進行了一個粒度分布的測試,可以看到大顆粒和小顆粒分布比較寬,中等顆粒分布比較窄而且比較均勻。
    二、論文內容-實驗方法
    (一)實驗方式:將不同粒度分布的原料木反采用冷等靜壓機壓制成型,然后進行頻氫氣保護燒結制成。
    (二)鉬粉粒度分布對燒結鉬板坯組織的影響,小力度的平均粒度是30微米、大力度是72微米,中力度是52微米,分布比較均勻。
    分析:對于細顆粒部分,表面能比較大,在燒結過程中細顆粒和團聚顆粒的燒結活化能不同。對于大顆粒鉬粉,形貌差異大,在燒結過程中顆粒之間原子遷移較難。中顆粒部分,比較均勻。
    細顆粒鉬粉經過燒結以后它的尺寸是比較細,但是組織比較密。中等顆粒和大顆粒,在大的作用量下晶粒破碎,有較多的孔洞,在變形過程中變形不均勻。
    另外,我們對三個產品進行了一個C掃描的測試,因為LCD,我們用的靶材要求是必須內部沒有任何缺陷,我們得出幾個結果:細顆粒有三處缺陷,大顆粒有五處缺陷,中等顆粒是沒有缺陷的。
    最后是我們一個分析:小粒度坯內部存在大面積的缺陷,主要是由于燒結局部存在較大的孔洞,在變形過程中沒有完全消除。大粒度燒結坯也存在較多空洞,不能完全消除缺陷。中粒度比較均勻,可以完全消除缺陷。
    結論:
    一是小粒度鉬粉的燒結坯、靶材毛坯的晶粒最小;大粒度鉬粉燒結坯、靶材毛坯晶粒最大且不均勻,中等粒度鉬粉的燒結坯、靶材毛坯晶粒較小且均勻。
    二是小粒度的鉬粉嗎才毛坯內部組織缺陷和面積最大,不能滿足終端客戶的要求。大粒度的靶材毛坯內部組織缺陷面積次之。中等粒度靶材毛坯沒有曲線,能夠很好地滿足平面顯示器用鉬粉靶材的要求。
    匯報結束,謝謝。

主持人

謝謝胡總。下一位請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楊志工程師。

深圳市東麗華科技有限公司胡偉

 我們跟彩虹還沒有應用,因為彩虹是基板模式,我們現在主要服務的客戶就是前三名,所以我們基本上在中試已經完成了,我們的量產已經準備好了,是客戶投入的量產問題。

主持人

你剛才說的添加劑和彩虹有合作,你的產品已經應用了還是在研發階段?

深圳市東麗華科技有限公司胡偉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下面就由我來講我這次的主題,是關于離子篩的,但是這個報告搞丟了。不過沒關系,我先講講,沒有問題的。
    我講的這個主要是跟強化玻璃,就是我們大家手里用的手機,電子終端有關系。隨著蘋果的使用帶來智能手機的普及,大量的強化玻璃用在手機上,此外現在又呈現出來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就是柔性顯示需要我們玻璃(硬性化),這個帶來我們玻璃上對強化的要求。隨著無線充電和5G手機通訊信號馬上就要變成一個標準配置,下一步手機跟通訊有關的都不能采用金屬外殼,基本上都要采用玻璃外殼,所以這樣一來對強化玻璃的需求就更高了。
    此外,需求量也變大了,因為本來是有一片玻璃,現在可能要變成兩片玻璃,這是目前一個大的情況。目前的問題是什么呢?就是說所有的手機終端都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手機容易破,你做得再好、速度再快怎么樣呢?還是容易破。前面有專家說了,貼個膜實際上根本沒有用,因為玻璃的硬度本身就很高了,你再貼個膜,這個膜根本就沒有用。所以怎么來提升手機,目前來講,第一大投訴比例就是破裂的問題,怎么來提高手機的強度。
    從我們在這一行從業十多年的角度來說,所有的電子產品它的設計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這個結構設計、選用材料、工藝制程所有的工藝都是一樣的。只有一個東西,實際上大家在使用的時候大家認為是一樣的,實際上不一樣的,就是這個強化玻璃,從窯爐上生產出來的時候我們可以認為它是一樣的,在進行成型機械加工的時候我們都可以認為它是一樣的,只有一個地方是不一樣的,就是做這個離子交換。離子交換給這個強化玻璃帶來強度,用大的離子交換小的離子,產生壓力,使這個玻璃帶來一個增強的效果。但是玻璃在一個新的離子交換的時候,第一批放下去的時候,比方說能產生850兆帕,但是你做第二次的時候,它可能就變成了840,依此類推就不停地在降低。所以在我們這個行業控制標準,就是控制下行。所以,各位朋友,你們買手機的時候就像買彩票一樣的,你買到好的,強度高可能就不會破。所以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對于賣手機的人來說,對于各個手機廠的人來說,破了是你們自己的事情,但是從技術和學術的角度上來說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公司就開發了一個產品叫離子篩,是一種陶瓷材料,這個東西有什么作用呢?就是你在離子交換鹽浴的時候,產生鹽浴的破壞,我們這個離子篩加進去就可以把你這個垃圾離子拿走。拿走之后,那你這個鹽浴里面的有效濃度沒有降低,然后垃圾離子的濃度有效的降低。而且我們是一次性的使用,放進去對垃圾離子進行使用之后,隨著離子篩把垃圾離子帶走,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通過我們大量的實驗以后,如果一次性反應的話,我們可以對這個鹽浴再生,你這個鹽浴就可以反復使用。鹽浴主要的成分是(硝甘鉀)。
    第二個方面,我們在做強化玻璃、離子交換的時候,我們同時對離子篩同步反應,你釋放的垃圾離子同時從這個鹽浴里面離除,這樣可以維持一個波動性很小,也就是均勻化這么一種特性。我們現在目前這種產品已經進行了產品化,目前在做的是跟各大廠商在協商共同,希望能夠把玻璃的強化標準不能夠放在750兆帕以上,而是放在800-850兆帕之間,太大的話這個玻璃會集聚很高的內部張力,會產生一種自爆的現象。我們采用離子篩的技術,使這個過濾的強度保持在一個最好的水平,這是我們目前所有做離子篩主要的工作思路。
    
    這是我們公司的一個精準介紹,主要是跟玻璃、陶瓷相關產品的研發。這個是碎屏,實際上這個一直在行業里面在想辦法解決。這是離子交換原理,碎屏的根本原因剛才講過了。
    對應的垃圾離子就是底下寫的,就是10000-15000(PBM)。
    這是我們鉀寶的簡介,數據我給大家看一下,我們這里使用的玻璃是NEG T2×-1,我們加入的比例是4.3%,初始狀態是688兆帕。
    我們希望目前可以從現有的工作區間能夠壓縮,這樣能夠給消費者和材料帶來更多的好處。使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日常使用法,這種方面的使用量比較少,還有一種集中法。
    由于時間關系我就不羅嗦了,有問題的可以再提問。

主持人

下面請深圳市東麗華科技有限公司胡偉總經理。

主持人

謝謝陸老師。

上海交通大學陸建鋼

 聚合穩定之后它的驅動電壓是比較高的,所以要把這個驅動電壓降下來還要對材料進行改進,但是改進之后它的速度不會變,它的速度可能會更快。這個工作要實現一個產業化的話,這個最早是2008年三星做的,但是到現在為止,在顯示廠商和材料廠商之間要有一個非常好的配合才行,我們希望在不同的材料上,比如說聚合物上都要做出復雜的改進。目前來說,我們希望在控制它電極的情況下,盡可能的通過材料來改進,這個我想第一個是需要基板廠商和材料廠商之間來配合。

現場提問

 你好,我提個問題,藍相它的特點之一是響應快,現在可以達到微秒級,然后它的驅動電壓很高、響應慢,所以它未來有多大的情景?

上海交通大學陸建鋼

非常感謝組委會對我的邀請,我今天講的是《藍相液晶重構特性研究》。
    這個是我們報告的提綱,首先我們介紹一下藍相液晶,什么是藍相液晶?它它的溫度范圍非常窄,但是它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特性,它是一個(××)結構,它的相關長度非常短。我們為什么要去研究它?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液晶里面很多問題被逐步的解決掉了,但是始終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響應速度問題,這始終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此,可以用在彩色區域里面,可以提高光效。同時,它也是一個在沒有電廠狀態下,它是一個(四向)投射的特性,它的光彩度、亮度都非常高。在現實當中,實際上在中國來說就是一個硬屏和軟屏的概念,我們認為它這個是硬屏。
    它的優點,每一個東西都會有優點和缺點,它最主要的缺陷是熱穩定性低。還有一個問題,驅動能力的問題,它的比現有的材料要低10倍的電壓。
    后面就是我們研究重構的方面,液晶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一個穩定性的問題,藍相液晶是最早法相液晶像態,但是到2000年開始一直沒有使用,為什么?因為它的穩定性很差。后來經過一些研究逐步打開了它的應用,三星也做了藍相的顯示器。這些方式基本上可以拓寬幾十倍,2012年的時候劍橋大學做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工作,它首先形成了一個聚合物的模板,然后在這個模板上注入液晶,這樣就可以實現重構,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工作。但是他的工作也有缺陷,它電壓非常高,要達到200伏以上,所以我們很難去使用。
    這是我們對藍相液晶特性做的研究,我們對它做了一些相對比較小的聚合物濃度下的研究,我們可以實現小聚合度的聚合物模板。像EHA也可以重構,但是根據鋼性程度的慢慢減弱聚合度會慢慢提高起來。
    這是我們對于重構的一些材料進行的研究,我們在同一個模板上實現了一些不同材料的(充灌),因為反向材料會逐步抵消一部分聚合物形成的濃度。還有很有趣的一點,即便你用相同的材料濃度它重構也不成立,因為水平材料過大的時候它的聚合度比較小一點,它和模板之間不匹配,不匹配之后它的重構也會出現問題。
    因此,我們對于不同濃度聚合物濃度的模板進行了研究,我們發現隨著聚合物濃度的增加它的可重構性  也增加了。我們認為,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從穩定性、驅動性、響應速度等方面去考慮,最終才能得到一個比較優化的聚合物模板。
    我給這個工作做一個簡單的總結,我們可以實現不同聚合物材料下不同濃度重構的模板,而且隨著聚合物濃度增加的時候,它的重構性也可以提升。
    我們還研究了藍相液晶像面一些穩定特性,在像面之上實際上是(異度)過程,如果你想聚合穩定,就必須在一個缺陷更下的前提下,而且還要在特殊電壓之下進行,我們可以實現優質的聚合物的濃度。我們還研究了聚合物材料的一些特性,如果實現驅動性,聚合物的鋼性程度就不需要那么大,它中間有個相互矛盾的關系,所以我們要進行優化的組合。
    剛才我們說到了,聚合物材料會影響它的穩定性和響應特性、驅動特性,這是相互矛盾的事情。我們發現一個材料,這個材料在不影響穩定性的前提下可以實現,因為它的鋼性不是很大,它的驅動性會提升。同時,組合之后它會形成一個穩定的材料。
    另外,我們研究了一些納米攙雜,我們實現了少量攙雜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實現非常大的將近55%的提升,而且它不會影響驅動性和響應性。如果我們不考慮它的其他特性惡化的時候,我們可以極的提高它的驅動性。同時我們也研究了藍相液晶聚合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我們往往發現,你真正做出來的時候它的對比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為什么?因為它的整個(晶綢)結構不是那么好。我們發現在少量電場的情況下,當然我們要優化電場的性能,第一張圖可以看到能夠實現均一化,第二張圖可以提高它的驅動性和其他的特性,這是非常有意思的,我覺得將來藍相一旦工業化就會形成產業化。
    這是我們做的一些器件,在二維方面的調控,同時也做了透板式的器件。
    我們在研究藍相的過程當中,很偶然的發現了一些其他的像態,我們普通認為(藍相××)是沒有空隙的,一般來說我們反射圖上能夠看到各種不同的斑點,正常來說都是藍相斑,但是我們反的透像上,它藍色的區域消失了,所以說藍相這一部分是存在于基于藍相和(××)之間的一個相。這個材料也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特性,它的溫度也比較窄,我們用了一些聚合穩定的方式得到了一定的效果。我們發現了非常好的效果,它可以實現比(POC)更好的透光度。另外一點,我們發現這個材料和藍相一樣,它的能量也非常低,所以對于藍相激光也是非常好的一個材料。
     最后,非常感謝我們研究所的成員和我們的合作者,當然也要感謝企業對我們的資助,在這里表示感謝,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請上海交通大學的陸建鋼老師給我們講座。

肥樂凱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趙保良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國光學基膜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趨勢。
     隨著我國光學基膜發展的迅猛發展,我們的光學薄膜和光學基膜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有些產品上已經基本上滿足了我們產業發展的需求,這是一張我們產業鏈的一個初表。基本上能夠顯示出,我們最終的產品內容得到了,我們在BLU和LCM兩個模組方面用到的一些光學基膜和薄膜的基本內容。現在不光有這兩個膜,實際上現在的發展趨勢,在觸屏這個部分也大量運用到了(IPO)膜,它的基層也是BLU這些內容。


    光學薄膜定義:是由分層介質所構成的,通過截面對裝束進行傳播,對光束的反射、投射、折射等方面得到在某一或者多個波段內呈現特殊形態光束的介質材料。實際上,實現的是它在光強方面的變化,比方說增透、減透、分束方面,包括像面的改變,這個基本是偏光片的原理。
    傳統的光學薄膜是光學儀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光線材料的表面涂抹一層多層的薄膜,這個材料是連續的介質,它能夠改變光的投射性質跟反射光的性質。在光學材料表面,有幾個納米或者幾十個微米的介質從而達到所需要的光線特性。
    光學薄膜需要有它的制備,目前來說風兩個方面,一個是干式,一個是濕式的。
    干式制備,是加工過程中沒有液體出現,常間的就是氣相沉積、蒸發鍍膜等等方面。
    濕式制備,把各種光學功能的成分混合成液體涂料,以不同的方式涂抹在柔性的基層上,我們現在業界說,本身我們業界叫基膜,實際上從整個大的產業鏈方面來看,一般叫(基質),然后再柔性基層上涂抹之后進行干化。
    這是一張對照表,一個是它的設備是不一樣的,一個是鍍膜機,一個是涂布機。區別在于,典型的支持體上,干式制備法可依制備鋼性的器件內容,包括汽車的部件,可以做成這一類的。濕式制備法是以塑料建材這部分作為典型的支持體。介質厚度,一般干式可以達到納米級,但是濕式可以達到0.56毫米左右,這樣涉及到材料不同,所以它的環境友好型也是有所區別的。典型的制品當中,現在眼鏡基本上都是鍍膜,咱們的收集,手機上現在都有一些保護膜,或者叫硬化膜。實際上剛才王教授也講了,蓋板的玻璃,(大猩猩)蓋板玻璃對普通的金屬鑰匙在上面劃一下不會留下痕跡,但是出于自我保護意識大家都要貼膜,這個就是我們的產品內容。
    我們的產品內容基本上都投入在平板顯示,只是一個統計圖表,現在每年接近3億平米的內容。這是從大尺寸液晶顯示和小/中尺寸液晶顯示面板產量的圖表,目前都在上升,特別是2016年,我國TFT-LCD8.5代線的集中投產,對我們基膜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經過前期的發展,在我國已經形成了長三角的集群基地,涵蓋了國內外的區域,應該說所有面板的生產方,包括京東方、三星、熊貓以及我們的華星光電。
    目前來說,京東方合肥10.5代線已經有了設備訂單,11代線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推進。
    大家看一下TFT-LCD面板的結構,右圖涉及到光線薄膜有保光膜,下方有擴散膜,整個這一部分是(BRU)的模組內容,上偏光片、TFT、彩色光片等結構內容。隨著技術的發展,單一的光學薄膜在TFT-LCD的應用當中也是有所變化,比如說原來的亮片,現在可以合成一個叫復合片,隨著顯示技術的進展,所需要的這些光學薄膜有一個發展趨勢,對我們下游的光學薄膜以及光學基膜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這是大概的一個分內內容,把所有用在顯示器上面的光線末以及基膜的材質做了一個基本的分析。重點說偏光片,偏光片在一塊面板上至少需要兩塊偏光片,偏光片的基材是(顯微素)。其他的光學薄膜都是比較小眾的了,現在有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叫(窄式)膜,還有一個叫鏡片膜,打開屏幕可以看到現實內容,關掉屏幕以后可以充當鏡子的作用。


    光學基膜的基本性能:一是力學性能,比如拉伸強度、彈性模量等。二是光學性能,如折射率、透射率以及色域都有一定的要求;三是穩定性,包括耐受性、滲透性、尺寸的穩定性等,我們現在的要求是150度的尺寸穩定。此外,對表觀要求非常嚴格,對于點子、條道等缺陷在生產過程當中都要有嚴格的控制。
    光學BOPET薄膜:
    光學BOPET薄膜,是由BOPET薄膜適應平板顯示器件所逐步開發并廣泛使用的光學基膜,由于光學BOPET薄膜在聚酯類薄膜中占據絕對的比重,現在成型的工業化有三類:PET、PEN、PLA。
    我國前期經歷了高速增長,對光學BOPET薄膜,我的印象當中應該是2010年達到了200萬噸,2013年突破200萬噸,2016年突破300萬噸的產能。隨之而來帶來一些業內的問題,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
     以光學BOPET薄膜為代表的高性能薄膜,毛利率在光學BOPET薄膜產品中較高,所以吸引了不少眾多廠家投入。在目前光學BOPET薄膜整體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仍然有較好的發展。


    光學BOPET薄膜的基本數據內容:
    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光學BOPET薄膜生產線達到10不調,實現23萬噸/年。樂凱作為光學顯示產業的開拓者,因為我們合肥樂凱是2006年進入開發區的,到現在為止,已經有3條光學薄膜生產線。光學BOPET薄膜的特殊之處,就是它有一定潔凈度的要求,因為它要用于顯示方面,所以對潔凈度有比較苛刻的要求。
    這是光學BOPET薄膜生產工藝的示意圖:實際上就是從切片到料倉,然后進入主擠出機,然后到模。現在業內有三臺主擠出機做到。作為原材料來說,一個是技術切片,一個卸料斗的材料,這是我們研發應用的主要方面。
    根據上面的流程,我們對于光學技術薄膜性能改進有這么一個方面的認識:
    一、在原材料方面:在切片和光學母料方面有催化劑復配的內容,,還有光學聚酯切片和母料的配比內容以及工藝參數,這也決定了分子量分布的情況,特別是降低切片的低聚物的含量。在線涂抹材料,根據不同的用戶進行不同的開發。
    二、產品配方方面:一是光學聚酯基膜新層配方的開發;二是光學聚類基層表層配方的開發;三是不同的特性光學BOPET聚酯切片、聚酯母料的共混配研究。
    三、生產工藝方面:一是對拉伸比、拉伸溫度、拉伸速度等關鍵性工藝指標進行系統性的整體調整,進入深入的工藝條件探討;二是對生產制造設備的整改,嚴格的控制聚酯薄膜的表現弊病;三是對切片以及設備的工藝整改,關注、研究清潔度、材料包裝等方面要滿足下游客戶的要求。
    這是我們對新產品開發的一些認識,現有的光學薄膜主要用于擴散模等基膜,對于聚酯薄膜、氣/水阻隔增強型光學聚酯薄膜、拉真強度都有保護作用。
   

 光學TAC薄膜:
    TAC主要用于偏光片上,業內專家知道,它中間是一層PVA,外面是兩層TAC,偏光的作用,它的指標內容是在PVA上,國內PVA的國產化更多的是咱們國內的一家上市公司,它現在可能有這方面的課題研究。實際上在LCD的制程當中需要上下兩個偏光片,它的使用兩是4片TAC薄膜,光學TAC薄膜占偏光片成本40%以上。
    這是兩個市場需求的圖表,目前需求量還是很大,再一個就是產值,目前也是平穩上升。國內TAC的市場價格包括市場內容都高于國際市場一雖然是有一個高漲期,但是過后之后有一個平緩穩定的增長。
    這是TAC廠家的介紹:TAC薄膜現在基本上都是由感光材料廠商所掌握技術,比如日本的富士,中國的樂凱,還有臺灣的新光等。
    我國光學TAC薄膜進展:
    中國樂凱已經有50余年的感光材料用TAC的生產歷史,2012年國家中電信產品計劃,獲得了國家科技技術部、商務部、環境保護部頒發的“國家中電信產品”證書。整個TAC薄膜,應該來講它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技術門檻比較高。
    這是光學TAC生產線的示意圖:首先要把三醋酸纖維素和溶劑、添加劑進入棉交液制備,然后進行過濾,之后進入延伸模頭,再到帶式OR模式流延機,然后到預干燥段等等環節。偏光片有一個寬視角的內容,現在國內攻堅可能就是在這方面。
    光學TAC薄膜的性能:主要包括光學性能、力學機械性能,透光率、霧度、延遲性作為關鍵指標。總體來講,在它的透光跟霧度以及延遲性上,TAC作為非常優異的材料。
    光學TAC薄膜關鍵性能:主要是受到三酸酸纖維素指標、配方以及工藝參數等因素影響較大。我們了解,目前國內已經有溫州的僑業、深圳的盛波、深圳三利譜等公司進行偏光片的生產,在2018年將達到3500萬平方米的產能,我們也在與基膜的供應商積極的配合、積極的攻堅。
    

光學TAC薄膜面臨以下的趨勢和未來機遇:
    一是薄行化。為適應平板顯示其薄型化,TAC的厚度也在不斷的降低。
    二是寬幅化。隨著50寸-65寸顯示器逐漸成主流。
    三是環境友好化。TAC薄膜的制程中必須使用溶劑,在棉交液制備、流延、干燥等工序都涉及溶劑的使用及其蒸發、回收。
    四是適應涂布(TVA)的生產制程。需要光學TAC薄膜生產廠商針對此類用戶專項研究。
    五是TAC的薄膜需要開發附加地的功能。

主持人

謝謝專家。

有請合肥樂凱科技有限公司的趙保良高級工程師。

現場提問

 剛才王教授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就是你剛才講的這個玻璃厚度,柔性方面的問題,包含它的曲面問題,我們之前做了一些相關的研究,基本上這個玻璃它每一種玻璃都有各自的特征,但是只要這個玻璃薄,它就可以具有柔性,基本上無一例外。它有個趨勢,這個玻璃越薄,它曲面變折的角度就越小,但是它不能死折,它只能說越薄的時候角度越小。它最重要的關鍵點,就是怎么樣把它制備的薄,除了料方以外,怎么能做薄?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用溢流法才能做薄,用浮法很難做成。還有一種方法,用化學減薄的方法,但是這也是一個成本的提高,這是我的一個初步回答。

主持人

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現場提問

謝謝

彩虹高級工程師孫鋼智

 像玻璃它有一些,像它的黏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個溫度點是不一樣的,超過這個溫度點會發生內部的變化。再一個,它的熱收縮率大的話,再加溫、再降溫就會產生變化,整個發辮的精度就會收到影響。

現場提問

體現在產品的具體指標方面?

彩虹高級工程師孫鋼智

 因為他在加工中的話,它對溫度,分辨率高了以后,昨天大會上也說了,主要是溫度,再一個就是高分辨率之后的精細度,對玻璃的要求都高了很多。

現場提問

有什么樣的技術要求?

彩虹高級工程師孫鋼智

 OLED的話,現在主要是非溢流性的,實際上它和高分辨率一樣,對系統的要求一樣,這種產品目前還處于開發狀態,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至于柔性,目前國內還處于差距行對更大一點的情況。

現場提問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剛才談到基板的問題,在我們國內的基本玻璃基本上都是用國外的,是不是咱們這邊的基板玻璃主要用于LCD,第二個,咱們這邊生產的基板玻璃在什么方面,有什么樣的缺陷?

彩虹高級工程師孫鋼智

 因為我是搞產業研究的,有的技術達不到那么細致,溢流法它有一塊叫(溢流磚)的工裝,整個(溢流磚)流下來兩面匯成一面,在空氣中垂直的成為一章,隨著溫度降低,不斷的變化。它和我們浮法的區別,在(稀液)的表面坦平玻璃。再一個,你說配方,這個肯定是一個思路,但是一個就是國外公司對它的配方是有專利保護的,可能你光去解析它的料方,可能產品也不會發展得太好,但是也要參考借鑒,在參考借鑒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創新。

機理方面,不在我的技術范圍內,我解釋不了。

現場提問

 我先請教兩個問題,溢流法大概是什么方法?第二個問題,柔性的機理是什么?你能不能把,我們一般搞化學的,就是康寧的公司,它的玻璃是達不到的,把玻璃的分析,然后再播放、創新,這個路子有沒有難度?

彩虹高級工程師孫鋼智

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于彩虹集團下屬的彩虹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今天帶來的報告是中國產業玻璃發展的現狀和技術的重點,我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個是關于平板顯示玻璃的一個概況,第二個是全球目前平板顯示玻璃的現狀,第三個是我們國家平板顯示玻璃未來研究的重點。
    首先是平板顯示玻璃的概況,它是只用于平板顯示器件的玻璃質材料:
    被世紀際初,平板顯示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成為了主流顯示技術;
    2015年,全球營業收入約1280億美元;
    平板顯示玻璃占到面板制造成本的13%,2015年總需求達到4.74億平米,市場同樣巨大;
    我國將平板顯示列如了戰略新興產業,經過重點發展,目前我們面板產能已經達到了一個全球的24%;
    在關鍵原材料平板顯示玻璃方面,目前還處于幾家公司壟斷的狀態,近幾年國內以彩虹集團為代表的幾家單位經過努力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局面,大是像面板、手機等方面的發展還存在著差距,我們要繼續努力。
    平板顯示的分類,根據用途:基板和蓋辦。
    基板玻璃的特點,表面潔凈度的要求非常嚴苛,整版憑證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另外在指標方面要求也比較高,要適應顯示器件制程的需求,比如說像玻璃的硬件點,系數、密度等指標都要比普通的平板玻璃高很多。
    蓋板玻璃,它主要是一種高強度的玻璃片,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產品尺寸是1.1米×1.3米。它的主要特征是對平整度的要求非常嚴格,厚度偏差要小于0.03毫米,翹曲度小于0.3毫米。再一個,它必須要適應鋼化的要求,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表面強度,比如說高鋁蓋板的玻璃,要有一個比較好的抗彎強度,再一個要大于600(兆壓)。
    下面是平板顯示玻璃行業發展現狀:
    (一)市場分析
    一是總規模持續增長,未來5年間全球平板顯示器件的出貨面積年增長率在5恩%,受此影響,基板玻璃市場的年增長率在6%的水平。
    二是面向高分辨率顯示的,LTPS/IGZO的市場持續增大,到2017年預計到占到平板顯示的30%,在手機等移動顯示中斷市場超過50%,這個對我們平板顯示玻璃的性能、品種也提出了要求。
    三是OLED的基板玻璃市場處于快速增長的狀況,根據OLED協會的預測,2018年產能將達到680萬平方米,從2014年到2018年市場復合增長22恩%,非柔性7%,柔性達到52%。
    四是蓋板玻璃穩定增長,無論是鋁硅還是鈉鈣玻璃未來的市場始終呈現穩定上升的趨勢。特別是高鋁蓋板的玻璃目前全球范圍內只要是由康寧在供應,在我們國家國產化的空間巨大。
    (二)國外發展現狀
    國外主要制造商由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電子硝子等公司。
    美國康寧處于龍頭地位,它和三星、康寧一起占據了平板現實玻璃的半壁江山。康寧2000年提出了8Aagle2000低熱膨系數玻璃基板;2007年推出Gorilla蓋板玻璃。目前康寧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在重慶建設8.5代基板線,在合肥建設10.5代的基板線。
    日本旭硝子的市場份額大概占25%,它采用的是(伏法工藝),日本電器銷售大概在20%的銷售份額。再一個就是日本的安瀚視特也非常好,這些廠家都推出了適應用高分辨率的基板。
    
    這兩張表是國外公司的情況,其中只有日本旭硝子組織采用(虛化)工藝,已經占據了優勢。
    柔性玻璃研究方面,2009年電子硝子在實驗室制備厚度小五100微米柔性玻璃;
    2014年采用了浮法的工藝。
    (三)國內發展現狀
    截至目前,我國LCD產量約占世界產量的35%,其中TFT-LCD占12.3%,未來有望得到大幅度提高。整個液晶滿板產業在大陸的迅速發展,對上游材料玻璃基板需求加大,市場前景廣闊,國內基板的年需求在1.15億平米,同比增長50%,在全球范圍內增速都是屬于最快的。預計到2019年,國內的玻璃基板總需求兩將超過2億平忙米。
    蓋板玻璃方面,國內市場是以消費型的電子產品為主,主要應用于中小尺寸的移動終端,其中在高端應用方面有巨大的國產化空間。
    目前國內從事玻璃基板研究生產的約10恩家,主要由彩虹、東旭、蚌埠玻璃研究員、成都中光電、福州科立視、北京工業大學、中南大學等幾大家。2008年,彩虹和東雪合作,采用溢流法在我國率先生產如5代的玻璃基板。2015年生產出了6代的玻璃基板,目前已經占了一定的市場。
    今年彩虹也發布了溢流法生產的高鋁蓋板玻璃,還有8.5代的玻璃基板。這是國內的發展現狀。
    這個表也是國內的發展現狀,從技術路線,彩虹目前還是和國際整個趨勢是一樣的,我們主要是溢流下拉法,東旭在五代、六代的基板玻璃上走的是溢法的路線,8.5代的基板采用浮法的路線。
    接下來是我國平板顯示玻璃未來研究重點:
    (一)發展受市場導向
    一是高世代需求急劇增長,這個表是目前及未來幾年我國8.5代以上產能的情況。
    二是用于高分辨率顯示需求增大,這個表是IGZO技術類面板饞涎情況,2016年LTPS的產能比2013年增長到900萬平米。
    總的來說,液晶玻璃未來幾年的要求: 一是大尺寸化;二是輕薄化;三是用于高分辨率顯示技術的比率要增大,6代以下面向LTPS,8.5代面向IGZO。
    三是國內OLED產能到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將超過45%,以5代以下為主,柔性技術將逐步推向市場,基板玻璃目前由國外企業壟斷。
    四是在蓋板魄力方面,以康寧為代表的溢流法的蓋板玻璃在性能上是有優勢的,牢固占據高端應用的領域。而以日本旭硝子代表的浮法工藝成本好一些,他們生產的是中鋁玻璃。同時,未來蓋板玻璃要在更高的強度、抗油污、柔性、3D等方面有更好的發展趨勢。
    我國平板顯示玻璃重點悠久內容
    一是高世代基板玻璃的研發必須要實現產業化,這個表是高世代基板玻璃的一個主要技術指標。再一個面向高分辨率的基板玻璃的研發和產業化,重點是在配方上,這個是要有一個研發的。
    這個表是顯示面板和分辨率不斷提高的話,在精細度的要求上提升有幾個重點的要求:一個是對玻璃的制造難度提升比較大,二是熱膨脹系數要越來越好,三是熱收縮率要向10(微米)以下來發展。
    我國平板顯示玻璃重點研究內容:
    一是超薄玻璃配方研發及產業化,二是蓋板玻璃研發及產業化;三是OLED基板玻璃研發;四是柔性基板玻璃的研發,我們還要及時跟進國內趨勢,進行相關的研究和應用。
    我發表完了,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有請彩虹顯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孫鋼智,我們帶來《中國平板顯示玻璃發展趨勢》,有請。

9月23日    第四組——新型顯示及觸控技術文字實錄

主持人

 它顯示屏在上面,我們看到的圖像是從前面過來的,所以說屏本身信息沒有進入你的眼睛,這樣感覺它是三維,實際上不是,很多展覽的時候,博物館都用這種技術,因為它相對比較簡單,信息也比較小,就是把屏躺下來,然后用一個膜就可以了,舞臺是用投影做很大一個投影。3D離我們真實的空間立體感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我現在也想說一下,你剛才說它可以取代手機,我覺得是有差距,可能取代不了手機,現有的手機,LED、投影機還是會存在的,不會被取代,你可以想一下以后不帶手機,戴一個東西在頭上,我覺得也不方便,我曾經戴了VR在頭上,后來我走到哪里都在懷疑這是不是真實的。往往頭戴的這個東西還是不好,裸眼3D這個發展它一定會走到非常高的,一定是將來的,人活到心里,我們發明的東西那么多,你真正帶在身上有多少呢?顯示東西也是一樣,包括頭上、身上都是不能帶的,還是要脫離人的肉體之外,如果做這方面同行們要有信息,同時借助AR、VR來進一步研發。 非常感謝大家堅持到最后,我們兩年之后到成都,我在成都歡迎大家,我們兩年之后見。今天的會議就到這里,謝謝。

觀眾

好,謝謝。

姚秋香

 你看到的效果是一面一面的,不是從現在自然的轉換到下一個,但是可以實現這樣子,上面如果LED屏多放幾張圖片的話會有一個很好效果,就看上面放的圖片的數量。

觀眾

 我剛才看到你們也有做四棱錐的。我想問一下,你們兩個相鄰的,兩個能相互交互的,有沒有一個融合。

主持人

現在做靜態是可以的,關鍵是做視頻。真正做出來才能叫全息。

姚秋香

(相干光)。剛才做的是靜態的全息圖。

觀眾

我想問一下,你們做的全息是用的激光還是什么?

主持人

 有沒有問題要提?首先這個報告里面把我們原來說的所謂的全息技術,包括這次G20說有全息技術在杭州西湖上來演,我覺得這個都不能叫全息,姚同學說的非常好,我現在在想給它起一個什么名字,怎么叫它呢?(懸浮)顯示在我們實驗室是這么叫的。把屏幕本身的這個東西消失掉,只顯示圖像,因為以前的全息感覺就是活靈活現,就是應用了這個,實際上它是一個2維圖像。現在在很多展覽館里面也有用,剛才姚同學給大家演示的,從不同角度拍,你看到它的視差是沒有的。我們對全息的期待,對全息的美好,對3D最好的一個詮釋,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有些東西調整過來。這個報告本身講的是虛擬現實,虛擬現實就是我們視覺上分辨不出來,跟我們視覺上看到的是差不多的。所以說虛擬現實和我們顯示是非常相關的,又不能說虛擬現實完完全全是顯示,虛擬現實里面還含有其他的,你要讓它沒有差別,其他的視覺、感官都相似。 大家可以踴躍的發言,多討論一些。

姚秋香

大家好,很高興參加這次會議,我報告的題目是虛擬現實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及未來發展趨勢。
現實,簡稱VR技術。采用計算虛擬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科技生成的虛擬環境,用戶借助特殊的輸入/輸出設備,與虛擬世界中的物體進行自然的交互,從而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獲得與真實世界相同的感受。
VR/AR原理比較
盡管都涉及虛擬成像,但VR和AR在技術實現方面還是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
VR的視覺呈現方式是阻斷人眼與現實世界的的連接,通過設備實時渲染的畫面,營造出一個全新的世界。
AR的視覺呈現方式是在人眼與現實世界連接的情況下,疊加全息影像,加強其視覺呈現的方式。
當今VR和AR領域主要的硬件廠商有Oculus、索尼(PlayStation VR)、HTC(Vive)和三星(Gear VR) 、微軟(HoloLens)、谷歌(Google Glass)和Magic Leap等。
讓大家欣賞一個影片
(影片展示)可以運用到娛樂、醫療、學習中,首先是一個三維采集系統,最后通過各種算法出現了這樣一個小人,這個小卡通人物是一個虛擬的,在現實中是正常存在的,這個小卡通到最后是經過嚴格計算的,它并不是真實的三維顯示,后面也是它的一個構想。我們的虛擬現實可以用到自動化辦公系統當中,我們的游戲娛樂當中。
現在我們的虛擬現實眼鏡已經做的挺不錯了,它是基于一個什么原理呢?雙目視差原理,左眼可以呈現一幅圖象,右眼可以呈現一幅圖像,兩眼形成一個立體圖像,所以你會有一個立體感,這是當今我們市場上有賣的,我們全息3D技術就是三三維顯示了,不像前面介紹這種,利用欺騙人腦的方式來實現的三維顯示,它可以用于未來虛擬現實博物館,這是我們實驗室拍攝的靜態3D全息圖,大家看到這個實物就可以看到真實的感覺,左、中、右的分辨率很高。全息技術它作為一個比較專業的名詞,也在被我們的媒體在應用。“全息”在2015年在春晚中應用。主持人當時介紹的時候他是說利用了全息技術呈現的,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但是在這個里面它沒有用到全息技術,大家可以看到李宇春出來的畫面,這個舞臺中央是有一個屏幕,后面都是黑色背景,有投影投出來的人像,再看這里,如果人原來在這里,投影投在這里,真人就出現在這個地方,這個就是真人,因為在舞臺的前面有一個屏幕,半反半透的膜,進入你眼睛就是一個虛假的投降,把燈光投到人像上面就出現3D的影響,最后這個屏幕是升上去了,所以說它是運用了一個半反半透的三維效果。全息在2016年的春晚中也有應用,燈光投多真實人物上面,這個是真實的。而這些小猴子是投出來的,這個就是用前面的原理,呈現給大家的,如果它的影響從上面下來,進入到你眼睛的就是這個影響。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原理,這個四面是一個LED屏幕,如果貼上這個半反半透膜,這個里面可以形成半反半透了。(影響展示)這個呈現了像三維一樣的。
最早的全息技術應用到媒體中,也是2009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其實他也不是真正的全息技術,我們的3D全息技術有不可比擬優勢,如果這種頭戴式的虛擬眼睛,它呈現的是在你眼前呈現的,而你的手去觸摸是在前端。基于以上,我們實驗室做了3D全息實現虛擬現實中真三維顯示,上面大家看到的是相機拍攝到的四幅不同的圖像,這是棱錐的前側、右側、不同的角度。我們3D全息技術可以聚焦到不同的平面上來。
(影片展示)
我覺得虛擬顯示設備就會取代手機,應用市場,前景就會非常廣闊,用于旅游、游戲等很多方面。
預計到2017年,中國沉浸式VR設備市場規模將超過20億人民幣。將有不同類型的公司加入市場,如手機制造商、互聯網視頻公司、游戲廠商。
產品便攜性、屏幕清晰度提升產品出現兩極分化,針對游戲用戶的高端產品和針對普通用戶的中低端產品。將受到家用投影、高清電視等產品挑戰。延遲技術、追蹤算法交互技術、計算機圖形技術提升,用戶沉浸感舒適度增強。與增強現實性、分布式虛擬現實技術融合發展。
我的報告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主持人

 我們最后一個報告,由上海大學的研究生姚秋香,給我們帶來的是虛擬現實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及未來發展趨勢。

觀眾

好,謝謝。

黃佳敏

這個數據沒有放上來,如果需要的話,會后我可以告訴你。

觀眾

你測出來的背光的亮度是多少?

黃佳敏

光效會達到60%左右吧,如果沒有記錯的話。

觀眾

像我們實驗室買回來量子成品,亮度會降,你這邊的光效達到多少?

黃佳敏

我們現在還沒有考慮到這個方面,只是單純的從光譜層面上對其進行仿真。

觀眾

感謝你給我們做的精彩報告,你在導光板藍點設計中,如果想加入量子激發,有沒有其他考慮?

黃佳敏

我也是最后把模組放到這個里面進行測試的。

觀眾

因為我印象里的計算是過屏后的一個紅點、藍點、綠點的計算。

黃佳敏

我們測試設備中有用到一個熒光(分×劑),然后得到這么一個三角形,然后進行連接。

觀眾

我有一個疑問,這個色域是?

黃佳敏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這次,我這次給大家帶來題目是量子點背光源顏色特性的理論研究及驗證。
國內也東南大學、研究了量子點。東南大學的高小欽等基于量子點白光LED器件的電光轉換過程,引入量子點的“類”光譜光效率函數,給出了該器件的色坐標、光效和量子點配比等計算公式。上海大學陳赟漢等以實驗方式將紅綠量子點涂覆于藍色LED芯片上,實現色坐標為(0.3228, 0.3359)的正白光。
我的研究與上面的三種都有所不同,當藍光鋪設這個導光板時,調光網點會對光進行調制,同時也會將藍光轉換為紅色光和綠色光,
我的研究內容有三點:
1、利用光致發光量子點作為背光源材料,研究了CIE1931色度學系統中光致發光量子點背光源的混色理論。2、建立了量子點背光源的光譜函數模型,得到表示量子點背光光譜的普適性數學表達式。
3、提出了量子點光譜與色坐標之間的互轉換方法,對實現量子點背光源的白平衡實驗提供了必要的技術依據和實驗指導。
導光板模型仿真分為兩部分,一個是顏色防震和均勻性仿真。設置光源然后將熒光屬性定義在具體的事情上最后進行光線的仿真,可以看到仿真結果相對偏藍色,然后色溫大約在7556左右,導光板想要有均勻的出光,一定要有相應的數據匹配。我們的仿真是采用4寸導光板,方針結果如下圖,均勻性大概87左右,跟剛剛第二位同學的測算性有所不同,均勻性越大越好,均勻性符合我們實際的計算要求。
最后一部分是計算結果。分為計算結果和印刷結果兩部分。根據此光譜的峰值比進行實現,多次實現取其最相應的值之后,得到818K的光伏數據,跟前面的仿真結果相似。印刷結果先通過實驗,然后再用仿真結果進行驗證,將此數據輸入至程序中得到相應的光譜函數,可以看到它略微偏低,在誤差允許范圍內我們看到這兩幅圖是符合的比較好的。實驗中采用的是絲網印刷工藝,將其印刷在導光板上。這是我們最后量子點背光點亮后示意圖。
 我做一個結:建立了量子點背光源的光譜函數模型,得到表示量子點背光光譜的普適性數學表達式。采用絲網印刷工藝將紅、綠量子點網點印刷至導光板,并形成均勻白光輸出。以量子點背光源光譜功率函數模型用于實際導光板的白平衡實驗,理論與實驗符合較好。 謝謝大家的聆聽,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主持人

 這個太專業了,我們下一個報告來自福州大學的研究生佳敏,給我們做量子點背光源顏色特性的理論研究及驗證。

焦華杰

我們是通過顏色、布局、規則、色彩來研究的。

主持人

你這個工作有沒有很其他同行對比?

焦華杰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基于增強現實技術的可穿戴顯示設備截面設計規則。
研究背景及應用分為:內外景融合、視角、透明與不透明。
透明與不透明
EPSON BT-200視角大小約為23度,人眼集中注意力時為25度,EPSON BT-200能夠很好地包裹人眼視力范圍,沉浸感強。
文字、圖案、圖標等元素離可顯示區域上下邊界分別約為50p,既包裹視野,又不顯得密集。
界面背景色設計為黑色,眼鏡處于透明狀態,實現內外景融合。界面背景設計為白色,眼鏡處于不透明狀態,使用者完全處于虛擬環境中。背景色設為黑色,亮度適中,圖標圖片設計人性化,與實景相匹配。 四大規則:布局規則、色彩規則、圖標規則、圖標規則。
透明色比較:實驗選取了八種不同的透明色來比較透明效果
圖標規則:工具欄/菜單(這類圖標不需要考慮內外景融合特性,所以一般設計成不透明的)、指示性/導航類(這類圖標要易識別,所以要設計成透明的來融合外景)、圖標尺寸程序圖標大小57*57(低分辨率)和114*114(高分辨率),設置選項圖標大小29*29(低分辨率)和58*58(高分辨率),文檔圖標大小22*29(低分辨率)和44*58(高分辨率),網頁快捷方式圖標大小57*57(低分辨率)和114*114(高分辨率)等等。
正文文字以14px跟18px為主,行距應該是字距的1.5倍為宜。子類框架默認采用父類框架字體,有利于統一調整。實際應用在設計文字顏色時,大多數情況下,文字以白色為主,但若是淺色的背景如白色,淡藍色,則文字選取深色如黑色效果較佳。
 本文在總結自己設計的界面以及參考其他增強現實顯示類應用,總結出EPSON BT-200上的一般性界面設計規則,在參考普通界面設計規則的基礎上又給出了增強現實顯示設備上的界面設計一般性規則,為今后的增強現實顯示設備界面設計作參考。此外這些規則都是初步的不完整的規則,有待后期補齊補全。

主持人

 謝謝同學的報告,接下來我們有請東南大學的焦華杰同學,他演講的題目是基于增強現實技術的可穿戴顯示設備截面設計規則。

觀眾

謝謝。

李其功

 可以。我們會對它的視角進行一個收縮,這時候我們為90度的光線,做出來的話我們會對它進行一個收縮。

觀眾

您是一個點光源性的一個透鏡,可以進行(準射)嗎?

李其功

1×1的,方形。最后把它切割出來。

觀眾

是一個方形嗎?

李其功

 我們是分成耽擱的,產生不均勻性,第一步是對原有的參數,比如說它的厚度,半徑這兩個進行改變,參數優化達到一定的時候可能會對最后的陣列進行相應的變化,第二個在接受面上的能量分布,在接受面上能量是怎么分布的,比如說這一點,我們到時候是可以進行調整的。

觀眾

第二個問題,它是一個什么原理?

李其功

 沒有一半,你可以計算看一下,從我們最后計算效果看,在游戲的視角內,是提升的一倍。光效的話是可以放出來的,單個的光小是85.33,就是在這個接受器上面總能量。

觀眾

這樣不是損失了一半的光線嗎?

李其功

 它越往外的話它的能量越小,比如說在60度-120度,光線發生的能量就非常小,你可以去計算看,非常小,LED它的一個上下60度以內,60-120之內角度進行利用,外面的進行拋棄。

觀眾

 我想請問一下,我有兩個問題。我想請問一下,比如說它在擴展光源的兩端比如說它的發散點,LED的發散角度是150左右,這樣擴展的邊緣光線聚焦在一個點上,剩下的光線它能仿真到嗎?

李其功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幅圖片,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高空飛行的殲20,它的外部環境光線是非常強烈的,這就導致飛行員難以看清顯示屏,還有一個是LED發光角度大,很多光線無法利用,光效需提升,LED陣列下,存在照明不均勻的問題。 我們這個是采用(首層)定律設計的,從光源注射的一個光線,經過第一個曲面到第二個C2再到C3,最后我們會將我們的算法轉換為我們的代碼,這是我們的計算公式(PPT)。我們進行一個方針,在電光源上面我們是很均勻,然后進行一個處理,在直徑8mm的照明區域均勻性(該直徑內亮度最小值與最大值的比),能達到95%以上,光效為85.33%。我們將繼續擴展光源進行優化設計及方針,這個方法由于它存在很多的,比如說三角函數大量的轉換,導致它的算法復雜,而且存在無可求解的方程,對于邊沿內部的控制力比較弱。接下來我們采用在原有的設計方法上進行一個計算,這是我們優化的原理圖,兩邊的邊緣光線會匯焦于一點。這是我們的亮度圖,從這里看它的均勻性比較好,亮度線比較平整,在直徑8mm的照明區域內,均勻性達到83.43%,相比優化前提升了38.43%。將單個透鏡切割成6.7mm×5.05mm的矩形,配合LED排布拼接成2×2陣列。 均勻性p1 = 90.8%,非均勻性p2 = 4.8%
同樣我們采用(××公司)的亮度器進行測試,這個表里給出了傳統背光,經過計算,相比傳統背光,中心亮度提高了 96.4%,幾乎翻了一倍。非均勻性略微降低了0.86%,這個也是符合我們的預期。
下面我進行一個總結:
基于點光源—基于擴展光源—切割拼接—實測
經過計算背光中心亮度提高了 96.4%;非均勻性略微降低了0.86%;該設計方法能應用在有特定尺寸形狀限制的背光系統;且對于擴展光源適用性較強。
以上是我的介紹,如果有需要,大家可以聯系我郵箱,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由合肥工業大學的研究生李其功進行演講,他演講的題目是基于LED擴展光源的透鏡陳列設計與優化。

主持人

我們第一場的的討論就到這里,大家休息一會兒。(場休)

焦垚

其他也是有效果的,我們已經做過測試了。

主持人

真正號稱激光的投影顯示,里面不一定用激光。

焦垚

目前沒有,只是一個想法。

主持人

單從亮度上來說,你有沒有實際調查,有多少應用?

焦垚

對。

主持人

激光做背光源是用在液晶顯示是吧?

焦垚

我的匯報比較接地氣。我先介紹一下研究背景:
液晶顯示器工作電壓低、功耗低、輻射小、輕、薄。
背光模組是液晶顯示重要研究方向。
導光板用于引導光線方向,控制亮度的均勻性,其性能直接決定了背光模組的性能。
液晶本身不發光,需要依靠背光源來顯示圖文信息。
CCFL作為背光源,能耗大、壽命短、結構易損、色域小,含汞。
LED作為背光源,發光效率高、節能環保、色彩表現力強、壽命長,但其散熱不佳、出光均勻度稍差。
激光作為背光源,壽命長、色域大、可靠性高、功耗低、環保。
背光模組的設計分為四個要素:1、壽命;2、可靠性;3、功能(顯示功能、亮度調節、NVIS);4、性能(類型、亮度、均勻性、色度、NVIS、顯示質量、色溫、功率)。
下面是我所作的工作,第一個就是設計了兩種導光板(半圓形截面凹槽導光板、三角形截面凹槽導光板)
我還提出了兩種背光模組設計方案。LED是紅光,高強度的紅光。藍光LD打進去的話會有綠光。
這個是我做的一個實例圖,這個是第二種,通過LGP三色,跟第一種差不多,大家可以參照右下角的實例圖來看一下,一個是紅色透綠色的透鏡,一個是綠色透藍色的透鏡。
這個表是LD和LED的混合圖,第一種是常用的導光板,可以看到是比較均勻的。可以看一下常用的導光板的平均照度是2107.6,后面兩者比第一種都要高500多。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數據,都不太理想,我們理想的是10%以內。(PPT)普通導光板的亮度大概是350左右,半圓形大概也是350左右,下面的三角形可能高一些,是400多。
下面進行一些總結:
1、提出的兩種新型導光板設計相比常用導光板而言,提升了顯示質量。
2、新型導光板設計可以使激光背光模組的照度和亮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對于民用及軍用顯示產品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后續的工作:
1、進一步優化網點設計,提升背光模組的均勻性,使目標低于10%。
2、進行工程化驗證。

主持人

 你要進行對比研究,不能只說對比,看久了視疲勞會增加,你的電子書是不是比紙要好,下一步要多研究,得出的結論要更有利。下面有請安徽師范大學的焦垚同學,他演講題目是基于凹槽導光板的激光背光模組。

史韞楊

 比起像是亮度、光度的影響,是根據使用價值的,就像是各種顯示方式,人是用來檢測顯示功能供銷的最好標準,通過檢測他們的視疲勞,來檢測他們的判斷。

主持人

 我提一點建議,我們做顯示平面,電子書可能是比較好的一種,是否研究一下液晶新式,或者其他的一些,得到結論,我感覺要不然你對比一下書,電子書和書相比,它的的區別有多大?是用原始紙質的還是電子書,我們以后的手機是不是換成電子書?

史韞楊

也有一些技術可以將電子書轉換成音頻,就是像有聲書,手機上也有一些APP。

觀眾

 能不能把閱讀型的東西,現在的人對眼睛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經常會引起視疲勞,有沒有這方面的研究。減少視覺的使用,增加聽力。

主持人

現在大家進行討論。

史韞楊

現有的研究,我們經過觀察也可以,首先尚未提出的討論,其次使用的研究方法比較單一,缺乏客觀指標的測量,因此,我們的實驗中采取了主觀和客觀的方式,不僅測眼部數據的變化,而且對腦部和身體的變化也一并進行測量。 本次實驗的設計如下,選用的是本校的在讀研究生,選用的設備是iPhone6S,我們把背景亮度控制在61.7CD。實驗的過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閱讀前,閱讀和閱讀后,我們分別測試參數腦電信號和勝利綜合信號,在閱讀時為灰底黑字。 首先我們來看眼視光學參數,調節能力降低,閃光頻率降低。我們可以大概得出結論是閱讀電子書可能引起視疲勞,我們比較了兩種顏色,可以發現四項指標的區別都不是很明顯,因此視疲勞在眼部方面表現的不是很明顯。 通過視頻轉換,分析不同波段的腦電波,可以發現不同的波段有不斷的變化。閱讀電子書BCDVA輕微減小、AC/A大幅增大、CFF輕微減小、BUT略有縮短。
我們本次得出的結論:
(1) 閱讀時間增加,視疲勞癥狀逐漸顯現:
眼視光學參數:
BCDVA減小,AC/A比值增加,CFF減小,BUT縮短;
腦電信號:
θ波頻譜能量輕微減小,α波頻譜能量明顯增加,β波頻譜能量略有減小;
生理綜合信號:
體溫、皮電、血氧飽和度都有所減少。
(2) 考察灰色和綠色兩種背景顏色的區別:
眼視光學參數和生理綜合信號:
差異有限;
腦電信號:
α波段頻譜能量:灰色底色時增加量遠小于綠色底色;
β波段和θ波段上頻譜能量:二者區別不明顯。
本次的研究有一些不足,被試較少;測量時間較長;閱讀時間短。
展望:增加被試;實時、有效測量;長時間實驗。

主持人

 我們開始下一個報告,由東南大學的研究生史韞楊,給大家帶來的題目是電子書閱讀的視覺疲勞研究。

許軍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京東方科技研發部的許軍,我這個報告大概報告四個部分,一個是觸摸的結構,第二個是我們的設計,觸摸屏和液晶顯示整合的設計,第三是我們在觸摸顯示器當中出現過的一些光學風險,第四個是具體到現在的一些問題。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作為信息輸入的方式很廣泛在現在的車載、顯示器上都有用到。我介紹一下我們的觸摸顯示器,我們是通過我們的OCA或者OCR貼到我們的模組上面。(PPT),GF是做在單張的膜上面,GFF相當于它把我們的發射信號那一層做到PE上面去。因為我們TF是做在PD上面去的,后面主要是針對PE系統。 除了剛剛說的那個,我們正常的這種A圖片,這種沒有進行處理,經常看到眩光的效果,我們在模組上弦會增加這樣的一個效果,我們把光打散。現在這幾張膜主要是用于PD,有些買不到。我們這邊設計,我們之前接觸的,顯示器設計都是單獨設計,貼合廠把他們貼在一起,這樣的設計就存在一定的隱患,就是兩者之間的匹配,我們設計的時候,就會提前針對模組或者觸控的設計做一些規避。 我們現在觸控顯示器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第一個就是色度,我們的模組上面額外增加一個PE,對原來的色光會有一些影響,我們為了支持工藝的提高,一般用周期性結果。還有一種是感應層的可兼性,爬坡的部分跟其他的部分會產生一個明顯的對比,Pattere也是有一個明顯的加重,反射率會跟他們之間折射率有關系,對我們亮度有影響。 這也頁主要是介紹我們兩個產品中出現的問題,它的貼合方式是有一個空氣層,第二個的模組是TFT的一個模組。這里面所提到的彩虹紋跟我們的彩虹紋還是有區別的,這種彩虹紋它主要的還是干涉,大家都知道彩虹是色相的效益。我們在觸摸顯示器產品經常會用到這兩個:Particle-Model和Wave-model。 我們這個模組有一個特殊的光,叫(線平光)。自然光的干涉,我們經常會做一些其他的功能層,因為工藝的原因,所以它還是有限的,如果供應鏈做的不是很好的話就有可能出現這種現象,這里面羅列的兩個現象,就是會造成干涉。改善的方式,根據前面所提到的兩個,改善我們顆粒層,改善我們的厚度。增加這一層可能會有影響,匹配折射率的話可能會降低這個(PPT)。 我們看了一個簡單的實驗,我們液晶顯示器當中會用到一個材料,它中間有一個PVA偏光層,上下會有顆粒層,這種多功能層,上下會增加保護膜,我們從上面看也是有的,下面看也是有的,經過反射以后會有這個現象,經過偏光,自然光經過偏光會出現線偏光,PET是一種特殊的材料,我們認為他是產生光射的一個因素。自然光通過我們的偏光片以后會產生(折射光),如果角度合適就會產生一個這樣的干涉。(PPT)這是我們的一個公式,這張圖就是根據剛剛的公式畫出來的,我們看到的看見光區是400-700,如果我們把RE做的非常大,波谷就會慢慢貼在一起。我們把我們的RE值做的非常大,這樣看到它的周期會越來越小,在400-700之間我們也是看不到的。 謝謝大家。

主持人

 第三個報告,由來自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許軍,他報告的題目是觸摸顯示器產品中的彩虹紋問題分析。

張漢樂

肯定是希望均勻化。

觀眾

我看到這個點,它實際上類似于光強的分布,對于光強分布來說是你們希望他平均化還是怎么?

主持人

我補充一下,它本身是透明的,后面換一個物體的話,我透過這個可以看到實際的東西。

張漢樂

實現了增強現實的作用,實現了虛實融合的功能。

觀眾

你說原來的透鏡,它的優點在什么地方?

張漢樂

本身就存在。

觀眾

你的視差是需要它形成這樣的嗎?

張漢樂

3D的視差是看上下左右的視差。

觀眾

視差這部分怎么區別?

張漢樂

有。

觀眾

全息單元比透鏡有優勢嗎?

張漢樂

不是。

觀眾

謝謝。就相當于替代了原來的裸眼柱狀透鏡嗎?

張漢樂

 我們實驗室一直做的一個集成投降裸眼3D顯示,它是由2D顯示呈現的。之前是一個顯示器,現在改成了投影方式。

觀眾

 我剛剛看到您在介紹您結構時候,原件上面有一個微透鏡,起到什么作用,顯示材質又是什么情況。

張漢樂

 天津公司他們是6型的光敏聚合物財來,最大效率可以達到80%,我們的效率具體是多少還沒有具體估測過。

觀眾

衍射效率是多少?

主持人

我們進行討論一下。

四川大學的研究生張漢樂

我們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把裸眼3D顯示技術呈現一個結合,早在2006年的時候,(××大學)就提出了3D視角,從2013年做了大量的演講,例如增大分辨率、實現兼容等大方面的研究,我們也做了相應的研究。
    第二部分是分辨顯示,首先我們看一下制作原點(PPT)。
    我們實驗室也搭建了全息光電的實驗裝備,這個是我們的裝備口。
    第三部分是桌面3D顯示,基于角度的特性,平均光束一和平均光束二。Record spherical wave array I and II simultaneously;Reconstruction principle of HOE。
    左邊是我們的實驗裝置圖,下面我們看一下實驗結果,左觀看視區和右觀看視區存在一定的差別,
    以上是我的報告,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接下來是由四川大學的研究生張漢樂,他演講的主題是基于全息光學元件的雙視桌面3D顯示系統。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程艷

 我之前也有關注過香港科技大學的姜教授,他們在這塊很早,我們科研是在高校的研究成果,他們現在追求的是更高的標準,我們現在會把他們在實驗室里小的,看能不能小的批量,量產化的進行完成,我們希望在前期這個工作能不能批量做。

主持人

是不是主要工藝上面的問題,沒有學術上的,我看報告上都是來自企業。

現場提問

我以前也做過,發現沒有特別好的。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程艷

 LED本身就是有一個類似高分布的過程,其實這個就需要封閉封的特別細,納米分,這個就能確定到不同波段的,會小一些,反正會降低色偏的幾率。

現場提問

把大量的LED堆在一起,強度可能有一些不一樣,你有沒有考慮過校正?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程艷

有報告說可以達到90多。

現場提問

精度呢?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程艷

現在市面上已經可以做到30-40。

現場提問

現在從單個晶體實現的尺度是多少?

現場提問

謝謝。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程艷

 現在散熱比較多的話是LED的背光,在散熱上面會加一些熊貓片,但是這種新的技術在主板上面目前還沒有查到相關資料,不好意思。

現場提問

在散熱上面有沒有一些研究?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程艷

 如果你看他作為LED主動發光,然后把它放到我們的基板上面,這個就要看你對亮度的要求,如果小尺寸,我這邊是有小尺寸,如果按照高PPI,每個功率不一樣,如果亮度要求達到,而且功率比較的話,應該散熱比較好,亮度要求比較高的話散熱可能比較難。

現場提問

現在的Micro LED越來越高的話,它的散熱有沒有問題?

主持人

 Micro LED現在是比較熱的,上午也有,下午接著討論,因為時間還有一點,我們可以再做一些討論,在座的可能也是有一些問題,大家可以拒收提問。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程艷

各位高校的專家,以及各位同仁大家好,上午我們的熊貓平板顯示崔老師已經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我這邊做一個補充。Micro LED技術: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技術,在一個晶片上集成的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陣列。我們主要講第三種的形勢,我們比較一下Micro LED有快的速度和對比對,當然它也在一些OLED上有一些很好的優勢,我這里面沒有列出來的是壽命,OLED在亮度上面已經努力的突破,想要達到液晶OLED的狀態,是Micro LED確實超越了OLED。Micro LED都可以作為主動式的發放來進行,上頁PPT里的第三項技術,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其實是在LED在微縮的過程當中,直接有一個隔絕層,直接完成TFT的工藝,這個目前僅僅處于一個(POP)階段。Micro LED的優點,它的的響應速度快,主要是跟它表面這樣一個效率有關,我們看一下右邊的圖片,它是來自于APL的集團,這個集團里有報道過,LED的尺寸越小用的時間越小。和大尺寸LED相比,越小越接近于系統的時間,還有B和C的兩個優勢,都是在是它的一個光效,這兩個方面都是它的一個優勢,我們來看一下第二項,這樣的一個結果主要是它的光的路徑導致的。最后主要是它集中在更穩定的集中性,一方面是它的溫度,這樣一個小尺寸,它的一個(結溫)就更小。最后一項數據可以看出,300和40相比,300是有一個遷移,40主要是10納米的遷移。唯一的一個缺點就是目前來看它的光電轉化效率比較小,光的輻射比電功率×電子注入,跟電阻有關。
    Micro LED 的核心技術是nm級LED的轉運與full color實現,而不是制作LED這個技術本身。
    晶格匹配:LED 元件---藍寶石類的基板上通過MBE生長;顯示器---必須要把LED發光元件轉移到玻璃基板上;
    尺寸等級:藍寶石基板尺寸---硅晶元的尺寸,制作顯示器---尺寸大得多的玻璃基板;
    多次轉運:微元件的多次轉運技術難度高,在追求高精度顯示器的產品上難度更大。
    通過此前蘋果收購Luxvue 后公布的獲取專利名單看出,大多采用電學方式完成轉運過程,這是Luxvue 的關鍵核心技術。
    Micro LED技術比較:
    制程方式:均屬于微轉印制程(micro-Transfer),差別主要在于轉印部件設計方式的不同,進而所運用的制程原理亦略微有些差異;
    制程難點:目前Wafer工藝與TFT工藝已屬成熟,該制程的難點集中在轉移過程,尺寸越小,pixel就越小,需轉移LED越小,技術難點越大;
    我們這種三色除了LED,還有其他的兩種,也是有一定難度的,熒光粉技術屬于無機鹽類的晶體,傳統就是LED所用到的,這種它的顆粒相較于傳統的熒光粉會更小。這種納米級的熒光粉,其中和尺寸上面還有一個相對比的,光電轉化效率是比較高的,在這里主要用的廣質發光。最后一項是有機的發光體,主要是跟上面相比較,也是存在一些發光效率和優勢,這幾種相比較,目前市面上做比較多工作是有在量子點上面做一些工作。
    Micro LED的成功發展歸根結底在于以下方面:
    1、蘋果、三星等品牌廠的意愿;
    2、在制程上,要克服晶片轉運技術門檻,一次搬運數百萬顆超小LED晶片;
    3、全彩化、良率、發光波長一致性問題?
    單色Micro LED 陣列通過倒裝結構封裝和驅動IC 貼合就可以實現,而RGB 陣列需要分次轉貼紅、藍、綠三色的chip,需要嵌入幾百萬顆LED chip,對于LED chip光效、波長的一致性、良率要求更高。
    4、分bin和成百上千萬的u-LED的成本支出也是阻礙量產的技術瓶頸。
    以上是我的一個淺顯的分析。

主持人

 我們下午的第一位是來自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程艷,她演講的題目是微晶粒發光二級體技術現狀與未來展望。

主持人

謝謝東南大學王飛霞的精彩報道。今天上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1個報告都做完了。

東南大學王飛霞

我演講題目是家用激光投影顯示光輻射安全的研究與探討。
    與光有關的兩大系列標準就是60825系列和62471系列,60825主要是針對窄波長的激光產品進行能量測試計算,62471主要針對非相干光進行能量測試計算。中國使用GB7247.1-2012,不適用與非激光產品,82471適用于圖投像機。激光投影類別:有激光聚焦、電光源、線擴散、面擴散。(PPT)這是激光投影顯示的光路徑,主要分為投影出射光和屏幕反射光。這邊的光強是非常高的,需要人們在短時間進入這個區域的時候,這邊亮度不能太高,不會對人的眼睛、皮膚造成傷害。投影機越遠他的危害等級越低,需要保證這邊亮度不能高于三類,屏幕的反射脫訊對屏幕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如果屏幕是一個完全慢反射,屏幕的反射光的傷害是非常非常低,目前人們追求高增益的屏幕,避免對人眼的危害。
    家用激光投影顯示的光安全性探討主要有紅綠藍激光器。幾種激光情況,國內3C認證直接可以參照(GB327)這種標準。
    最新60725-1的本版版本當中既包括LED,后來拿到了CIE S 009這一塊,60825-1添加了非純激光輻射應該根據此類標準進行分類。對混合光源來說,對于激光部分就是采用激光這一面,采用激光等級分類,在這兩個標準出來之后,首先按照60825-1來分類。這邊是一些60825的幾個分類,其中1C和2M是關于醫學觀看的投影,然后產生的危害眼睛,在家里面是會考慮到這兩個方面,所以按照這五個分類即可。(PPT)這邊的表格就不一一介紹了。
    類別的確定需要知道它是連續輻射還是脈沖輻射。
    62471-5提出了5個方面的危害:1、眼睛和皮膚的光化學紫外危害;2、眼睛近紫外等等。
    總結:
    1、家用激光投影顯示在屏幕上的瞬態激光功率密度較小;
    2、對于超短焦、前投影的家用激光投影顯示系統,投影出射光在屏幕位置處的光復射危害可能較大,屏幕的特性對反射到人眼的光輻射影響較大。
    3、IEC60825-1:2014與IEC82471-5:2015,既有差別也有一定的相關性。
    4、需要根據激光投影顯示光源的工作原理、色輪結構、光譜成分等決定不同類別的AEL或者EL。
    展望:
    1、對于超短焦、前投影的家用激光投影新式系統,可以結合屏幕的反射特性,人眼長時間有意觀看屏幕反射光等特性,研究屏幕反射的輻射安全;
    2、非正常觀看:投影出射光-安全防護;
       正常觀看:屏幕反射光-在安全范圍之內,舒適度。
    本項目由質檢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510203-011)和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6YFB0401201)支持。
    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

主持人

上午的最后一個報告是由東南大學王飛霞帶來的家用激光投影顯示光輻射安全的研究與探討。

合肥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中級研究生魏廣超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全新的OGS強化玻璃全自動研磨方案及技術優勢。這個是傳統研磨機以及新型研磨設備示意圖對比。一個產品從這個進去,然后進去抓取,之后再進行一個(MK)的抓取,下面是一個研磨刀輪,之后會進行研磨動作。研磨之后通過抓取進行下面工序的生產。從右邊這個圖來看是針對耽擱的截面示意圖,之后產品通過在H軸上進行運動,實現加工。新型研磨設備主要有四個技術優勢,一個是全自動研磨方案,人為因素比較多一些,采用全自動會減少人為的因素。二是采用了150毫米的研磨輪進行研磨。三是設備可自動檢測產品尺寸,取決于人為取放的動作。四是小磨輪自動換刀。
    新型Inline研磨設備的優勢在于機臺的上下料采用自動的方式進行,未加工產品從input conveyor傳送到定點位置(通過單獨的PLC控制,確保傳送的精準性),再由CNC Grinder機臺的機械手臂上的吸盤抓取產品通過手臂的導軌放入CNC Grinder的機臺內進行全自動的對位以及研磨動作,完成研磨之后再通過相同的機械手臂,將加工之后的產品傳送到output conveyor,所有的研磨機構均同時工作,通過調整流水線的長度和機臺的數量來滿足各種產品的節拍。
    更高的線速度:從下圖可以看出,大磨輪150轉速達到4000RPM就相當于小磨輪840000RPM時的線速度的兩倍。線速度越高,崩邊越小,加工效率越高。
    大磨輪會有更好的冷卻效果:以大磨輪[4000RPM,φ150]和小磨輪[40000RPM,φ8]做對比,大磨輪的切削能力(線速度)是小磨輪的兩倍, 大磨輪轉速低,單顆金剛砂每分鐘執行4000次的切削,而小磨輪上的單顆金剛砂每分鐘則需要執行40000次的切削,故大磨輪上每顆金剛砂的冷卻時間多余小磨輪。另外大磨輪的研磨部位相對非常小,有很多的部分是在非加工狀態,可以使磨輪上的金剛砂迅速降溫,具體見下圖。
    傳統的研磨機中的CCD作用僅限于對位功能(小部分公司僅可以檢測上表面的精度),新型Inline設備的優勢在于每個研磨機臺上均裝有上下兩只CCD,既可以用于對位功能,同時增加了產品上下表面尺寸的檢測功能,具體的檢測項目如下:研磨量,上下倒角量,孔的精度。此裝置不僅可以及時在機臺不停機的狀況上就可以抽檢產品的品質狀況,可以及時的發現產品的異常,避免批量不良的發生,同時還大大減少了量測人員的成本。
    傳統的研磨機在研磨壽命結束時,需要人為的去對磨輪進行更換,新型Inline研磨設備的優勢在于針對于小磨輪采用自動換刀的方式,設置機臺的程序,當磨輪的使用壽命達到設定值時,機臺自動停止并移栽刀庫位置到主軸下方進行自動更換,刀庫中有12個磨輪,在全部使用完畢之后,作業員一次性更換。此種方式大大節省了人員的換刀時間,提升了作業的效率。
    更好的研磨品質:對應SDL,DT以及Concore玻璃,研磨chipping的中心值在30um以下(業內50微米)對應各種玻璃,研磨chipping最大值可控制在50um以下(業內100微米)。
    對比業內磨邊機研磨后chipping size中心值50um左右,TM1研磨設備經過工藝參數實驗優化之后,研磨之后確認不同玻璃的最大chipping size 分布的中心值基本在25um左右,最大值約在40um,領先于業內。
     業內手動作業的方式,需要人員進行手動上下料,且需要人員進行手動取片到顯微鏡下確認產品的精度,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員同時效率低下,且不易于及時發現不良。新型Inline設備采用全自動的檢測方式,大大節省了人員的投入,且減少了人員作業帶來的品質風險,對比業內OGS的狀況,新型的研磨工藝具有較高的競爭優勢。相同產量下機臺數量對比:新型研磨設備采用全自動的研磨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生產相同的產品采用的機臺相對較少。

主持人

 謝謝上海大學的鄭志強同學。接下來我們請合肥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中級研究生魏廣超做發言,大家歡迎。

上海大學研究生鄭志強同學

大家好,我們電影中的3D電影還有裸眼3D都是機遇此原理形成的一個形成的一個3D顯示,大家可以看到這幅圖,如果透視度不高的話,會影響它的3D顯示,中間這兩幅圖和右邊這個旋轉的圖,原理是相似,在動態是一個顯示屏,顯示的是一個人的頭像,在高處中能夠讓你體驗3D的效果,體現三維的一個效果。
    還有一種顯示是全息3D顯示,這些一開始大家看到的是靜態全息,下面是彩色的,下面是單色的,下面就由我的同學為大家展示一下,我的同學會在下面走一圈。
    深度信息我們叫做(像維)信息,兩束光把我們的強度信息和深度信息記錄在我們的光板上,大家看到為什么要有一個手電筒去照射它,也就是這個原理。
    全息3D顯示分為兩種,一個是靜態3D顯示,另外一種是動態3D顯示。靜態3D顯示分為空間光調制器的光電全息顯示,另外一種是基于材料的光學全息顯示,這種材料分辨率可以達到2微米之間,完成可以達到視頻刷新。
    全息3D顯示分為實時動態顯示、全視差3D顯示、大尺寸高分辨率顯示,市場上實時動態顯示還沒有實現,這幾年一直在攻破這個難點。為此因為實時動態這個領域在國際上的進展給大家做一個匯報,文章上面說,他每刷新一幅圖片是在2秒鐘左右,上面這三幅圖是他演示出來的圖片,日本推出的信息說他們每刷新一個視頻是0.2秒,國際上還有難達到實時動態刷新。我們的導師高老師研究處這個結果,刷新一張圖片在2毫秒,一秒鐘時間可以達到500張圖片,完成可以達到視頻刷新。
    
    給大家看一個視頻。(視頻演示)。
    
    這樣的一個實時動態的結果作為工業報道,最后麻省理工對我們的材料認為是自然的材料,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發展。
    大家知道一個物體是由三色形成的,三幅不同的全息圖在形成的時候,在疊加中就形成了彩色圖。用紅色拍、藍色拍、黃色拍就會形成不同的全息圖。
    
    (演示視頻展示)
    
    全息3D電視的原理樣機,最后能看得到衍射出來的三維像,我用相機進行取樣,這是我從視頻截圖中取出的像,我給大家看一個視頻。
    
    (視頻展示)如果我們的材料能做的動態實時刷新的話,不是不可能,用全息完成可以實現,這是我們全息3D顯示未來的一個目標發展。
    
     我今天的報告相對比較倉促,如果大家對我們的東西有感興趣的話我們的高老師在北京論壇做了報告,下面是我們老師的具體內容,會在下面的報告中有詳細的講解。我們現在研究的東西可以采集出實物的3D信息,成為一個3D模型,這樣的一個全息圖,我們已經做出了全息靜態數字3D圖,彩色全息顯示,3D全息相機等等,整體就這些,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沈忠文同學,接下來有請上海大學研究生鄭志強同學,他演講的題目是全息真3D顯示最新研究進展及未來真3D電視。

東南大學研究生沈忠文同學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東南大學研究生的沈忠文。我將把以下內容給大家介紹一下。
    視頻穿透頭盔顯示器:一種沉浸式頭盔新時期+一個或多個頭盔式設想系統。另一種是現實場景視頻與計算機虛擬圖象結合。
    光學穿透頭盔顯示器:需要光學耦合系統,顯示場景與計算機虛禮圖象由光學方式耦合。
    我們研究一種波導光學穿透顯示系統,從如耦合光學元件—全反射傳播—出耦合光學元件。右邊一張圖就是二維擴展出瞳,可以說明出瞳對效果是有關鍵的作用。
    全息波導顯示系統的優點:1、輕薄;2、出瞳尺寸大;3、自然光頭過率高。是一種典型的基于體全息光柵波導式AR頭盔顯示系統。它的市場特別的窄。
    增強顯示頭盔顯示的視場,如果你的視場角小的話,你接受的信息量就非常少。
    體全息光柵武力特性:高度的波長選擇性托名度高,高度角度選擇性:高衍涉效率。厚度小,屬于微米級別。(PPT)這個是布拉格的分布情況,大家可以看一下,他的波長變化也100(納)左右。右邊這張圖是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一個不同的情況。
    擴大視場的方法:1、多重曝光工藝拓寬視場角;2、體全息光柵結構。
    多重曝光可拓寬光柵的衍射波長帶寬,三種不同光柵周期但傾角一致的光柵將記錄帶一塊全息干板之中。
    新結構:利用上下兩個全息光柵,通過兩次反射,提高FOV。左邊這張圖在10度的時候是FOV是增大,結構的有點就是結構簡單,效果明顯。
     相比于其他方式,波導系統可以實現大出瞳效果,體廣西光柵作為耦合光學元件與OR頭盔顯示技術。

主持人

接下來有請東南大學研究生沈忠文同學,他帶來的演示是大視場全息波導顯示系統的設計。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研究生李光勇

大家好,接下來,我從下面的五個方面給大家進行介紹。
    三維顯示技術主要有立體視疲勞的3D顯示技術、無立體視疲勞3D顯示技術,助視3D顯示技術、視差3D顯示技術、體3維顯示技術、全息3D顯示技術,集成成像3D顯示技術、光場3D顯示技術。光場3維顯示技術不會產生眩暈,頭疼,視疲勞等癥狀;而且光場3維顯示技術相對于體3維顯示技術,全息顯示技術等易實現。為了獲得真3D的視覺效果,通過一個顯示器內布置多個顯示屏幕,在不同的顯示屏中顯示有差異的視頻圖像(有深度信息),通過多個顯示屏幕的合成效果,就可以達到立體顯示效果。(PPT)投影圖,就是相機在不同視角捕捉得到的物體的圖像。通過擺放相機陣列同焦平面的捕捉物體畫面或利用單個相機在不同位置處獲取同焦平面的物體的圖像陣列,再通過數據處理后得到投影圖。
    由于時間關系,我把算法簡單的介紹一下。投影圖中任意一幅上的任意一個像素點值都代表著某一束光線對應的強度,而這個光線對應的強度我們用其貫穿三個平面交點像素值線性和來表示。其中P=PA+PB+PC,B為原真實光場信息,即5×5投影視圖中視角為的圖的(m,n)坐標的像素點值。求解的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14],通過調用MATLAB中的函數lsqlin進行求解。多層3D顯示模塊、多屏顯示驅動模塊、高亮度背光模、電源模塊。
    這個是我們實驗中采用的多屏顯卡的實驗圖,下面的是我們搭起的平臺。
    實際3D物體的獲取:平臺的架設:將兩個支架組合起來,便可以在x,y方向進行移動,獲得5×5投影圖。(PPT)這個是員工廠3D圖,第二個是方針的3D圖。
    假設模擬相機,兩輛車子為在3dsmax中建立的模型,從前視圖可以較為直觀地看見假設得5×5相機陣列。衰減圖由衰減圖重構出了物體5×5范圍視角的信息。從衰減圖本身就可以看出物體的大致信息,離鏡頭較近的物體的主要信息顯示在了第一層屏上,而離鏡頭較遠的物體的主要信息顯示在了第三層屏上,根據這些衰減圖重構出物體5×5范圍視角的信息。
    下面我們從原光場和重構光場的對比來看一下。我們是通過采集的方式來獲取數據,我們用(3D)顯示品來顯示原光場的顯示。
     下面是我們將衰減圖搭建到我們的平臺中,從小范圍內拍攝的一個視圖(PPT視頻效果展示)。

主持人

 接下來我們有請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研究生李光勇,他帶來的題目是機遇液晶多層屏的3D顯示系統和算法設計研究。

康得新符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D顯示事業群副總裁張飚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題目是打造智能顯示新生態,我們公司的地址是在江蘇張家港總部,5大產業基地,美國、韓國、臺灣辦事處。
    其實3D是很老的概念,到了2009年再拿出來的時候,我數了數,大約在過去的20天時間里,市場上大約有6款,大家都想看3D的東西,但是設備挺貴。3D即三維立體圖形。在現實生活中,人的左、右眼在觀察物體的角度略有差異,才能辨別物體的遠近、層次,產生立體感。3D技術的原理: 就是讓左右眼同時接收不同角度的影像,模擬真實雙眼的3D效果。眼睛3D其實已經做的很好了,但是今天大家戴的眼鏡還是很不方便,不可能在今天這樣的一個場所大家戴一個頭盔,我個人更看好的還是裸眼3D。(PPT),這個是一個柱鏡式3D技術方案的對比,我們叫轉向液晶,還有一種是以前做的比較多的。KDX對做膜比較擅長,我們用棱鏡的方法去做裸眼3D,目前我們正開發的主要就是把它做成可切換的。它的優點有這么幾個:1、2D分辨率沒有損失,亮度也沒有損失;2、可實現2D/3D自由切換;3、3D顯示效果好,串擾小,無摩爾紋問題;4、搭配人眼跟蹤,減少裸眼3D的死區。
    這是我們做的產線的一個工藝流程,大家看一下基本上的步驟就是這幾個,這跟我們做薄片的做法是類似的。第一個就是成型,這個是在玻璃題材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應該是3D上比較特別的地方。lens 位置精度以及Baking時 Lens 的完整性。目前我們在博士的帶領下,大部分都得到了解決,我們的高度差別比較大,對均勻性要求也是比較高,而且這個高度是10-20,有意思的是說,我們在打破這條產線的時候,一大部分是來自3D,LCD確實有它的優勢,我們跟市場的兼容性沒有那么高,很多地方都不一樣,我們覺得還是有發展前途的,我們這邊最大的好處還是有棱鏡在里面做決定的,所以它的光線效果比較好。棱鏡的厚度比較高,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第一是怎么樣控制我的均勻性,怎么樣變好,怎么樣能夠準確的把這個事做好,液晶灌多了還是比較嚴重的問題。我們可以上是工業4.0的現代化產線。
    全球唯一的完整的產業鏈解決方案:1、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2、先進的生產制造能力;3、完整的產業鏈條;4、3D內容集成平臺;5、超過800項專利。
    優秀的團隊:研發,設計,制造,生產,一站式服務體系;國內頂尖的3D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團隊;豐富的行業解決方案經驗。
    我們從內容制作,KDX本身還打造的一個內容公司,我們可以做比較完美的內容制作,今天的中國好聲音做了一個整個3D版的拍攝,大家如果有3D版的,大家可以看一下3D版的中國好聲音,老師從那個臺上飛下來的時候,效果還是蠻不錯的。我們把這些都做好了,大家才會有一個好的體驗。3D本身對電影的要求還是蠻高的。KDX采用的解決方式形成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PPT)這是我們看到的3D應用場景,我們做的很多終端也是跟很多廠家一起來合作,給用戶一個很好的體驗,我把VR放在上面,我也不知道它是移動的還是流動的。
    KDX裸眼3D產品,主流產品全覆蓋:全高清產品;超高清產品;屏幕尺寸從5.5到10.1。
     未來的技術路線:裸眼3D普及—光場顯示—未來顯示新生活。QPI未來可做為全息技術的核心組件-空間調制器,產生3D立體全息。我們KDX也是希望未來給大家帶來美好的生活。

主持人

 接下來有請康得新符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D顯示事業群副總裁張飚,他演講的題目是打造智能顯示新生態。

合肥鑫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中級研究員王慶浦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京東方的一個工程師,給大家帶來的題目是OGS觸控屏預防靜電設計與工藝研究。
    首先是我們在做觸摸屏的時候,它出現的靜電機制,會形成一種耦對電子層,會積累在設備上或者產品上,如果積累產品上,就會導致產品靜電的不良,通過我們對這個靜電的不良我們分成兩類,如果是這個圖片上顯示的。
    我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BM擊穿現象和BOE。在電極觸控的區域有明顯鼓起的區域,中間的位置是有一個孔洞,我們做一個電極,發現在中間的位置形成了一個通道,類似于弧形的一個通道,正好這個通道使得兩個電極之間發生微級的狀況。我們的絕緣層是樹脂層包裹著碳顆粒結構,我們碳材料本身是導電的。
    BM的擊穿機理:
    1、BM材料微粒是由樹脂包裹碳材料顆粒組成,碳材料顆粒導電;
    2、這種包裹結構微觀上形成了不均勻介質,使得其抗ESD能力低于OC材料;
    3、兩ITO電極制作在BM層之上,靜電釋放在其中一塊ITO電極上,兩電極之間形成電勢差;
    4、兩電極塊經由碳材料顆粒進行放電,擊穿樹脂與碳材料顆粒形成導電通道;
    5、兩電極塊之間阻抗10~100kΩ,導致微短路,切斷BM擊穿位置后電極塊之間阻抗恢復正常。
    我們根據以上原理進行一個改善方案我們對以上的原理總結出兩點,BM被擊穿形成導電通道,跟ITO相連。ITO電極塊之間存在點勢差,形成電場。
    BM與ITO之間增加隔層,在BM與ITO之間增加SiO2作為絕緣層和隔離層。
    BM與ITO間增加一層SiO2作為絕緣層和隔離層,阻斷BM擊穿后形成的導電通道與ITO電極之間的導通。
    SiO2改善BM擊穿原理
    SiO2層實現了將二者絕緣隔離,BM材料基本組成粒子直徑較大,導致BM表面較為粗糙,在SiO2厚度較低時,絕緣效果較差;實際改善效果,增大厚度值40nm以上時,絕緣效果較佳,產品抗ESD能力可以達到生產需求,隨著SiO2厚度增大,工藝難度增大,建議使用40-60nm厚度SiO2較佳。
    不同ITO夾角BM擊穿形態
    左圖a-c為ITO塊夾角120-180°設計擊傷形態,b為ITO塊夾角45-90°設計擊傷形態不通ITO夾角均存在BM擊穿,形態各異不通ITO夾角下BM擊穿電壓
在ITO電極與BM搭接區域,電極夾角180°時較120°夾角擊穿電壓大大提高,ITO電極夾角增大后,BM擊穿電壓大大提高。
    ITO夾角影響機理:電極尖端位置電荷面密度較大,電場強度較高,容易使附近的BM擊穿,隨ITO電極塊夾角增大,電極塊之間電場更加均勻尖端最高電場強度減弱,從而增大了BM擊穿電壓,降低了BM擊傷的風險150°以上夾角為較佳選擇。
    ITO Space影響機理:上圖中a-d分別為ITO Space在30、60、90、120um時的電場分布;在30-90um時,電極塊尖端位置電場強度明顯偏大,ITO  pace達到120um時,電極塊尖端位置電場變得更加均勻;隨著ITO Space增大,兩電極距離變大,在相同電壓大小靜電釋放時,雖然電勢差相同,但電場強度顯著降低。
    謝謝。

主持人

接下來有請合肥鑫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中級研究員王慶浦,大家歡迎。

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的資深技術專家楊康

目前國內自容式集成觸控技術還是比較多的,自容觸控的一些方式首先是光學,第二是觸控性能,第三是結構,第四是工藝,綜合這些比較,天馬目前在研發這種完全內控的觸控方案。
    在結構上主要是把顯示的,正常來說是顯示的公共區域,會把它分成每個小塊,每個小塊會也獨立的連線,這些小塊在顯示的時候會有一個公共信號,在驅動的時候每個會作為一個獨立的連接,進行觸控的探測,從這個結構來說,它的結構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整體的性能,目前基本的自容式觸控產品,無論是像On-cell還是Hybrid in-cell,都有大量的量產,整個產品是比較成熟的。今天我介紹的是在此技術上主要性能的研究,主要是在4毫米左右,正常來說是5毫米左右的銅鑄來做測試,整個觸控精準度的探測,指標上、規格上都能夠做的比較好,如果進一步做一些要求,做一些尺寸的功能,可能需要做到2毫米,甚至1毫米。比如說一個2毫米探測的銅鑄,它周邊的一些感測信號相對來說就比較小,最后的誤差就會比較大。對于2毫米還會發現斷線的問題,觸控還是會差一些。針對這個方案,正常的會想把這個做小,這樣它的測試結果會比較小。我們這邊研究主要是從電極圖形上做了一些變化。(PPT),這邊是一個思路,我們做了一些感控,圖形相互PK的是一個互線型的圖形,整個觸控這邊的位置判定會更準確一些。從這個思路出發,整個方案我們做了一些模擬,從兩個角度進行了一些對比,第一個我把這個枝杈作為一個核心區域,一個叫枝杈區,核心區和枝杈區寬度的比例,第二是它的之間的數量,枝杈的形狀,包括數量都有差異,這個時候我們去模擬,中心點整個比例一定的時候,它整個的信號是比較接近的,在一個邊界的地方,可能會比較差,但是相對幅度也比較小,在寬度和枝杈比例一定的情況下,枝杈的電極圖形的變化對于整個信號的影響不大。在實際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中間和邊緣,我們當時選擇的是1:2的比例,覺得它是相對平衡結果,中間和邊緣整個特性都會相對比較好。1:2這樣的一個比例,在觸控來說是比較優化的一個結果,如果直接去做觸控產品,還是會有一些問題,會有一些耦合干擾,在枝杈地方和中間,對于一些信號切換的影響會不一致,所以顯示上就會出現枝杈和中間出現一些差異性,我們再次基礎上進一步改良,對整個圖形進行優化,在圖形走線上也做了一些均勻分布,受到整個干擾是一致的,有效的把一些問題解決。
    這個是我們的一個分針結果和實際測試的結果,我們拿1毫米的銅鑄來測試,中間大部分區域都是能做到0.5毫米以下,整個去做的話還是沒問題的,我們在此技術上做了一個PD的產品,主要是我們能實現(0.5)毫米的。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接下來我們有請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的資深技術專家楊康,他演講的題目是自容式集成觸控技術電 極圖形設計方案研究與開發。大家歡迎。

深圳市華星光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主任工程師的劉林峰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基于液晶透鏡的大尺寸可切換裸眼3D顯示器。
    3D顯示技術以眼鏡式的快門式3D及偏光FPR為基礎,進階至裸眼3D,以固態柱狀透鏡光柵的開發為主,未來更著重開發高解析度液晶透鏡式裸眼3D顯示技術。
     這是我們的制作過程(PPT):多電極驅動的LC LENS結構簡單,上基板由BM組成,下基板由METEL/過孔/LTO五組成,上下基本均可由LCD黃光制成制備,上下基板和LCD cell工藝相同。


    這個是2014年做的,產出LC lens首先測,最后間profile與理想鏡頭的偏離程度,模擬結果CELL由于6微米,實際測量profile基本吻合。
    左下角的圖是我們今天制作的,它主要是光線相對集中,聚焦點更加集中。
     這是我們測試的一個,和之前做的進行比較,看它們之間的差別,相比之前是有明顯的改善。(PPT)右邊這張圖片是在走動的時候,看到它的不同的側面,有32寸大,直觀看起來它沒有影響。


     機遇多堿基驅動液晶透鏡技術,并搭配2D分辨率8K4K的LCD屏,我們制備了一款32寸可切換裸眼3D顯示器,驗證了涉及和制成的可行性。實際裸眼3D畫面整體有良好立體感,透鏡均勻性良好。

主持人

 下面有請來自深圳市華星光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主任工程師的劉林峰,他研究的題目是基于液晶透鏡的大尺寸可切換裸眼3D顯示器,大家歡迎。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研究所 工程師 王健波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高亮單色硅基LED微顯示器件的制作。


    硅基LED微顯示器件是利用倒裝互聯技術,實現硅基有源驅動背板與三族氮化物微小尺寸發光二極管陣列的互聯。利用此技術,在微顯示芯片上實現了微小尺寸二極管陣列的高密度集成,有效的提高了微顯示器件的分辨率。
    目前微顯示技術眾多,硅基LED微顯示因其響應速度快、亮度高、溫度范圍寬等優點,受到了較多的關注。本文基于團隊前期設計的硅基有源驅動芯片和單色LED顯示芯片,利用光刻及沉膜工藝,在芯片上完成了640×480銦柱陣列的制備,之后采用回流焊、倒裝焊工藝,實現了驅動芯片和顯示芯片的互聯。
     硅基LED微顯示技術與目前半導體工藝兼容,適宜于大批量生產,相比于LCOS、DLP微顯示技術,它不需要背光源,整體較輕薄、光學系統設計簡單、響應速度快;相比于OLED微顯示技術,它全部采用半導體及金屬材料,亮度高、耐高溫、壽命長。


    2011年,美國Texas Tech University的研究小組在GaN基材料上制作出640×480個像素單元的微顯示集成LED陣列。該研究小組采用倒裝的方法,通過金屬In將單元與Si基COMS集成電路進行鍵合,實現了單個像素的獨立驅動,且像素大小僅為12μm×12μm,像素間距僅為3μm。2014年5月蘋果公司收購LuxVue,取得多項 Micro LED 專利技術,此后也持續布局有關技術專利。蘋果可望藉由整合 LuxVue 技術,為旗下穿戴式設備、手機等產品提高屏幕亮度,并降低電池能耗、延長續航力,為硬件設備拓展創新可能。2015法國CEA-LETI的Grenoble Alpes團隊利用microtube technology在4英寸的藍寶石襯底上,制備出了多個微顯示芯片,每個芯片的陣列為300×252,單個像素周期(像素單元與間距之和)為10微米。該研究成果是目前研究報道中像素尺寸最小、集成度最高的微型LED陣列器件。國內目前是工研院和香港科技大學,對微顯示器有一個研究。
     今天講一下我們的制作方案(PPT),UBM層制作流程如下:1、勻膠光刻;2、電子束蒸發襯底Ti/Au;3、剝離去膠,注意保護好圖形;4、鏡檢,合格后進入下一道工藝。


    制作流程 銦柱制備:1、光刻:選擇適合的厚膠,勻膠、前烘、曝光、后烘、顯影之后鏡檢合格即可。2、沉積銦:采用熱蒸發設備進行銦蒸發,控制好厚度。3、剝離:NMP浸泡、IPA沖洗、DIW沖洗、N2吹干。
    制作流程 回流焊:回流焊工藝目的:一是為了銦柱成球高度更均勻,二是為了將位置稍有偏移的銦柱回球后恢復到中心位置。回流焊工藝流程:1、升溫至所需溫度(200℃左右),期間持續通甲酸。2、停止通甲酸并保持所需溫度一定時間。3、降溫,取出樣品。回流焊之后需要隨機抽取樣品,用SEM對樣品進行觀察,以確保銦柱成球形狀滿足要求,如下圖所示。
    制作流程倒裝焊:1、設置實驗參數,溫度、壓力、持續時間等;2、放置好LED芯片和驅動背板;3、對位,完成之后進行壓焊。
    制作流程 底部填充膠:底部填充膠:、將倒裝完成后的芯片按如圖所示放置在夾具上;2、用點膠機進行點膠;3、靜置一段時間;4、烘箱進行烘干。
     這是我們的一個研究結果(PPT):點亮后利用亮度測試儀對亮度進行測試。通過左圖可以看到,隨著電流的增大,亮度在不斷提高,且成曲線增長。測試中,通過增大電流,記錄到在172.7mA時,測得硅基LED微顯示器件亮度達到298200cd/m2。不過在如此高電流情況下,器件發熱情況明顯,不宜長期工作在此條件下。


    研究總結:1、完成了硅基LED微顯示器件樣品的制作;2、器件顯示時仍有缺陷亮點,需改進制作工藝;3、高出光亮度下電流較大,電路設計以及LED芯片結構需改進。
    未來工作:優化工藝以及器件結構設計,著手其他單色LED器件的制作研究,探索彩色化實現路徑。
    我今天的演講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研究所 工程師 王健波主任為大家演講高亮單色硅基LED微顯示器件的制作。

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崔曉晨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報告的是Micro LED Display,我把了解到的一些跟大家分享一下,主要就是Micro LED 的一些技術。
    LCD顯示器是目前發展較為成熟的微顯示技術,但其需要背光源,Open cell穿透率約在7%,光電效率低,且亮度較低,應用場景受到很大限制。OLED型微顯示器是一種有機電致發光的全固體顯示器件,雖然有許多優點,但由于核心部分為有機材料,目前仍存在著不易實現全彩顯示、有機發光層制作困難以及有機物老化導致壽命較短等缺陷。因此,另一種直接利用三原色LED做為自發光顯示點畫素的Micro LED Display的技術也正在發展中。
    隨著LED的成熟與演進,Micro LED Display自2010年起開始呈現不一樣的面貌。
    自2010年后各廠商積極于Micro LED Display的技術整合與開發,然因Micro LED Display尚未有標準的μLED結構、量產制程與驅動電路設計,各廠商其專利布局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到2016年被Apple并購的LuxVue、Mikro Mesa、Sony、Leti等公司皆已具數量規模的專利申請案,更有為數眾多的公司與研究機構投入相關的技術開發。


    Micro LED Display綜合TFT-LCD和LED兩大技術特點,在材料、制程、設備的發展較為成熟,產品規格遠高于目前的TFT-LCD或OLED,應用領域更為廣泛包含有柔性、透明顯示器。
    Micro LED Display,是由微小LED組成的高分辨率顯示面板,有別于目前市場將LED置于液晶顯示器背光源的做法,Micro LED Display的顯示原理是將LED結構設計進行薄膜化、微小化、陣列化,其尺寸僅在1-10微米等級左右;然后將Micro LED批量轉移至電路基板上,其基板可為硬性、軟性的透明、不透明TFT背板,TFT技術等級為IGZO、LTPS、Oxide;再利用物理沉積制程完成保護層與上電極,進行上基板的封裝,完成Micro LED顯示。Micro LED陣列的每一個像素可定址、單獨驅動點亮,通過電極線的依序通電點亮Micro LED以顯示影像。
     Micro LED典型結構是一PN結面二極管,由直接能隙半導體材料構成,采用成熟的多量子阱(MQWs)LED芯片技術,最大限度地體現LED器件作為顯示器的優勢。通過對Micro LED上下電極施加一正向偏壓,致使電流通過時,電子、空穴在主動區復合,發射出單一色光。目前做LED是分為三種結構,有正裝LED、倒裝LED、垂直LED。 


    高光提取效率的合適形狀包括球形、半球形、去掉頂的橢圓形等,然而這些結構很難實現,并且成本很高。(PPT)
    Krames科研小組提出了去掉頂的倒金字塔結構LED,管芯的側面為斜面,LED的這種幾何外形可以使內部反射的光從側壁的內表面再次傳播到上表面,而以小于臨界角的角度出射。同時傳播到上表面大于臨界角的光重新從側面出射。這兩種過程能同時減小光在內部傳播的路程,外量子效率提高。
   下面講一下Micro LED的轉運技術:
    由于晶格匹配的原因,LED微器件必須先在藍寶石、SiC、Si等襯底上通過分子束外延生長出來。而做成顯示器,必須要把LED發光微器件轉移到玻璃基板上,對于微器件的多次轉運技術難度都特別高,而用在追求高精度顯示的產品上難度就更大。通過此前蘋果收購LuxVue后公布的獲取專利名單也可以看出,大多都是采用電學方式完成轉運過程,所以說納米級LED的轉運技術是LuxVue的關鍵核心技術。四個主要的轉運設備、轉移頭、轉運方式、穩定裝置。轉運方式目前采用熱或者是壓力的作用把Micro LED的生長轉移到基板上,然后通過間隔層間隔到承載基板,這個間隔層可以通過溫度的改變來改變。
    Micro LED轉運方式目前主要分為三類:芯片級焊接、晶圓外延級焊接、薄膜轉移。
    芯片級焊接:將LED切割成一顆顆微米等級的Micro LED chip(含磊晶薄膜和基板),利用表面貼裝技術鍵接于驅動背板上。
    晶圓外延級焊接:在LED的磊晶薄膜層上刻蝕形成微米等級的Micro LED磊晶薄膜結構,此結構的間距為顯示像素所需的間距,再將LED晶圓(含磊晶薄膜和基板)直接鍵接于驅動背板上,最后使用物理或化學機制剝離基板,僅剩4~5μm的Micro LED磊晶薄膜結構于驅動背板上形成顯示像素。
    薄膜轉移:使用物理或化學機制剝離LED基板,以一暫時基板承載LED磊晶薄膜層,再刻蝕形成微米等級的Micro LED磊晶薄膜結構,最后根據驅動背板所需顯示像素點間距,利用具有選擇性的轉移治具,將Micro LED磊晶薄膜結構進行批量轉移,鍵接于驅動背板上形成顯示像素。
    下面是對三個轉運方式的一個對比(PPT),第一個方式就是沒有尺寸限制,但是批量轉移的能力會比較小,成本也比較高,相對來說比較適合小尺寸,我們了解到Sony比較適合。薄膜轉移技術相對外延轉移是比較好的,也是沒有尺寸限制,間距也是可以調的。下面的這個公司也是采用的這個公司。
     這些是我們了解到的開發的企業,從這個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對Micro LED的顯示技術主要還是歐美的比較多,從這些數據上也可以看到,大多數研究機構也是把它放在了小尺寸上面,只有日本的Sony做的尺寸大一些。


    早在2000年Cree就申請了名為“Micro-led array with enhanced light extraction”的專利,隨后相關論文發表也很多。學界對Micro LED的投入一直持續,University of  IIIinois的John A. Rogers就是這個領域的大師;LED廠、面板廠也秘密研發多年,但商業化的關鍵角色,還是非兩位消費電子霸主“Sony”和“Apple”莫屬。
    通過前面的對比,Sony 優先把顯示屏幕尺寸做大,將目標設定在遠距離觀賞,由于需用的 LED 顆數多,導致制作費工費時,只能期望用低 PPI(LED 尺寸較大) 換取高良率。
     Apple優先把 LED 縮小,做高畫質顯示,但只做用于穿戴式設備的小尺寸顯示器,避免因累計良率過低,價格無法達商業化水平,日前蘋果的臺灣龍潭廠已實驗性點亮了 6 寸的 Micro LED 顯示器。


    下面是Micro LED的全彩顯示:一個是三色LED陳列混合,通過三種顏色芯片和合色棱鏡的作用顯示彩色圖像。藍光+三色熒光粉,采用藍光或者紫外光加熒光粉的方式,在特定區域沉積特定的含有量子點的熒光粉,白光+濾光片,通過藍光混合黃光熒光粉產生白光,再通過濾光片取色。
    LED的驅動方式:Micro LED陣列經由垂直交錯的正、負條狀電極連接每一顆Micro LED的正、負極。受驅動方式的限制,此方式無法較好的實現高分辨率顯示。所有Micro LED負極通過共用層形成連接,正極與驅動背板進行金屬鍵合,通過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電路驅動。不受掃描電極數的限制,可以對各像素獨立進行選擇性調節。驅動電路藏于顯示屏內,更易于實現集成度和小型化,適合多數應用場合。
    Micro LED存在的問題,主要的困難點有三點:以目前已成熟的LED燈條制程為例,在制作一LED燈條尚有壞點等失敗問題發生,而一片顯示器上要嵌入數百萬顆微型LED,良率表現相對較差。倒裝(Flip Chip)LED適合于Micro LED顯示,因其體積小、易制作成微型化,不需金屬導線、可縮減LED彼此間的間隙等,但倒裝LED目前的良率還有一定問題。嵌入LED制程不易采用大批量的作業方式,尤其是RGB的3色LED較單色難度更高。單色Micro LED陣列通過倒裝結構封裝和驅動IC貼合就可以實現,但RGB陣列需要分次轉貼紅、綠、藍三色晶粒,需要嵌入幾十/百萬顆LED晶粒,對于LED晶粒光效、波長的一致性、良率要求更高。
     Micro LED的優勢和劣勢:比較突出的三個方面優勢:具備無機LED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反應時間快的特點。自光無需背光源,更具節能、機構簡易、體積小、薄型等優勢。解析度超高,因為超微小,表現的解析度特別高。相比OLED,色彩更容易準確的調試,有更長的發光壽命和更高的亮度以及具有較佳的材料穩定性。昨天幾個院士也講Micro LED還是比較適合在小尺寸上應用,因為它的成本上也比較高,大面積應用的話。


    Micro LED的應用前景:雖然目前還沒有發展起來,但是高照度、低能耗和超高解析度等優異的特性,使其成為平視顯示器(HUD)、微投影、頭戴顯示器(HMD)的理想選擇。還有一點是Micro LED間距則足以整合多個甚至多樣感測器,同為自發光的OLED 為提升效率必須將R、G、B 子像素排列緊密,在間距變窄下所能置入的感測器有限,所以在穿戴式設備、智能手機等應用上也將扮演關鍵角色,目前來看它的發展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上面就是我的報告,謝謝大家。

主持人

 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今天的第一個報告是由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崔曉晨,她演講的題目是基于Micro LED的顯示技術的研究,大家歡迎。